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青海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5年青海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青海省中考真题物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青海省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课桌的高度为 1.5m 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 40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 1m/s D.一支钢笔的质量为 0.5k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 A、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 70 80cm,不可能达到 1.5m,故 A 错误; 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 23 25 左右,气温达到 40 会非常热,故 B 错误;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 1m
2、/s 1.2m/s,故 C 正确; D、一支钢笔的质量为 15g=0.15kg,达不到 0.5kg,故 D 错误 。 答案: 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二胡和小提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D.蝙蝠靠发出的次声波定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 正确; B、因为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 B 错误; C、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
3、声的,故 C 错误; D、蝙蝠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定位的,故 D 错误 。 答案 : A 3.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B.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采用正确的方法使被触电的人脱离电源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 金属体 D.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必须接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安全用电原则 。 A、因为高压线上是高压,在下面放风筝时可能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故 A 正确; B、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会使救人者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 B 正确; C、使用测电笔辨
4、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故 C 错; D、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 D 正确 。 答案: C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 A.30 、 30 B.60 、 60 C.30 、 60 D.60 、 3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光的反射定律 。 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为 30 ,则入射角为 90 -30=6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 60 。 答案: B 5.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5、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 A、图中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故 A 符合题意; B、图中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后方,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故 B 不符合题意; C、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符合题意; D、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不符合题意 。 答案 : AC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 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 D.温度相同的 1kg 水和 1g 水,内能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能的改变 。 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6、,故 A 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故 B 正确; C、因为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 因此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可以不变 。 故 C 错误; 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 1kg 水和 1g 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内能不同,故 D 错误 。 答案 : B 7.下列用电器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是 ( ) A.电风扇 B.电铃 C.洗衣机 D.电热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电热 。 A、电风扇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把电能转化机械能,没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 A 错误; B、电铃中有电磁铁,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没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
7、B 错误; C、洗衣机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把电能转化机械能,没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 C 错误; D、电热毯是为了取暖,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 D 正确 。 答案: D 8.体育运动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 B.平路上骑自行车时,如果不用力蹬脚踏, -会儿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在跳伞表演中,降落伞匀速下降,机械能守恒 D.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机械能守恒条件 。 A、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
8、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 。 故 A 错误; B、平路上骑自行车时,如果不用力蹬脚踏, -会儿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故 B 错误 C、跳伞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匀速下降,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故 C 错误; D、用手击排球,手对球施加力,排球飞走了;同时手感到疼,说明排球对手也施 加了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故 D 正确 。 答案: D 9.小华想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4 种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 中两接
9、线柱都在下面的电阻丝上,滑动变阻器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度,故 错误; 都是选择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可以控制小灯泡的亮度,故 正确; 中两接线柱都在上面的金属杆上,滑动变阻器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度,故 错误 。 答案: A 10.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的示意图,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为 (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丁、乙、丙 D.甲、丙、乙、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 甲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 。 乙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 丙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排气冲程; 丁图中两个
10、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 。 答案: C 11.如果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密度分别为 甲 、 乙 的两杯盐水中,鸡蛋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 甲 、 F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 乙 F 甲 =F 乙 B. 甲 乙 F 甲 F 乙 C. 甲 乙 F 甲 =F 乙 D. 甲 乙 F 甲 F 乙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鸡蛋在甲盐水中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等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盐水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小于乙盐水的密度 。 因此 甲 乙 。 故 C、 D 错误 。 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漂浮,浮力也等于重力,因
11、此在甲和乙中所受浮力相等,即 F 甲 =F 乙 ,故 A 正确, B 错误 。 答案: A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电磁感应 。 ABD 三图中,开关闭合后,原来在磁场中静止的导体运动起来,说明它受到了力的作用,从而得出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结论 。 C 图中,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 答案: C 1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 U-I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
12、小为 10 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 2V 时,电路的总电流为 0.3A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 0.2A 时,甲的功率为 0.6W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 AB、由图象可知,乙元件中电流与两端电压图象不是过原点直线,说明乙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乙的电阻不是定值,故 A、 B 错误; C、甲、乙并联在 2V 电源时,甲和乙电压都为 2V, 由图象可知, I 甲 =0.1A, I 乙 =0.2A,故干路电流 I=I 甲 +I 乙 =0.1A+0.2A=0.3A,故 C 正确;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当电路电流为 0.2A 时,甲和
13、乙电流都为 0.2A,由图可知 U 甲 =4V, 所以甲的功率 P 甲 =U 甲 I 甲 =4V0.2A=0.8W ,故 D 错误 。 答案: C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17 分 ) 14.意大利科学家 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 一个标准大气压 p0=_P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 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一著名的实验 。 因为大气压是变化的,所以后来在此基础上规定了 1 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 1.01310 5PA. 答案 :托里拆利; 1.01310 5。 15.(3分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
14、位置如图 (甲 )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调 (填 “ 左 ”或 “ 右 ” ),使天平平衡 。 测铜的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乙 )所示,则铜的质量是 _g。 铜的密度 =8.910 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说明天平左侧沉,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或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 (2)测量石块质量时发现往右盘中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 0.2g,石
15、块的质量 m=50g+20g+g=71g。 (3)铜的密度 =8.910 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1m3的铜的质量是 8.910 3kg。 答案 :右; 71; 1m3的铜的质量是 8.910 3kg。 16.太阳能汽车在行驶中无需燃料,仅靠阳光就能实现行驶,速度可达 40km/h。 太阳能属于 _能源 (填 “ 一次 ” 或 “ 二次 ” )。 该车在 1.5h 内通过的路程为 _km。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太阳能;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 (1)太阳能属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2)由 v= 得,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40km/h1.5h=60km 。 答案 :一
16、次; 60。 17.在凸透镜前 2 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 _、 _的实像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 在凸透镜前 2 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 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答案 :倒立;放大 。 18.(3 分 )如图,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秤拉着一物块以 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弹簧秤的读数为 _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_N;当速度增加到 4m/s 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_N。 解析:
17、本题考查的是 摩擦力的大小 。 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N,其示数为 3.6N,当拉着一物块以 2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3.6N;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为 3.6N; 当速度增加到 4m/s 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 3.6N。 答案 : 3.6; 3.6; 3.6。 19.如图, A、 B 为两容器 ,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 a、 b 两处的压强 pa_pb(填 “ ” 、 “ ” 或 “=” )。 当打开阀门时,液体 _(填 “ 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年青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