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真题语文 第卷 选择题(共 23 分)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静 谧 ( m) 哺 育 ( b) 面面相 觑 ( x) B.涟 漪 ( y) 炽 痛 ( ch) 强 聒 不舍 ( gu) C.拮 据 ( j) 荒 谬 ( mio) 风雪 载 途 ( zi) D.慰 藉 ( j) 馈 赠 ( ku) 颔 首低眉 ( hn) 解析: 此题侧重考査学生识记汉字 字音 的能力。 A 项中“觑”应读“ q” 。 C 项中“谬”应读“ mi ”。 D 项中“藉”应读“ ji”。 答案: B 2.选出没有
2、错别字的一项(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 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D.他们在前扑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失于黑暗中。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 B 项中“ 警报叠起 ”应为“ 警报 迭起”;C 项中 “相形见拙”应为“相形见绌”; D 项中“前扑后继”应为“前仆后继”。 答案: A 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项 ( ) 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 _着周围的一切。 物候 _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
3、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_。 A.覆盖 观察 根深蒂固 B.笼罩 观察 坚不可摧 C.笼罩 观测 根深蒂固 D.覆盖 观测 坚不可摧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査近义词辨祈以及词语间的搭配能力。近义词的辨析要注意词语间的细微差别,可从词义范围、轻重、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覆盖: 1、遮盖;掩盖。 2、指空中某点发出的电波笼罩下方一定范围的地面。 3、指地面生长的成片植物。笼罩:像笼子似地 罩在上面。按照日常的搭配情况和意义,应填写 笼罩 。观察:仔细察看軎物或现象。观测: 观察并测 量( 天文、地理、气象、方问等
4、)。 观察并测度 ,观测敌情。 由此可见句必 须填“观测”。根深蒂固: 根基牢固,不可动摇。已变成性格的中心,难于或不能改变、减少或消灭 、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 ; 摧毁不了。这个句子也是谍内的,凭语感也能选出“根深蒂固”。 答案: C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B.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C.“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D.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虽然与世长辞了,但其作品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解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 当、搭配不当
5、、成分残缺或费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 项尾于 逻辑 错误,应将“随时发现”与“及时纠正”颠倒位置; B 项一项对多项,表意不明,应在“这场比赛”后面加上“能否”; C 项没有宾语,应在“看手机”后面加上“人群”。 答案: D 5.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图书馆的出现,使人类从凡尘步入天堂成为可能。由成千上万的书 那些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所组成的图书馆,是 _。任何一 本书,只要被打开,我们便立即进入了 _。那个世界所展示的,是_。那里光芒万丈,流水潺潺, _,没有贫穷和争斗,_,果树遍地,四季挂果,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 我们
6、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 “空气里充满芬芳” 一个神秘的地方 没有战争的硝烟 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 A. B. C. D. 解析: 这是一道语句衔接的题型。解答此题要注意:语句要前后照应。照应常常和文章的内容主旨,条理脉络,层汷结构有关,必须在建立前有交代,后有照应的概念。在阅读中 留 心各种照应的实际意义,在说写中注意句中成分彼此照应,句子与句子间相互照应,使语句不矛盾不脱节。这道题就是按照前后照应关系填写的,照应前文的“天堂先出现总领句“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然后展示具体的天堂 情 景,“没有贫穷和争 斗 ”与“没有战争的硝烟”照应,句子和谐;“果树遍地,四季挂果”与“空气里充满芬芳”照应
7、。最后确定第一个横线的句子。 答案: B 二、文言文阅 读(共 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 6 至 10 题。 A 文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B 文段 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为杨戏,素 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 所诫。戏欲赞吾
8、是邪,则非 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诚不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 : “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 : “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敏得免重罪。 (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注释】蒋琬:字公琰,诸葛亮死后,掌管军政。东曹掾犍为杨戏:东曹,主管二千石长史及军史的人事官员。掾是僚属的通称。犍为,郡名。杨戏,先当过诸葛亮的主簿,后蒋琬用为东曹掾。督农:掌管农事的官职。心无適莫:適,可的意思;莫,不可的意思。心里无可无不可。 6.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
9、释不正确的一项 ( ) ( 2 分) A.陶后 鲜 有闻(少) B.素 性简略(朴实) C.或 谓琬曰(有的人) D.诚 不及前人(确实)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 虚 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 可孤立 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 使 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重做到解释准确、恰当。素: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 答案: B 7.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 2 分) A.花 之 隐逸者也(助词,的) B.是 以 默然(因,因为) C.公与戏言 而 不
10、应(表顺承) D.同予者 何人 (指代人,译为“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 虚 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 可孤立 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 使 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重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而 ” 表示转折,这是通过句意分析出来的。 答案: C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 3 分) A.琬与言论,时不应答(蒋琬和他谈话,他有时不回答) B.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想要反对我说的话,就显扬了我的错误) C.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主管法纪的人
11、请问他糊涂的样子) D.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 惧其必死(后来杨敏坐了监狱,大家都犹豫担心他一定会死)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躂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重做到通 顺 、流畅,表意清晰。这个句子翻译时要注意“犹”这个古今 异 义词,“犹”在此的意思是“逐,尚且”的意思。 答案: D 9.选出对“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翻译正确的一项 ( ) ( 3 分) A.没有枝蔓和枝节,香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洁净地种植在那里。 B.没有枝蔓和枝节, 香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
12、洁净地立在那里。 C.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D.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种植在那里。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躂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重做到通 顺 、流畅,表意清晰。 这个句子中“ 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 蔓 ”“长枝节”;“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播很远”;亭亭:笔直。 答案: C 10.选出下列对 B 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 3 分) A.蒋琬觉得人心很难猜测,不能单从脸色判断出来,所以
13、不能轻信于人。 B.蒋琬并不认为杨戏怠慢自己,反而认为杨戏是一个率性之人。 C.杨敏曾毁谤蒋琬,但蒋琬并没有公报私仇,足见其雅量。 D.蒋琬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时,能主动地反省自己。 解析: A 项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蒋琬认为“人们的思想不同,就好像人们的面孔不同一样。杨戏想要赞许我的看法对吧,又不是他的本心;想要反对我吧,又宣扬了我的 错误。因此他況默不语,这是杨戏为人直爽啊 ! ”与轻信的内容无关。 答案: A 第卷 非选择题(共 97 分) 三、 古诗文与名著积累(共 15 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 _。(
14、诗经 关雎) 答案: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_。(晏殊浣溪沙) 答案: 似曾相识燕归来 ( 3) 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答案: 黒云压城城欲摧 ( 4) 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答案: 策之不以其道 ( 5)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表达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是:“ _, _。” 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祈:本题考査古诗文默写。答题时要 注意添 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 。 所给前 4 个句子,均属于直接默写,重在考査学生识记能力。第 5 题 属于 理解性默写,这要日常学习中吃透诗意
15、,这样就很好写出对应的诗句。此句中注意“长风破浪 ”不要写成“乘风破浪”。 12.名著积累。( 5 分) ( 1) 名著童年的作者是 _;小说中给予阿廖沙正能量的代表人物除了外祖母外,还有 _等人。( 2 分) 答案: 高尔基 小茨冈、格里戈里、“好軎情” ( 2) 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请以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和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的保尔 柯察金这两个人物为例,说说他们是如何体现这几句话的。( 80 字内)( 3 分) 答案: 贝多芬:一生穷困潦倒,患有耳疾,不为人理解 , 但仍然顽强拼搏,创作了大重的音乐经典作品。保尔:经历了战场上的搏杀以及无数伤痛的折磨,身体残疾,仍顽强拼搏,练就了钢铁般
16、的意志。 解祈 : 名著阅读已经成为中考语文试题的显著特色之一。本题的第 ( 1) 题课内名著导读就写的很明了,没有难度 。 而第 ( 2) 小题,这就需要 我们 必须阅读名人传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要会结合具体事例分祈人物,这样才能解答此题。如,贝多芬要突出 耳聋但仍然拼 搏;保尔要突出身体残疾但仍奋斗不止。 四 、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 13 至 17 题。 ( 15 分) 一把寂寞的锄头 ( 1) 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
17、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 2) 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 3) 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 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
18、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 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 4) 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 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 5) 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 6) 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 7) 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
19、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 8) “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 9) 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 意背井离乡呢?” ( 10) 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 ,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
20、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 11)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 12) 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 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 13) 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
21、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 14) 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 和秀 美。因为有爱,村庄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意继续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 ( 15) 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选自 2013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 年 1 月版有删改 ) 13.请你谈谈对题目“一把
22、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3 分) 解析: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 , 是文章内容和读者 情 感心理之的第一个接触点 , 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的一扇窗子。文章的标题常常蕴含着作者的观点或感 情 倾向 。 本文“一把寂寞的锄头”看完文章考生就明白,这不是单单写锄头得寂寞的,而是透过这把勘头,反映农村现状。对这把锄头寂寞的描写,其实睞现了作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农人为了生计,大重涌向城市, 答案: ( 1) 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勘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 ( 2) 用拟人手法,写锄头的寂寞,反映了大批农人逃离农村进城谋生,农村变得寂寞、荒芜的景况。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广东省 佛山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