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太湖中学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历史.docx
《2014年安徽太湖中学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安徽太湖中学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历史.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安徽太湖中学高三上期期中文综历史 卷 1(选择题 ,每题 4 分 ) 一、选择题 12.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 “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文中把 “ 不娶无子 ” 列为最大的不孝的原因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解析: 从材料 “ 于礼有不孝者三 ”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可以看出古代讲究血缘关系的传承。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它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二者都讲求血缘关系的传承,故答案为 C
2、项。 A 项错误,世袭制是指的王位传承制度; B 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 D 项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答案: C 13.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 经济格局 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解析: 根据题干 “ 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 ” 可知政治中心在西北,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选 A。 B 不对,题干无从体现改变政治格局; C 不对,大运河在隋朝已经开通; D 不对,与题干无关,而且这是在晚清时期左宗棠等人的主张 。 答案: A 14.据台湾学者赵
3、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 20%以上,而1820 年的晚清,竟只有 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市镇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晚清经济的衰败 D.坊市制度被打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明清时期我国总人口得到很大的增长;另一个方面,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和大量小城镇的涌现,大量手工业者和商人涌向小城镇,所以两者综合作用是导致大城市在中国古代人口比例下降的直接原因,所以答案选 A; C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D 两项与大城市人口比例的下降无直接关系。 答案: A
4、 15.有 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 GDP 在晚 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 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 明此时中国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解析: 关键词是“晚清”、“小农经济”、“没有发展的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位,但处于停滞发展的状态, 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故选 C。 A 项错误,经济增长,但是劳动生产率并未提高; B 项错误,与材料不符; D 项错误,经济类型并未形成新的突破,还是以小农经济作为
5、主导地位。 答案: C 16.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D.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代中国人口大量涌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的地区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
6、外向型特征也日趋显现,所以答案选 C, A B D 三项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三者均是移民现象的原因,而非移民潮的结果。 答案: C 17.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这种变化反映了 : 封建制度的结束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平等的趋势 民族团结的重要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华民国的成立仅表明君主专制统治的结束,反封建的任务并没完成,故错误;根据五色旗五族共和的寓意,可判断正确。故选 B。 答案: B 18.下列有关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7、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解析: 注意题干当中的关键词 “ 影响最为深远 ” ,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雅典给人类 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他的民主制度, A 项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 项 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项 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都不是最典型的民主制度的体现。 B 项 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公民处理国家事务,体现了人民主权。故此题应选 B 项 。 答案: B 19.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 年,从这里出口了 400 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 世纪,其产量约
8、为 16 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 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大量的黄金和白银流入西班牙和葡萄牙,导致当地的银价下跌,物价上涨,这对于传统的依靠地租为生的封建主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瓦解了封建生产关系,故选 D 项。掠夺的财富都被统治者白白消耗掉,未相应的转化为资本, 提高国力,反而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败,所以 ABC 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20.从 15 16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
9、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 19 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 A.无限的扩张性 B.统治的残暴性 C.极端的掠夺性 D.竞争的激烈性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材料 主要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残暴性、掠夺性等都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而这些都表现在扩张性当中,没有资本的扩张,就不会有全球化。因此 BCD 项错误, 故选 A 项。 答案: A 2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土绅经营工商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
10、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D.完成了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解析: 资产阶级政权强调人人平等,强调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因此说,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这也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故选 D。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和市场的条件,但是不能说改造了传统的农业;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和手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是工业革命的条件,但是与材料无关。因此 ABC 均错。 答案: D 22.“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 太湖 中学 上期 中文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