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分数:2.00)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3.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 )而不是个别的网点(分数:2.00)A.图形B.封闭性C.刺激间的关系D.以上都对4.看到一面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分数:2.00)A.感觉B.记忆C.知觉D.视觉5.飞行员驾驶飞机在海上飞行时的“倒飞错觉”是( )(分数:2.00)A.图形错觉B.形重错觉C.大小错觉D.
2、方位错觉6.一朵红花,在不同程度的光照条件下,人们仍知觉为红的,这是知觉的( )(分数:2.00)A.颜色恒常性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7.熟悉的人容易从人群中被识别出来,这反映了知觉的( )规律(分数:2.00)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8.知觉者的知识经验,以及对事物的需要、兴趣、爱好、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加工叫( )(分数:2.00)A.自上而下的加工B.平行加工C.自下而上的加工D.简单加工9.发生在前面的知觉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这种现象叫( )(分数:2.00)A.知觉经验B.
3、知觉定势C.期待D.动力定型10.刺激物在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相似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反映了知觉的( )(分数:2.00)A.接近律B.相似律C.连续律D.多因律11.在知觉过程中,人不仅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且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 )(分数:2.00)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12.人对物体的大小空间特性的知觉是( )(分数:2.00)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深度或距离知觉D.方向定位13.( )是双眼的机能,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分数:2.00)A.辐合B.
4、调节C.水晶体变厚D.水晶体变薄14.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来趋于接近,这种距离知觉线索叫( )(分数:2.00)A.对象重叠B.线条透视C.相对高度D.纹理梯度15.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这是( )的结果(分数:2.00)A.对象重叠B.线条透视C.空气透视D.纹理梯度16.一般地说,相对运动的物体,近物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这是( )的原因(分数:2.00)A.空气透视B.纹理梯度C.双眼透视D.运动视差17.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 )(分数:2.00)A.双眼视差B.双眼辐合C.视觉定位D.视觉发散18.一般地说,在事件进行之后才做出
5、反应的知觉是( )(分数:2.00)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方位知觉D.似动知觉19.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位移产生的知觉,叫( )(分数:2.00)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知觉D.自主知觉20.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 )(分数:2.00)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21.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再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就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 )(分数:2.00)A.运动后效B.动景知觉C.诱发运动D.自主运动22.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6、分数:2.00)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23.从不同的角度看钟表,它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然认为它是圆的,这是形状知觉的( )(分数:2.00)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二、多选题(总题数:7,分数:14.00)24.在视觉定向中,( )的联合作用有重要意义(分数:2.00)A.视觉B.触觉C.动觉D.前庭觉25.同一声源达到两耳的距离不同,便产生了两耳刺激( ),这是人耳进行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分数:2.00)A.时间B.强度差C.位相D.距离差26.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B.一定时
7、间内所发生事件的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C.回忆往事时,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时间估计得越短D.回忆往事时,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时间估计得越长27.形成时间知觉的参照媒介主要有( )(分数:2.00)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B.有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C.计时工具D.活动中的情绪体验28.形状和方向错觉主要包括( )(分数:2.00)A.佐尔拉错觉B.冯特错觉C.爱因斯坦错觉D.波根多夫错觉29.目前解释产生错觉的理论主要有( )(分数:2.00)A.眼动理论B.神经抑制作用理论C.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D.共鸣理论30.下列关于对事物知觉的描
8、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受人以往知识经验影响B.知觉是感觉的相加C.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知觉不同D.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分数:2.00)_32.简述知觉研究的三种主要导向假说考验说、直接知觉(刺激物说)、格式塔心理学。(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33.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数:2.00)_34.简述知觉的作用。(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知觉)-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
9、选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分数:2.00)A.选择性 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解析:解析:利用红色使得知觉对象被选择。3.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 )而不是个别的网点(分数:2.00)A.图形B.封闭性C.刺激间的关系D.以上都对 解析:4.看到一面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分数:2.00)A.感觉B.记忆C.知觉 D.视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知觉的概念一定要与感觉进行区分。感觉是指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这些个别属性并没有被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意义的
10、客体或概念。如看红旗时,看到红色是颜色感觉,看到长方形是形状感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当我们把红色和长方形结合在一起,识别出一个物体是红旗后,便是一个知觉的过程。故本题的答案是 C。5.飞行员驾驶飞机在海上飞行时的“倒飞错觉”是( )(分数:2.00)A.图形错觉B.形重错觉C.大小错觉D.方位错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各种错觉的理解和掌握。“倒飞错觉”是指飞机实际在平飞,但飞行员却感觉自己的飞机在倒飞,自己也倒悬在空中飞行,称为倒飞错觉。海上飞行时把蔚蓝色的海平面当做天空或夜间飞行时把天上的
11、星星当做地面灯光而发生倒飞错觉。倒飞错觉是对方位的错误判断,因而是方位错觉。故本题的答案为 D。6.一朵红花,在不同程度的光照条件下,人们仍知觉为红的,这是知觉的( )(分数:2.00)A.颜色恒常性 B.亮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形状恒常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觉的恒常性的理解和掌握。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却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其中,形状恒常性是指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而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的现象。大小恒常性是指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虽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
12、大小是有变化的,但是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变,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的现象。明度恒常性指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颜色恒常性是指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的现象。7.熟悉的人容易从人群中被识别出来,这反映了知觉的( )规律(分数:2.00)A.选择性 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解析:解析:所谓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的背景。本题中就是将熟悉的人选择为知觉对象,而其他人成为背景。8.知觉者的知识经验,以及对事物的需要、兴趣、爱好、对活动的预先
13、准备状态和期待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加工叫( )(分数:2.00)A.自上而下的加工 B.平行加工C.自下而上的加工D.简单加工解析:解析: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知觉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在自上而下的加工中,即知觉依赖于感知的主体,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他的一般知识经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9.发生在前面的知觉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这种现象叫( )(分
14、数:2.00)A.知觉经验B.知觉定势 C.期待D.动力定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觉定势的理解和掌握。知觉是对刺激的整体反映,这种整体反映实际上是对各种刺激进行整合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观经验都会影响我们对各个刺激最后知觉为什么样的物体。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有:我们过去的经验,如小猪型打火机,当我们之前没有经验时,我们往往把它知觉为玩具,而有了经验我们就知觉为打火机;期待,主要指知觉主体预先的准备状态,如,期望、动机等,当我们饥饿时,圆形的图案更容易被我们知觉为大饼;还有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指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的物体的影响。动力定型是巴甫洛夫提出用来解释情绪的生理机
15、制的学说。故本题答案为 B。10.刺激物在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相似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反映了知觉的( )(分数:2.00)A.接近律B.相似律 C.连续律D.多因律解析:解析:相似性是指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11.在知觉过程中,人不仅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且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 )(分数:2.00)A.选择性B.理解性 C.恒常性D.整体性解析: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12
16、.人对物体的大小空间特性的知觉是( )(分数:2.00)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 C.深度或距离知觉D.方向定位解析:解析:大小知觉是人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要注意空间尺寸与距离和立体的知觉是不同的概念。13.( )是双眼的机能,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分数:2.00)A.辐合 B.调节C.水晶体变厚D.水晶体变薄解析:解析:双眼视轴辐合: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辐合可用辐合角来表示,物体近,辐合角大;物体远,辐合角小。控制辐合的眼肌运动提供了关于距离的信号。辐合要与同时肌肉线索的眼睛调节相区别,调节主要是靠水晶体的曲度变化提供距离信息而不是视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知觉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