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古巴比伦苏美尔时期学校里的教帅被称为( )。(分数:2.00)A.专家B.校长C.大兄长D.古儒3.泥板书舍作为一种学校出现在( )。(分数:2.00)A.古印度B.占巴比伦C.古埃及D.雅典4.古埃及学校的教学内容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是 ( )。(分数:2.00)A.职官学校B.宫廷学校C.文士学校D.僧侣学校5.“学神把教鞭送给人间”反映了东方文明古国
2、教育方法的特点是( )。(分数:2.00)A.个别施教B.体罚盛行C.教师主导D.学生记诵6.出现于古印度的佛教教育,其教育对象具有( )。(分数:2.00)A.贵族性B.平民性C.等级性D.大众性7.以下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主要培养高级僧侣的是( )。(分数:2.00)A.宫廷学校B.祭司学校C.僧侣学校D.文士学校8.古埃及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的职官学校又叫( )。(分数:2.00)A.文士学校B.僧侣学校C.书吏学校D.宫廷学校9.古印度婆罗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 )。(分数:2.00)A.道德教育B.读写算C.吠陀经D.律令知识10.为英国教师贝尔所袭用,19 世纪在英国
3、成为盛极一时的导生制的教学方法出现在( )。(分数:2.00)A.僧侣学校B.文士学校C.泥板书舍D.古儒学校11.以下不是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的是( )。(分数:2.00)A.阶级性及等级性B.教育内容较丰富C.教育机构种类繁多D.教师地位卑下12.在古印度( )阶层没有教育权。(分数:2.00)A.吠舍B.刹帝利C.首陀罗D.婆罗门13.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分数:2.00)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14.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分数:2.00)A.国家官吏B.雄辩家C.全面发展的人D.合格的军人和公民15.与斯巴达相比,
4、雅典教育体制的显著特点是 ( )。(分数:2.00)A.民主B.专制C.野蛮D.封建16.雅典儿童从( )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分数:2.00)A.7B.8C.10D.1217.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始于(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智者派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8.以下不能体现智者派的思想特点的是( )。(分数:2.00)A.人是万物的尺度B.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C.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D.学习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19.柏拉图创办的相当于高等教育程度的学校被叫做( )。(分数:2.00)A.吕克昂B.修辞学校C.学园D.哲学学校20.希腊化时期的中等教育注重( )。(分数
5、:2.00)A.道德教育B.体能训练C.文学教育D.美育21.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为( )。(分数:2.00)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斯宾塞22.柏拉图理想国教育中的最高目标是( )。(分数:2.00)A.治国人才B.哲学家C.哲学王D.雄辩家23.斯巴达教育内容中五项竞技是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 )。(分数:2.00)A.击剑B.骑马C.摔跤D.游泳24.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并且认为学习这些学科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的人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智者派D.亚里士多德25.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
6、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体现了苏格拉底方法的( )阶段。(分数:2.00)A.助产术B.讥讽C.定义D.归纳26.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儿童天性)的思想,论证了以美育为重点的德、智、体和谐发展的原则的是( )。(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奇D.苏格拉底27.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依据的是( )。(分数:2.00)A.奥古斯丁B.柏拉图C.卢梭D.苏格拉底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9.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具有差异性。(分数
7、: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0.试简要评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数:2.00)_31.试述古印度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2.必答题(分数:2.00)_33.试论述古埃及学校类型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古巴比伦苏美尔时期学校里
8、的教帅被称为( )。(分数:2.00)A.专家 B.校长C.大兄长D.古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巴比伦苏美尔时期学校教师特殊称谓的掌握情况。古巴比伦苏美尔时期的学校为泥板书舍。在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称为“校父”,教师称为“专家”,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古印度古儒学校中把教师称为“古儒”。因此。本题选 A。3.泥板书舍作为一种学校出现在( )。(分数:2.00)A.古印度B.占巴比伦 C.古埃及D.雅典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巴比伦苏美尔时期学校类型的掌握情况。由于苏美尔人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学生做练习或作业也是用泥板,泥板成为学校的主要学习工具,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
9、”。因此,本题选 B。4.古埃及学校的教学内容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是 ( )。(分数:2.00)A.职官学校B.宫廷学校C.文士学校D.僧侣学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埃及各个学校类型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古埃及的学校类型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有关宫廷学校的教学内容无法考证;僧侣学校着重科学教育,是传授高深学识的学府;职官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文士学校通常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有的还教授数学、天文和地理之类,在诸科目中书写最受重视。因此,本题选 D。5.“学神把教鞭送给人间”反映了东方文明古国教育方法的特点是( )。(分数:2.00)A.
10、个别施教B.体罚盛行 C.教师主导D.学生记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方法共同特点的掌握情况。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因此,本题选 B。6.出现于古印度的佛教教育,其教育对象具有( )。(分数:2.00)A.贵族性B.平民性 C.等级性D.大众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印度佛教教育对象的掌握情况。婆罗门教育只招收婆罗门子弟,带有等级性,而佛教教育招收对象广泛,具有一定的平民性。因此,本题选 B。7.以下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主要培养高级僧侣的是( )。(分数:2.00)A.宫廷学校B.祭司学校 C.僧侣学校D.
11、文士学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学校主要培养人才的掌握情况。宫廷学校主要培养高级官吏;祭司学校主要培养高级僧侣;僧侣学校主要培养一般官吏和神职人员;文士学校主要培养能用文字进行书写和计算的人员。因此,本题选 B。8.古埃及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的职官学校又叫( )。(分数:2.00)A.文士学校B.僧侣学校C.书吏学校 D.宫廷学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埃及各类学校名称的掌握情况。职官学校约创办于中王国时期,训练一般的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 12 年,教学内容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又叫做书吏学校。因此,本题选 C。9.古印
12、度婆罗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 )。(分数:2.00)A.道德教育B.读写算C.吠陀经 D.律令知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印度婆罗门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婆罗门教育的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作为学习吠陀经的基本训练,还规定学习六科:即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在此文科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才去领会吠陀。因此,本题选 C。10.为英国教师贝尔所袭用,19 世纪在英国成为盛极一时的导生制的教学方法出现在( )。(分数:2.00)A.僧侣学校B.文士学校C.泥板书舍D.古儒学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印度古儒学校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古儒在学校教学时,常常利用年长儿童充当助手,由
13、助手协助教师把知识传给一般儿童。这种方法后为英国教师贝尔所袭用,19 世纪在英国成为盛极一时的导生制(即贝尔一兰喀斯特相互教学法)。因此,本题选 D。11.以下不是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的是( )。(分数:2.00)A.阶级性及等级性B.教育内容较丰富C.教育机构种类繁多D.教师地位卑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特点的掌握。A、B、C 都是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特点。当时,知识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与后来古代希腊、罗马学校教师社会地位卑下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本题选 D。12.在古印度( )阶层没有教育权。(分数:2.00)A.吠舍B.刹帝利C.首陀
14、罗 D.婆罗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印度教育对象具有阶级性的掌握。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通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种姓),按高下依次为:婆罗门,即僧侣。刹帝利,即武士。以上两种为高级种姓,属于特权阶级。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首陀罗,即奴隶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主要为当地土著)。前三种为再生人(即通过入法礼可以得到第二次生命),首陀罗为非再生人。不同种娃的人通婚所生子女被排斥在种姓之外,称为贱民,处境更为悲惨,被认为是“不可接触的人”,没有教育权。因此,本题选 C。13.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分数:2.00)A.拉
15、比B.古儒 C.书吏D.校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学校的教育情况。“拉比”是犹太人中一个特别的阶层,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书吏”是在古巴比伦寺庙中供职的人;“校父”是对古巴比伦“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的称呼;“古儒”对是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教师的称呼。因此,本题选 B。14.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分数:2.00)A.国家官吏B.雄辩家C.全面发展的人D.合格的军人和公民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斯巴达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因为斯巴达为镇压奴隶暴动,为制服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而将全国建成军营,成为一个以军事为其第一要务的穷兵黩武的国家。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培养坚韧不拔的战
16、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是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斯巴达每一个公民都是军人,从小接受军事训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成年后成为正式的军人,服兵役直至 60 岁。因此,本题选 D。15.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教育体制的显著特点是 ( )。(分数:2.00)A.民主 B.专制C.野蛮D.封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斯巴达和雅典教育体制的掌握情况。雅典的手工业和商业较斯巴达发展得快,雅典人所向往的教育,是既能发展人的身体又能发展人的心灵的教育。他们所追求的是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他们渴望的是身心都能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因此,一个最好的公民是道德、智慧、健康、美诸品质全都集于一身的人。雅典的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外国 教育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