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1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14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14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试述我国现行学校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分数:2.00)_2.简述教育制度的发展。(分数:2.00)_3.简述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态。(分数:2.00)_4.学制制定的依据有哪些?(分数:2.00)_5.什么是学制?学制的类型有哪些?(分数:2.00)_6.什么是课程?谈谈自己的理解。(分数:2.00)_7.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与课程是何种关系?它们在课程中各起着何种作用?与当前的课程改革有何种关系?(分数:2.00)_8.教科书编写应注意
2、什么?(分数:2.00)_9.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数:2.00)_10.如何处理课程的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问题?(分数:2.00)_11.简述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分数:2.00)_12.陈述课程目标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分数:2.00)_13.如何选择课程内容?(分数:2.00)_14.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分数:2.00)_1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2.00)_16.简述课程目标的主要来源。(分数:2.00)_17.简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类型、特点及其适用性。(分数:2.00)_18.试分析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
3、(分数:2.00)_二、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19.必答题(分数:2.00)_20.论述一下你对终身教育思想的理解。(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21.教育制度(分数:2.00)_学制_23.双轨学制(分数:2.00)_24.终身教育(分数:2.00)_课程_26.课程标准(原来的“教学大纲”)(分数:2.00)_27.课程方案(分数:2.00)_28.综合课程(分数:2.00)_29.学科课程(分数:2.00)_30.活动课程(分数:2.00)_31.课程设计(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 14答案解析(总
4、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试述我国现行学校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主要表现在: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与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人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以立法形式推行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当代,许多国家纷纷走职教与普教
5、相结合的路子。重视普教与职教的相互渗透,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性课程,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做就业准备,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增加普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种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正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进而走向普及阶段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多形式办学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到大众化转变的重要途径。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向高等教育大众
6、化阶段迈进。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不仅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还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既是一个贯穿一切教育的理念,更是构建未来教育体系的一种制度实践。总结终身教育的含义就是人的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自学本领,以便能够走出校门继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不同的新的工作要求。)解析:2.简述教育制度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
7、展状况。 (1)在原始社会,社会处于混沌的未分化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没有产生专门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制度。 (2)在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由此时起也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于是就产生了古代学校,后来出现了简单的学校系统,逐渐形成了古代教育制度。古代教育制度有简略性、非群众性和不完善性。 (3)现代教育制度则不然,它是随着现代学校的发展、分化和扩充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制度不但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有生产性和科学性,它要为生产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的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特点。 (4)在当代,
8、教育制度还在不断地发展。它已由过去的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发展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系统、校外儿童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的庞大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解析:3.简述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这个学制在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里得到了确认。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 (1)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 3至 6、7 岁的幼儿。 (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 6、7 岁儿童入学。学制为 56 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
9、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 6年,初中 3年,高中 3年。职业高中 23 年,中等专业学校 34 年,技工学校23 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4)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专科学校修业为23 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为 45 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条件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关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 23 年,招收获学士学位
10、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 3年,招收获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也可获相应学位。)解析:4.学制制定的依据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社会依据: 学制的制定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状况的制约。 学制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制约着学制的制定。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和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会对教育类型和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制的制定必须
11、考虑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学制的制定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制约。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长中经历的不同年龄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在制定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 (3)学制本身的因素:学制的制定既受国内学制的历史发展的影响,也要合理的参照国外的学制经验。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它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也不能忽视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解析:5.什么是学制?学制的类型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制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和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
12、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2)学制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双轨学制是在 18一 19世纪的西欧,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 单轨学制是美国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群众性中学和大学的形式,不论贫富,所有国民的子女
13、上同样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分支型学制是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既有单轨制特点又有双轨制的某些因素。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人对口的高等学校学习。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目前世界学制变革的趋势是双轨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
14、制方向发展。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解析:6.什么是课程?谈谈自己的理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现在学界里对课程没有统一的说法,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观点有四个。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总的来讲,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讲,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讲,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15、,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途径。 可见,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全部内容。)解析:7.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者与课程是何种关系?它们在课程中各起着何种作用?与当前的课程改革有何种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为了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应有的育人资源与蓝图的作用,以及对育人活动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国家需要编制好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文本,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这三者是课程的实施文本,没有它们,课程就没有办法
16、叙述到纸上,那么也就没有相关的文件来指导课程实施。 (2)课程方案也称课程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是课程实施最具有统领性的文件。 课程标准是依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
17、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当前的课程改革,就是从改革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做起的,主要是对各科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并且实行一纲多本,即各个出版社可以编订教材,教材的内容要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解析:8.教科书编写应注意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科书(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应注意: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原理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