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8 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分数:2.00)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成就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4.某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B.正确的动机C.近
2、景的、直接性动机D.一般动机5.周恩来总理求学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涉及的学习动机类型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直接性动机6.宋钦宗赵恒曾赋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下面不能由奥苏伯尔提出的内驱力进行解释的学习情形是(分数:2.00)A.学生为了
3、得到教师的赞扬学习B.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学习C.学生为了赢得社会地位学习D.学生为了探索难解问题学习8.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布鲁纳B.斯金纳C.苛勒D.奥苏伯尔9.下面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根据的是(分数:2.00)A.布鲁纳B.斯金纳C.托尔曼D.罗杰斯10.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同时,个体在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上具有不同的倾向,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分数:2.00)A.追求成功的动机B.
4、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D.以上都不是11.根据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期望和价值之间具有的关系是(分数:2.00)A.正相关的关系B.负相关关系C.互补关系D.没有关系12.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归因类型是(分数:2.00)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13.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分数:2.00)A.最低难度的任务B.中等难度的任务C.最高难度的任务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14.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班
5、杜拉B.马斯洛C.斯金纳D.奥苏伯尔15.对归因理论做出详细阐述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班杜拉B.德威克C.阿特金森D.维纳16.某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却认为自己无法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表明该生(分数:2.00)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17.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18.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蜓是益虫
6、”,回家后他对父母说“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此时小明对于“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19.在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B.命题C.表象D.产生式20.幼儿在家中和学校里看到了大量的桌子,掌握了“桌子”的概念,幼儿对于“桌子”这个概念学习的方式是(分数:2.00)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21.在课堂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分数:2.00)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
7、概念整合22.技能的实质是(分数:2.00)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概念性知识D.事实性知识23.“技能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分数:2.00)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24.奥苏伯尔提出学习动机包括(分数:2.00)A.认知驱力B.自我提高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实现驱力25.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适宜的归因包括(分数:2.00)A.努力B.运气C.能力D.试题难度26.属于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的表现的是(分数:2.00)A.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B.使用深层加工策略C.
8、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D.看重与他人成绩的比较27.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直接起作用B.存在非适应性的学习动机模式C.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作用是双向的D.有时学习动机强会降低学习效果28.以概念形成的方式获得的概念类型有(分数:2.00)A.具体概念B.初级概念C.日常生活中概念D.定义性概念2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分数:2.00)A.命题B.命题网络C.表象D.图式30.认知技能包括(分数:2.00)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31.概念改变中涉及的迁移有(分数:2.00)A.正迁移B.负迁移C.知识的迁移D.技能的迁移32.强调
9、特殊迁移的学习迁移理论包括(分数:2.00)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3.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并分析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生的作用。(分数:2.00)_34.简述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分数:2.00)_35.比较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和成绩目标定向学习者的各种表现。(分数:2.00)_36.简述波斯纳(P0sner)关于概念转变条件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2,分数:4.00)37.试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和人本理论,并比较其不同之处。(分数:2.00)_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0、1:李明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其学习成绩一直不佳。本次期末考试特别难,他感觉考得很糟糕。但是他却不像往常那样担心父母会责怪他。 材料 2:马丽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在学校自习时,她总是在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回家以后,则争分夺秒地复习功课。可是到了学校,她又和同学说谎,说她在家里“看小说”、“看电影” 试用学习过的学习动机理论解释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学生的表现。(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8 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在下列各种
11、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分数:2.00)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成就解析:解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推动学习者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与此对应的是学习的外来动机,推动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活动之外,例如分数、表扬等。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 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解析: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学习的内在动机论述的情形是一致的。4.某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
12、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B.正确的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D.一般动机解析:解析: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较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影响学生近期学习活动的动机。5.周恩来总理求学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涉及的学习动机类型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D.直接性动机解析:解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推动周恩来总理多年来一直努力求学,因此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6.宋钦宗赵恒曾赋诗:“富
13、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 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解析:解析:宋钦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的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而是未来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下面不能由奥苏伯尔提出的内驱力进行解释的学习情形是(分数:2.00)A.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扬学习B.学生为了得到奖学
14、金学习 C.学生为了赢得社会地位学习D.学生为了探索难解问题学习解析:解析:奥苏伯尔提出的三种内驱力分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选项 A 可以用附属内驱力解释。选项 C 可以用自我提高内驱力解释。选项 D 可以用认知内驱力解释。8.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点使用不同学习动机类型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布鲁纳B.斯金纳C.苛勒D.奥苏伯尔 解析: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进行解释,教师应考虑学生性别、年龄和种族的特点,确定推动其学习的主要驱力,从而激发他们
15、的学习。9.下面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根据的是(分数:2.00)A.布鲁纳B.斯金纳 C.托尔曼D.罗杰斯解析:解析: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学习。10.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同时,个体在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上具有不同的倾向,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分数:2.00)A.追求成功的动机 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
16、诱因值D.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影响其对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当个体有较高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个体有较低的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或较小的任务。11.根据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期望和价值之间具有的关系是(分数:2.00)A.正相关的关系B.负相关关系C.互补关系 D.没有关系解析: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期望值和价值之和为 1。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当个体认为某种学习任务成功的概率高的时候,乐意投入这个学习任务中,并认为该任务有较高的价值。12.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其进行
17、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归因类型是(分数:2.00)A.能力 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解析:解析: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而言,树立信心是第一位的,因此选项 A 最为合适。对于长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再次取得好成绩,选项 B 效果更好,能够使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13.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分数:2.00)A.最低难度的任务B.中等难度的任务C.最高难度的任务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解析:解析:A.Elliot 等学者认为成就目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掌握目标、成绩一接近目标、成绩一回避目标。成绩一回避目标的学生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对自身
18、不利的能力的评价,回避社会比较的不胜任结果。14.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班杜拉 B.马斯洛C.斯金纳D.奥苏伯尔解析:解析:班杜拉在 1977 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强调个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15.对归因理论做出详细阐述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班杜拉B.德威克C.阿特金森D.维纳 解析:解析:德威克提出了成就目标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16.某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却认为自己无法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表明该生(分数:2.00)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
19、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 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解析:解析:班杜拉不同于其他的行为主义者,认为期待因素影响人的行为,他认为有两种期待:一种是结果期待,一种是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某个行为能否导致某个结果的期待,效能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种行为的期待。效能期待和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是一致的。据题中所描述,本题应选C。17.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 解析:解析: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
20、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18.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蜓是益虫”,回家后他对父母说“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此时小明对于“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B.命题 C.表象D.概念解析:解析:命题是意义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命题是用句子表达的,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代表观念本身,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19.在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 B.命题C.表象D.产生式解析:解析:图式是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表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