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10 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记录的是贵族家庭的教育。其所处的时代是(分数:2.00)A.夏B.商C.西周D.东周3.下列选项不是孔子的教学方法的是(分数:2.00)A.学、思、行结合B.启发诱导C.因材施教D.盈科而进4.“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体现了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中的(分数:2
2、.00)A.推明孔氏,罢黜百家B.兴太学以养士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D.兴郡国学5.提出“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人物是(分数:2.00)A.荀子B.韩愈C.扬雄D.柳宗元6.“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尤不看也。”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的(分数:2.00)A.循序渐进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记体察7.我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学校是(分数:2.00)A.英华学院B.崇信义塾C.马礼逊学校D.宁波女塾8.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群学之基是(分数:2.00)A.新式学校B.师范学校C.女子教育D.儿童教育9.
3、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教育独立说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沟通文理D.教授治校10.“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下列关于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教育经费独立B.教育行政独立C.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D.教育与政党独立11.抗战时期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了(分数:2.00)A.国立西南联合大学B.国立西北联合大学C.国立北平大学D.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2.下列选项不属于陈鹤琴归纳出的“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的是(分数:2.00)
4、A.实验观察B.阅读思考C.创作发表D.团队合作13.希望儿童先学习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再后,两种语言的学习同时并进,即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西塞罗B.昆体良C.柏拉图D.普罗泰戈拉14.古风时代的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都各具特点,相较而言,斯巴达教育(分数:2.00)A.重视公民教育B.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C.多样化的教育内容D.教育完全由城邦负责15.下列选项不属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的事实的是(分数:2.00)A.强调国民教育B.实施国民教育C.是政治原因促进的改革D.英语教学得到加强16.启蒙运动后,法国中等教育发生了革新,这些学校不包括(分数:2
5、.00)A.中心学校B.国立中学C.市立中学D.圣乐会学校17.1872 年日本制定并颁布的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是(分数:2.00)A.学制令B.教育令C.中学校令D.帝国大学令18.“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其中,实践哲学指(分数:2.00)A.社会学B.伦理学C.政治哲学D.宗教信仰19.标志着世界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点阶段,兼具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质的是(分数:2.00)A.国立中学B.市立中学C.实科中学D.文实中学20.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
6、出了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的教育法案是(分数:2.00)A.巴尔福法B.费舍教育法C.哈多报告D.斯宾斯报告21.“八年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问题,其中不是“八年研究”的议题的是(分数:2.00)A.教育目的B.教育管理C.课程、方法的选择D.教育规划22.赞可夫把当时苏联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小学教学体系称为传统教学体系,而把他的实验教学体系称为小学教学的“新体系”。主张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分数:2.00)A.特殊发展B.一般发展C.个性发展D.全面发展23.将自己的实验的范围设定在初中的社会学科,一方面从公认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科学家的著作中找出所使用的重要概念
7、:另一方面从当代社会重大问题中找出一些中心论题的教育实验是(分数:2.00)A.华虚朋.文纳特卡制B.克伯屈.设计教学法C.拉格.单元社会课程模式D.沃特.格雷制24.属于裴斯泰洛齐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的是(分数:2.00)A.创立教育心理学B.提出统觉学说C.倡导自然主义的教育观D.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25.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不具有的关系是(分数:2.00)A.学习依赖发展B.学习促进发展C.学习等同于发展D.学习与发展相互作用26.下列各种智力理论中不属于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的是(分数:2.00)A.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B.瑟斯顿的智力群因素论C.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D.吉尔福特的三
8、维智力结构理论27.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涉及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的学习类别是(分数:2.00)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态度28.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分数:2.00)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移律D.多重反应律29.在班杜拉看来,学会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这取决于(分数:2.00)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30.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分数:2.00)A.有意义的发现学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D.机械的接受学习31.强调
9、学习过程中人格、态度、价值观都应得以改变的学习理论派别是(分数:2.00)A.联结理论B.认知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32.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分数:2.00)A.追求成功的动机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D.以上都不是33.概念转变中主要涉及的迁移有(分数:2.00)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34.在菲茨和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阶段模型中,最高阶段为(分数:2.00)A.认知阶段B.内化阶段C.熟练阶段D.自动化阶段二、辨析题
10、(总题数:3,分数:6.00)3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36.颜元主张培养“实德实才”。(分数:2.00)_37.结构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8.简述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分数:2.00)_39.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并分析这一理论在实践中产生的作用。(分数:2.00)_40.简述波斯纳关于概念转变条件的论述及其教育意义。(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41.必答题(分数:2.00)_42.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
11、题。材料一: “就吾最近几年的经验,用吾最近几个月的思考,觉得职业学校最要紧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材料二: “我们的职业教育社,自从成立以后,一般普通社会里的人,都希望我们介绍职业。我们岂有不愿意的么?只是办不了这件事。终想根本解决,所以打算从职业指导下手。”材料三: “学生来学,凭什么方法替他们分科?用怎样方法教导他们养成他们职业界的种种资格?学成以后,更有怎么方法使得他们走一条相同的出路?仔细想想,这个职业指导,简直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了。”材料四: “应该想一个法子,预先去指导他;凡是关于社会的生
12、活,职业的种类,职业界需用人才的标准,以及学徒自己的体力学业品性能力各方面,都应该使他们注意做他们将来选择职业时候的参考资料。”(1)在此材料中,作此表述的教育思想家是谁?阐明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对材料中反映的观点进行评析。(分数:2.00)_43.比较洪堡在柏林大学的改革和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分数:2.00)_44.论述终身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及意义。(分数:2.00)_45.材料: 张明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不错。到了初中以后成绩开始下滑,他越来越不爱学习,每天从学校回到家里以后不认真完成作业,大量的时间用在网络游戏上。 如果你是他的老师,请用两种教育心理学
13、的理论帮助他。(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10 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记录的是贵族家庭的教育。其所处的时代是(分数:2.00)A.夏B.商C.西周 D.东周解析:解析:礼记.内则记载的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的家庭教育,奴隶主阶级认为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为具有贵族政治思想道德的统治者,需要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能进行学校教育。3
14、.下列选项不是孔子的教学方法的是(分数:2.00)A.学、思、行结合B.启发诱导C.因材施教D.盈科而进 解析:解析:孔子积自身学习、教学经验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第一,学、思、行结合;第二,启发诱导;第三,因材施教;第四,好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盈科而进是孟子的教学思想。因此,答案为 D。4.“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体现了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中的(分数:2.00)A.推明孔氏,罢黜百家B.兴太学以养士C.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D.兴郡国学解析:解析:董仲舒前后三次回答汉武帝的策问,其中三条建议后来成为政府施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即第一,推明孔氏,罢黜百家;第
15、二,兴太学以养士;第三,重视选举,任贤使能。题中引文内容强调了重视贤能、量材授官,录德定位,其思想符合任贤使能的思想。因此,答案为 C。5.提出“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人物是(分数:2.00)A.荀子B.韩愈 C.扬雄D.柳宗元解析:解析:韩愈写了我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师说,在师说中,他阐述了“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热情赞扬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的做法。因此,答案为 B。6.“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
16、着了,则看尤不看也。”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的(分数:2.00)A.循序渐进 B.熟读精思C.虚心涵泳D.切记体察解析:解析: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又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量力所至而谨守之。”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因此,这句话体现了朱子读书法中的循序渐进原则。7.我
17、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学校是(分数:2.00)A.英华学院B.崇信义塾C.马礼逊学校D.宁波女塾 解析:解析:早期教会女学堪称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爱尔德赛创办的宁波女塾,1845 年只有学生15 名,到 1852 年学生增至 40 名。8.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群学之基是(分数:2.00)A.新式学校B.师范学校 C.女子教育D.儿童教育解析:解析:1896 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认为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但不能依靠当时传统学校的教师和新式学堂中聘请的外国教习,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18、夫师也者,学子之根核也。”“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梁启超倡导师范教育,不仅是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出发,强调对教师进行专门培养,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广设师范学校,统一课程设置,培养一批在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上都符合维新要求的新教师,推动维新教育活动全面展开。因此,答案为 B。9.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A.教育独立说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沟通文理D.教授治校解析:解析:“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 20 世纪 20 年代。五四前后由拖欠教育经费、积欠教职员薪资引发的请愿、罢教、罢课风潮此起彼伏。为维持教育的正常
19、进行,教育界发起了向北洋政府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进而形成了教育独立思潮,并成立了“全国教育独立运动会”。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加之身为北京大学校长,对政府官僚掣肘、摧残教育有深切的感受,因此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者和支持者,并从理论上加以引导。1922 年 3 月,他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教育独立思潮中的重要篇章。在教育独立议中,蔡元培首先明确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一份责任,作一份贡献;而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使用。为了实现教
20、育的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其中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是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这一设想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实施“大学区制”的框架基础。因此,答案为 A。10.“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下列关于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教育经费独立B.教育行政独立C.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D.教育与政党独立 解析:解析:“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之前,发展兴盛于 20 世纪 20 年代。由于军阀混战,经济凋敝,教育经费预算仅为 12,且经常被侵占挪用,导致教育事业难以为继。为
21、维持教育的正常进行,教育界发起了向北洋政府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进而形成了内容广泛的教育独立思潮,并成立了“全国教育独立运用会”。教育独立的基本要求有:(1)教育经费独立;(2)教育行政独立;(3)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因此,答案为 D。11.抗战时期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了(分数:2.00)A.国立西南联合大学B.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C.国立北平大学D.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解析:解析: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在日军进犯、国土沦丧、学校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大批高校迁西南西北,调整重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
22、中,成立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至 1938 年年底,共迁址调整大学 55 所,为中国教育保存了一批精英力量。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制定的“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和与之相应的“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12.下列选项不属于陈鹤琴归纳出的“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的是(分数:2.00)A.实验观察B.阅读思考C.创作发表D.团队合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陈鹤琴总结“活教育”教学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外 教育史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