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重庆市 A 卷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梦 寐 (mi) 哺 育 (p) 奄 奄一息 (yn) B.贮 蓄 (ch) 教 诲 (hu) 衰 草连天 (shui) C.惆 怅 (chu) 提 防 (d) 潜 心贯注 (qin) D.呵 斥 (h) 怡 情 (y) 锲 而不舍 (q) 解析: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A 项应为 哺育 b; B 项应为 贮蓄 zh;D 项应为 锲而不舍 qi。 答案 : C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 ( 4 分 ) 在
2、重庆,有街道的地方就有黄桷树。黄桷树挺 b (1) 高大,苍翠如盖,遮天 b (2) 日。那在岩石上纠结盘虬的根,如同一只巨手,抓住了命运 mi (3) 搏,展示了生命的坚 rn (4) 。 (1)_ (2)_ (3)_ (4) _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注意拔( b)与拨( b)的区别,蔽(遮 蔽)与弊(作弊)的区别。 答案 : (1)拔 (2)蔽 (3)脉 (4)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 孕育
3、。 B.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 妖娆 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涟漪。 C.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 束手无策 。 D.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 大彻大悟 了。 解析 :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D 项“ 大彻大悟 ”指彻底觉悟或醒悟。 答案 : D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
4、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 解析 : 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复等。“ 我”是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而“常含泪水”,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答案 : B 5.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某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学生的
5、下列留言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你你们的功勋,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B.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 C.你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D.你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我们感谢你们! 解析: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何种语言。 B 项向 抗战老兵 提出要求不符合学生身份,不得体。 答案 : B 6.有的词语有多项意义,请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使用其不同的意义,写一小段话。( 4 分) 示例: 风雨:昨夜一场风雨
6、过后,山峦青翠干净,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人生本多风雨,只有在挫折中不丧失信心,才能继续前行。 备选词语:果实、沉淀、灿烂 选词: _ 造句: _ 解析: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根据例句可知要先理解备选词语的多层含义,再进行仿写句子。果实:植物体的一部分 ,花受精后 ,子房逐渐长大 ,成为果实。比喻经过斗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沉淀: 指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沉淀物 让自己和心灵平静下来,用心感悟生活。灿烂:形容光芒照得非常耀眼,夺目;也可以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好。 答案 : 示例 : 果实:芬芳的花朵,红艳的果实,这是草木努力成就自己的见证,做人何尝不是这样 ? 不经努力奋斗,怎能有甘美的果实?
7、沉淀:时间可以让浑浊的河水沉淀成一泓清泉,可以让浮躁的心灵沉淀出宁静淡然。 灿烂:宁静的夜,星光灿烂,我悄悄地把给妈妈的礼物放在床头,期待明天一早看到她灿烂的笑容。 7.综合性学习( 10 分) 今年 2 月,我市“逐梦他乡重庆人”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活动拉开序幕,请你作为一名小记者参加本次活动。 (1)阅读下面材料,请你说说“逐梦他多重庆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 3 分) 材料一:“逐梦他乡重庆人的活动把我们身处各地的重庆人凝聚在一起,让我很感动!”身在北京的重庆妹子刘雨鑫了解了这次活动后感慨地说,“这是来自家乡的关怀,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带来的亲切与温暖。” 材料二:“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的重
8、庆人在异地他乡奋斗拼搏的点点滴滴,与家乡人产生共鸣,为 3300 万重庆人民注入一点心灵鸡汤,来一场心灵互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波说。 材料三: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蔡敏院长说:“很多在外地打拼的重庆人身上显露出敢干、吃苦、耿直等优秀品质。”他认为,此次活动对重庆人精神品质的宣传,将极大地激发重庆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将直接提升重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解答时要求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 答案: 材料一:凝聚异乡重庆人;给异乡重庆人带来关怀和温暖。材料二:让在异乡追梦和在家乡奋斗的重庆人互相激励。材料三:展现
9、重庆人的精神品质;激发重庆人的自豪感;提升重庆影响力。 (2)主办方拟将前期采访到的“运梦故事”编辑成册,请你完善下面的编写提纲。( 3 分) 解析:此题考查编写提纲的能力。解答时要紧扣书名“追逐他乡重庆人”,以及结合已有例子来思考。 答案: 示例:辉煌圆梦、梦圆时刻叙一叙他乡重庆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感恩回馈。 (3)此次活动拍摄的宣传片需要配上一段简洁生动的文字,来表达家乡人民对逐梦 他乡重庆人的深情(如牵挂、祝福、激励、赞美),请你帮他们写出来。( 50 字左右)( 4 分) 解析: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围绕表达家乡人民对逐梦他乡重庆人的牵挂、祝福、赞美来构思,注意语句通顺,生动即可。 答
10、案 : 示例:我们温暖的目光,将穿越迢迢征途,注视你前行的脚步和追逐的梦想无论你在哪里,我们的心都会靠近你,重庆老乡!(能表达出牵挂、祝福、激励、赞美等任意一种感情即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 ( 10 分,每空 1 分 ) (1)_, 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 答案: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2)浊酒一杯家万里, _。 (范仲淹渔家傲 ) 答案: 燕然未勒归无计 (3)无可奈何花落去, _。 (晏殊浣溪沙 ) 答案: 似曾相识燕归来 (4)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答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 (5)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答案: 劳其筋骨 (6)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_, _”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 _, _”的春意雪景。 答案: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 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 :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
12、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 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蒹葭、萋萋、勒、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15 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 分) (1)月色入 户 (2)欣 然起行 (3)念 无与为乐者 (4)水中藻、荇 交横 解析 :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
13、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大致有以下几 种变化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等。 才能进一步 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户”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门”的意思。 答案 : (1)门 (2)高兴 (3)考虑,想到 (4)交错纵横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_ 解析 :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 (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
14、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把握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D 项中“水”不属于庭中景物。 答案 : D 12.文中“闲人” 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
15、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4 分) 示例: 闲人 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_ 解析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答案 : 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心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三、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闻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 20 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 40 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重庆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