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运用(共 25 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写出来 。( 2 分) 迎接晨 曦 ( ),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太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亚细 n( )、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 耀 ( )和沐浴的仪式 。 它赋 y( )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 (摘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解析 :此题考查汉字的读音与书写。 答案: x 腻 yo 予 2.默写。( 8 分) (
2、1)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样过零丁洋) 答案: 留取丹心照汗青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 化作春泥更护花 (3)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答案: 却话巴山夜雨时 (4)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答案: 江春入旧年 (5) ,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北冥有鱼 答案: 怒而飞 (6)君子喻于义, 。(论语里仁) 答案: 小人喻于利 (7)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 (8)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措) 答案: 射天狼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 背诵默写 ,注意平时的积累,别写错
3、别字。 3.名著阅读。( 6 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 ) A.父亲北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摩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 B.保尔在筑路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了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家,但他并没有性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中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C.结婚后,祥子不愿闲着,还想拉车,虎妞一开始坚决不答应,后来得知父亲刘四弃她而去,她的计划全盘落了空,方才答应祥子买辆车位。 D.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替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 , 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
4、到也 , 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D 陈莲河先生开的药引最平常的是“蟋蚌一对”,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答案: D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补写原文中的名号。( 1 分) 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 ,号叫做圣婴大王 。 解析: 此题涉及的作品是西游记,圣婴大王即红孩儿。 答案: 红孩儿 (3)阅读水浒传 /选段,回答问题。( 3 分) 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选回山寨。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不
5、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晁天王此次下山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 分) 文品说“遭这一场”指什么事情?( 1 分) 解析: 此题涉及的作品是水浒传,相关情节是第五十九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要对情节比较熟悉。 答案: 原因:晁天王听说曾头市的史文恭和曾家五虎发誓与山寨势不两立,并要捉尽山寨头领,心中大怒。目的:捉拿史文恭及曾家五虎。晁天王脸中毒箭。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3 分)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 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 ,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为此, 研究人员建议
6、,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 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 在夜深人静时加强时喷雾时间 ,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 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 (1)第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处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3)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4)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 解析: 此题考查病句的识别与修改。第句 不合逻辑。“能否”与“成功的关键”矛 盾;第句成分残缺,
7、“采取”后面应有宾语;第句“加强”和“时间”搭配不当,可改为“加长”或“延长”;第句语序不当,“而且”有递进意味,“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意思更探一层。 答案: (1)“否”或“能否” (2)“水雾” “的方法”“办法”“的措施”等词语 (3)“加强” “加长”“延长”等词语 (4)“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 “风大之时效果差” 5.下列材料都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引发的相关言论,阅读后回答司题。( 6分) 【材料一】小廖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 90 后”大学生,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拼文案、写策划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
8、 , 却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据调查,此现象较为普遍。( 2014 年 8 月 4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 【材料二】“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 、 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不需记忆字形就能打字交流,导致手生。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在学生们用电子笔记、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连篇错宇,常令老师们叫苦不适。”(摘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统尚讲话) 【材料三】中国又字听写大会同期举办的网络活劝“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吸引了 6 亿人次参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个契机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
9、书籍。他建议从古文观止读起,阅读一些在汉语发展史上出过重大 贡献的作家作品,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和积累。 (1)依据材料,说说当下民众在汉字运用与书写上的现状。 ( 2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其需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相关信息概括。 答案: “词汇贫乏”或“词不达意”;“书写能力低”“或提笔忘字”。 (2)依据材料,说说出现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 2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 的 解析。只需对材料二和材辩三中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炼。 答案: “缺乏经典阅读”或“阅读积累不够”;“电子产品的冲击”或 “动手写的少”。 (3)依据材料,请探究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活动的根
10、本目的。 ( 2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综合三则材料,由现象到本质,揣摩举办方的用意。 答案: 唤醒和激发民众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阅读理解(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6 8 题。(共 6 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霁 (j):雨止天晴。 6.请根据诗意,在下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先遣。( 2 分) ( )松径(或松林)( )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从“溪上”“柏林寺”等关键词中得到启发进行作答。 答案: 溪上或船上 柏林寺 7.
11、登高远眺,诗人眼中山色尤为苍翠,试根据第三句分析原因。(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青山霁后云犹在”一句中的“霁”字表明雨后初晴,所以“青山如洗”,“云犹在”写出雨后天空中飘着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显得更加苍翠。 答案: 一是雨后,青山加洗,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更显苍翠。 8.“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还表达了“望者”怎样的情感?(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从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和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望者”内心的愉悦,“雨后初霁”可谓“惊喜”。 答案: “惊喜”或者“惊奇与愉悦”。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 9-12 题。(共
12、13 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公无事,带一书一役,挨村讲乡约,参以时事,民皆乐听,浅直 易从,无窒碍难行者。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且为之咨嗟叹赏曰:“我所不及。”凡获小偷到案,则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为此?”偷曰:“小人为贫所迫耳。”公曰:“是不难。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随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纺花之法。曰:“能,即释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偷愿速释,无不留心学习,数日间,即能为矣。公曰:“此赀本不过数百钱耳,今数日内,循环例换,已赢余
13、若干,除汝饭食外,尚剩有数百钱,汝回去执业。倘再犯,不恕汝也。”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在堂上 纺花一月。三犯,则曰:“是不能改矣。”使二役挟之急行千步,以热醋灌之,一碗饮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则嗽终身不愈,不能作贼矣,仍纺花以没世。 【注释】公:陆稼书:清朝康熙年间曾任嘉定 、 灵寿两县知县。窒碍:阻碍。赀:通“资”。没 (m)世:死。 9.解释下列句中 加 点的词语。( 4 分) (1)以 昭 陛下平明之理: (2)随命仆 市 棉花斤余: (3)间 有犯,则杖而后教之: (4)是 不能改矣: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涉及的同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解答时要
14、联系上下文 , 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答案: (1)“显示”或“表明” (2)买 (3)偶尔 (4)“这”或“这种人”“这人”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句句子的意思。( 4 分) (1)陟罚臧吾,不宜异同。 (2)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 解析 : 此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 (1)关键词“陟罚臧否”“异同”。 (2)关键词“去”“者”。 答案: (1)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 /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 不同 ) 。 (2)小偷哭着离开,改掉偷盗的毛病变好的人很多。 1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陆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江苏省 镇江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