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1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论说周公及其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影响与孔子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南京大学 201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简述秦统一的原因及其意义。(福建师范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3.简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意义。(云南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4.评议西周分封制与秦汉郡县制。(北京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5.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
2、10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6.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厦门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7.试评王莽改制。(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8.评价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内蒙古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9.评述两汉的监察制度。(陕西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0.试论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及其演变。(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1.简述西汉初年的经济政策和“文景之治”。(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3、分数:2.00)_12.简述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安徽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3.简述东汉初恢复生产及社会经济的措施。(四)11 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14.简述东汉豪强地主田园的特点。(西北师范大学 2018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15.概述汉代从“黄老之学”到“霸王道杂之”的思想演变。(首都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16.评述汉代的经今古文之争。(四川大学 2013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17.简述汉武帝时与匈奴的三次战役。(上海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
4、题)(分数:2.00)_18.论述两汉对西域的经营。(西北大学 2006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9.简述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意义。(内蒙古大学 2015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0.论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更替的线索,并评价这个时期的政权情况。(东北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21.评论九品中正制。(陕西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2.试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局的特点及其变化。(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23.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南京农业大学 1999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
5、.00)_24.论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南京师范大学 2018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25.论述南朝中央集权。(苏州大学 2018 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26.试析我国中古时期士族和庶族地主势力的消长对封建国家的影响。(北京大学 2001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论说周公及其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影响与孔子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南京大学 2014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
6、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周公对中国政治思想的贡献十分卓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公是后世许多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创立者,无论哪个朝代,都将周公放置在极高的地位,其“以德治国”理念更是被奉若圭臬。 作为周王朝的缔造者,周公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具有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如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之后,周朝基本沿袭这些制度。秦之后虽然对部分制度有所革除,但这些制度反映出的政治理念依然被沿用。如,嫡长子继承制在后世继承制度上依然至关重要,时常被援引。“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政治思想常被援引来劝谏帝王施行仁政。 在政权合法性构建上,周公树立了“以德配天”的政治理念;在政治制度化构建上,周
7、公采用制作礼乐的方式;在统治策略上,周公采取“明德慎罚”的策略。这些是后世施行政治统治的准绳。如,孔子尊奉周公设置的礼制,刘歆为王莽篡汉而祭出周公制定的周礼,韩愈为辟佛老而宣扬周公树立起来的儒学道统,等等,都是周公政治思想影响后世深远的表现。 孔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孔子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礼”是指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仁”既是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准则。为创立理想社会,孔子主张通过躬行“内圣外王”的途径达到“大同”的目的。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无论地位贵贱,都可接受教育。他提出“因材施教”等理念用于教育
8、平等。孔子还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这些都被后世奉为圭臬,甚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今日看来是糟粕的东西也在后世文化中有显著的表现。 孔子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周礼,撰写了春秋,表明效法先哲而为后世立法。后世将他与周公并称为“周孔”,被视为道统的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儒学,一直到现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处于最高地位。)解析:2.简述秦统一的原因及其意义。(福建师范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
9、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华夏族这一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再次,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首先,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其次,秦始
10、皇促进了统一的到来,秦始皇即位后,整顿内政,对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重用人才,李斯、蒙恬、王翦等人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历史意义。秦国从公元前 230 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 221 年灭齐为止,前后用 10 年时间,就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中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
11、的独立,这与公元前 3 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解析:3.简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意义。(云南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首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军权也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
12、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政策有:公元前 216 年,秦政府颁发“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这次登记的意义,在于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稳定赋税收入。这样,也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车轨。具体措施是:规定货币为两等,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下等为铜币,圆形,重半两,上有“半两”二字。新币的实行和货币的统
13、一,消除了过去由于币制复杂而造成的商业交换中的困难,促进了商业的发展。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度量衡,以原秦国的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及标准器。全国范围内统一车轨,大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史称“车同轨”。这一措施对发展交通运输业起了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政策主要有书同文和焚书坑儒。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秦始皇和李斯改革并统一文字,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统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
14、,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焚书坑儒的残暴做法,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四)军事措施有征服越人、开凿灵渠、通西南夷、修万里长城北防匈奴。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解析:4.评议西周分封制与秦汉郡县制。(北京大学 2002 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
15、答案:(一)西周分封制。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
16、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二)秦汉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 36 郡,秦末增至 40 余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诸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郡下设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大县设“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长”,令(长)掌政事和军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尉,掌军事。县以下有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里,另有亭、邮等。这样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实行薪俸制。)解
17、析:5.论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2010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
18、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 154 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印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
19、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 127 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 112 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古代史 历年 汇编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