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生物环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生物环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生物环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生物环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及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是( )人发明的。(分数:2.00)A.中国B.英国C.美国D.德国2.以下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冷暖气团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等类型。冷锋过境时多出现雨雪、大风、降温等剧烈的天气变化,而暖锋过境时容易形成连续性降水或下雾、升温等天气状况。据此可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_
2、过境时的天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_过境时的天气。(分数:2.00)A.冷锋,暖锋B.冷锋,冷锋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3.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分数:2.00)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核能4.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写到,“我们要把这个猜想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看来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确定的速度 V传播着,这速度与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这个猜想是( )。(分数:2.00)A.进化论B.相对论C.量子论D.光速论5.下面观点或描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分数:2.00)A.突变是不定向的,因而生物进化也是不定向
3、的B.害虫种群表现出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其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C.有些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D.如果两种生物可以交配并产生后代,则说明这两种生物不存在生殖隔离6.下面有关“PM25”的陈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B.PM25 粒径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和输送距离短C.PM25 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数7.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分数:2.00)A.重金属物质污染B.湖泊酸化C.湖泊氧化D.富营养化8.血管破裂时,血液中的什么物质会凝结成
4、块,堵住破裂部分以止血?( )(分数:2.00)A.红血球B.白血球C.血小板D.血清9.“低碳”是指( )。(分数:2.00)A.减少碳水化合物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D.减少碳金属10.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无烟城市”,满足当地居民的能源需求主要靠利用( )资源。(分数:2.00)A.煤B.地热C.石油D.核动力11.“生态足迹”亦称“生态占用”,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就会出现生态赤字。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据计算,1993 年全球的人均
5、生态赤字为07 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 公顷人。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是( )。(分数:2.00)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D.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12.2009年 12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哪里召开?( )(分数:2.00)A.日内瓦B.巴黎C.哥本哈根D.伦敦13.“世界环境日”是( )。(分数:2.00)A.3月 5日B.4月 5日C.5月 5日D.6月 5日14.什么是低碳生活?( )(分数:2.00)A.是指生活作息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少用碳、煤等有污染的燃料B.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
6、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C.是指生活作息时要节约用水,要保护地球的水资源D.是指生活作息时要注意身心健康,要多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以减少体内的二氧化碳二、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18.00)15.人才或英雄往往是以群体而不是以个体的形式涌现,在成就个人的同时,成就共同的事业,这就是 “共生效应” 的神奇魅力。共生效应(分数:2.00)_由新华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和 路透社 共同举办的“关注环境”全球 公益活动 4 月 22日在北京启动。(分数:4.00)(1).路透社(分数:2.00)_(2).公益活动(分数:2.00)_16
7、.中国从 1985年开始举办纪念 世界环境日 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自此之后,每年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1993 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世界环境日(分数:2.00)_17.地球日 的发起人创立了“地球日网络”组织,将全世界环保主义者联合起来推动“地球日”活动的开展。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
8、保护地球资源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地球日(分数:2.00)_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1979 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气候;1992 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997 年通过的 京都议定书 确定了发达国家 2008年2012 年的量化减排指标。在人为因素中,气候变化主要是南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 温室
9、气体 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 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分数:8.00)(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分数:2.00)_(2).京都议定书(分数:2.00)_(3).温室气体(分数:2.00)_(4).全球变暖(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18.京都议定书具体指的是什么?(分数:2.00)_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生物环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答案解析(总分: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
10、,分数:28.00)1.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是( )人发明的。(分数:2.00)A.中国B.英国C.美国D.德国 解析:解析: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最早是在 1869年,是由德国生化学家米歇尔发现的。米歇尔在作博士论文时要确定淋巴细胞蛋白质的组成,不想却发现了一种既不溶解于水、醋酸,也不溶解于稀盐酸和食盐溶液的未知的新物质,最终证实这种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便将它定名为“核质”。后由瑞典著名生化学家阿尔特曼建议将“核质”定名为“核酸”。2.以下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冷暖气团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将锋
11、分为冷锋、暖锋等类型。冷锋过境时多出现雨雪、大风、降温等剧烈的天气变化,而暖锋过境时容易形成连续性降水或下雾、升温等天气状况。据此可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_过境时的天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是_过境时的天气。(分数:2.00)A.冷锋,暖锋 B.冷锋,冷锋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解析:解析:“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雨雪、降温的天气,是冷锋过境。“雨纷纷”描述的是连续性降水的天气,是暖风过境。3.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分数:2.00)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核能 解析:解析:可再生能源为来自于大自然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力、潮汐
12、能、地热能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4.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写到,“我们要把这个猜想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看来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空虚空间里总是以确定的速度 V传播着,这速度与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这个猜想是( )。(分数:2.00)A.进化论B.相对论 C.量子论D.光速论解析:解析: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 1905年 6月 30日发表于德国物理年鉴的第一篇狭义相对论论文。5.下面观点或描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分数:2.00)A.突变是不定向的,因而生物进化也是不定向的B.害虫种群表现出的抗药性是农
13、药对其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C.有些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D.如果两种生物可以交配并产生后代,则说明这两种生物不存在生殖隔离解析:解析:现代生物学进化理论认为变异不定向,但是进化是定向的。新物种的形成必须形成巨大的基因差异,直致差异达到生殖隔离为止,新物种才能诞生。生殖隔离包括:不能杂交、杂交不能产生后代、能产生后代但是不可育三个方面。如果两种生物可以交配并产生后代,但后代不可育,如马和驴杂交产生无繁殖能力的骡。他们之间仍存在生殖隔离。6.下面有关“PM25”的陈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B.PM25 粒径小,在大气中
14、的停留时间和输送距离短C.PM25 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数解析:解析: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7.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 )。(分数:2.00)A.重金属物质污染B.湖泊酸化C.湖泊氧化D.富营养化 解析:解析: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河流夹带冲积物和水生生物残骸在湖底的不断沉降淤积,湖泊会从平营养湖过渡为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翻译 硕士 MTI 汉语 写作 百科 知识 生物 环境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