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02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B.是否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3.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
2、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这一“多元决定论”是(分数:2.00)A.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4.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分数:2.00)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5.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C.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载体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6.从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分数:2.00)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D.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7.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分数:2.00)A.哲学B.宗教C.政治法律思想D.国家政权8.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分数:2.00)A.劳动者
4、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10.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普遍,但它并没有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分数:2.00)A.政治法律关系B.血缘关系C.宗族关系D.生产关系11.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1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表明(分数:2.00)A.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反作用13.在
5、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分数:2.00)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4.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特点有(分数:2.00)A.一方面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异己的力量B.总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总是通过暴力的形式进行调解D.总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5.“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该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
6、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观点的主要缺陷为(分数:2.00)A.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B.没有研究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C.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否认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8.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凸显了地理环境
7、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分数:2.00)A.地理环境自在自发地影响社会发展B.地理环境通过社会生产转换为社会的内在要素而对社会发展起作用C.劳动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转换器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程度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19.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分数:2.00)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从事实践活动的人20.物质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理由在于(分数:2.00)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
8、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D.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的21.“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分数:2.00)A.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
9、革的基础。下列观点中,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为基础的有(分数:2.00)A.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23.下列关于生产力的内涵,阐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注重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把物的发展放到人的发展中来理解B.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C.生产力既包括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改造能力,也包括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调节、改善和保护的能力D.生产力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2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下列现象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10、的有(分数:2.00)A.劳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25.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分数:2.00)A.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可以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C.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D.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吏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多种可能的途径26.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凶为(分数:2.00)A.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B.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它决定生产力的水平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27.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发展
11、阶段上的(分数:2.00)A.基本经济制度B.经济体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力28.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组成B.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C.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意识的“物质的附属物”D.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29.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分数:2.00)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上的绝大多数B.从质上说是社会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以及知
12、识分子30.哲学家孔德认为:“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分数:2.00)A.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B.他否认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C.他的这一观点具有辩证法的倾向D.他没有认识到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02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
13、_解析: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B.是否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3.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
14、作用。这一“多元决定论”是(分数:2.00)A.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史观的认识。阿尔都塞思想的核心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发生作用的各种不同因素是等价的,经济不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否认经济因素即物质因素的决定作用,必然滑向历史唯心主义。这是一种企图“超越”历史观基本问题的错误观点。此题的正确选项为 B。4.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分数:2.00)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方式的作用。生产方
15、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为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5.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载体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16、读懂题干的意思。题干的意思是:只有理解了一切理论观念产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真正理解理论观念本身。其蕴含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6.从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分数:2.00)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D.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构成。选项 A 是从意识的主体角度作的区分,选项 B 是从意识的层次角度作的区分,选项 D 是从意识的指向性角度作的区分,只有选项 C 是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作的区分,所以正确答案是 C。7.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分数:2
17、.00)A.哲学B.宗教C.政治法律思想D.国家政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要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8.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
18、经济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判定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还是落后,即是否优越,归根到底就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先进的生产关系,相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B 选项正确。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分数:2.00)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实体性要素,另一类是智能性要素。实体性要素中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但不是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10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