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0 分 ) 1.(2 分 )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解析: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故 A 正确; 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故 B正确; C、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我们摄入的物质也不例外,故 C 正确; D
2、、世界上的物质包括看的见和看不见的都是化学物质,如空气,故 D 错误 。 答案: D。 2.(2 分 )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 “ 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 ” ,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 A.食盐水 B.黄泥水 C.空气 D.不锈钢 解析: A、食盐水属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 A 错; B、黄泥水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 B 正确; C、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空气中各成分也是均一混合在一块的,故 C 错; D、不锈钢是均一混合在一块的混合物,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故 D 错 。 答案: B。 3.(2 分 )C 12 和 C 14 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
3、 ( ) 原子中的电子数;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原子的质量 。 A. B. C. D. 解析: C 12 和 C 14 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其区 别是 C 12 的中子数是 6, C 14的中子数是 8,从而使原子的质量出现差别 。 答案: D。 4.(2 分 )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组成元素一定相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一定相同 C.分子中某些原子的结合方式可能是相似的 D.性质、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解析: A、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故 A 错; B、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一定相同,例如葡萄糖和蔗糖都
4、有甜味,但原子个数不同,故 B 错; C、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说明构成分子的原子可能含有相似的结合方式,才具有相似的性质,故 C 正确; D、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不一定相同,例如葡萄糖和蔗糖都有甜味,性质、组成和结构不同,故 D 错 。 答案: C。 5.(2 分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原子可以被创造,但不能被消灭 C.原子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创造 D.原子总是不断地被创造和被消灭 解析: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的重新组成新的分子 的过程,故 A 正确; B、在化学变化
5、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 B 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 C 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 D 错误; 答案: A。 6.(2 分 )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 )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析: A、海水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气, 答案: 项错误; B、动植物的呼吸,是将氧气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答案: 项错误;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能将二氧化
6、碳转化为氧气,答案: 项正确; 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答案:项错误 。 答案: C。 7.(2 分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解释的是 ( ) 黄铜 (铜锌合金 )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 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 A. B. C. D.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锌位于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黄铜与黄金,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 。 故 正确 。 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在
7、常温下就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进一步氧化,而不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故 错误 。 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可以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故 正确 。 由以上分析 可知, B 正确, A、 C、 D 错误 。 答案: B。 8.(2 分 )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 “ 化学工厂 ” ,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 “ 化学工厂 ” 提供能源的是 ( ) A.汉堡 B.花生油 C.矿泉水 D.馒头 解析: A、汉堡中含有淀粉,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B、花生油中含有油脂,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C、矿泉水中不含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
8、馒头中含有淀粉,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 。 答案: C。 9.(2 分 )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如下装置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解析: 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气体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 装置收集 。 答案: D。 10.(2 分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t1 时, 50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 10g 的甲 B.将 t2 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
9、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溶剂的量不变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 解析: A、 t1 时,甲的溶解度是 20g,即 120g 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 20g,所以6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 10g,故错; B、 t2 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至 t3 ,无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对; C、 t2 时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
10、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对; D、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除去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故对 。 答案: A。 二、解答题 (共 5 小题,满分 43 分 ) 11.(7 分 )宏观与微观的桥梁粒子结构模型 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化学之用通过模型来说明他们心目中粒子的 “ 模样 ” ,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 。 模型化的方法是化学科学重要的思想工具,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的结构 一百多年来,化学有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不
11、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 。 如图 1 两种模型是汤姆森和卢瑟福分别于 1897 年和 1911 年提出的,其中 (填代号,下同 ) 是由汤姆森提出的 。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汤姆森的观点是 (填代号,下同 ) ,卢瑟福的观点是 。 A、原子是不可分的 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呈球形 D、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 E、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 F、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G、电子带负电 H、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高速运动 解析: 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后来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他认为原子
12、中存在更小的微粒,原子是可分的,并提出类似 “ 西瓜 ” 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 “ 西瓜子 ” 一样镶嵌在带正电荷的 “ 西瓜瓤 ” 中;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一个空心的球,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 由分析可知, ACDG 代表汤姆森的观点; BEFH 代表卢瑟福的观点,故答案为: BCDG; BEFGH; 答案为: A BCDG BEFGH; (2)离子的结构 在初中化学中,离子的结构可以用离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 在如图 2 中: 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代号,下同 ) ,属于阴离
13、子的是 。 解析: 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 答案: B AD (3)分子的结构 如图 3 中 ( )和 ( )分别是两个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你认为它们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相同? 。 二者是不是同一种物质? 。 解析: CH3 CH2 OH 和 CH3 O CH3的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不是同种物质 。 答案:相同 不是 12.(11 分 )探秘海滩上的物质 在海滩上,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质,除海洋生物外,最常见的有海沙,贝壳和海水,虽然他们性质与用途各异,但从元素组成的角度看,这些物质都是由氧、硅、氟、钾、钙等有限的几种元素组成的 。 原子
14、是构成物质的 “ 基石 ” ,一种原子,可以构成最常见的单质,但更多的是和其他原子结合成各种化合物,请回答: (1)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 海沙是由石英和贝壳的碎片组成,石英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 )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 ; 请写出一种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化合物的名称或化学式 ( )由氧、硅、氢、碳、钙五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 ( )根据分类,与 中两种物质的主要成分类别不同 海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各离子的含量如图 1 所示,其中由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化学式是 ,假设海水中无机盐的含量为 3.5%,钾离子全部以氯化钾的形式存在,则Wg 海水中含有氯化钾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 各地
15、海水中盐的含量并不完全相同,在接近入海口处,海水中盐的含量较低,原因是 。 食用微钠盐可预防高血压,低碘盐是在氯化钠中加了氯化钾,氯化钾除了有咸味外,还带有苦味,从物质构成的角度看,氯化钾有苦味可能是 造成的 。 解析: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填: SiO2; CaCO3; 上述两种物质分属于氧化物和盐,根据提供的元素可以组成的符合两个条件的是氢氧化钙 。 故填:氢氧化钙或 Ca(OH)2; 镁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硫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硫酸镁的化学式为:MgSO4, Wg 海水中含有钾离子的质量为: Wg3.5%1.10% ,那么氯化钾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威海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