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0 分)。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夏朝到东周时期政权更替的情况。上图年代尺中,是约公元前 2070 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时间,是公元前 1600 年是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时间,是公元前 1046 年是武王建立西周的时间,公元前 770 王东迁洛邑,东周开的时间。故答案选 A。 答案: A 2
2、.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 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内容看,“嬴秦氏,始兼并”是说秦兼并六国,开始统一全国,“迨至隋,一土宇”是说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元灭金,绝宋世”是说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等政权并立的局面,重新统一全国,而宋朝只是结束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周边还有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立,明朝是延续元朝的统一。因此,这则材料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朝
3、代是秦隋元。故答案选 B。 答案: B 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解析:材料提到的四位皇帝都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方面非常有建树,如 :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的兵权,还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清圣祖 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他们的这些做法都加强中央集权,因此,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中央集权制。故答案选 D。 答案
4、: D 4.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 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 )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右图是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图中所在地示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吐蕃,它与唐朝是“和同为一家”的关系;所示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回鹘,原先叫回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所示的少数民族政权是靺鞨族建立的渤海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所示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的南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故答案选 A。 答案: A 5.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
5、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图中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图中第三副天平明显偏向“南”边,说明了此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而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完成南移的,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答案选 C。 答案: C 6.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
6、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主要向我们说明了洋务运动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开辟中国近代化的,材料中的“自强”是洋务运动的前期的口号。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材料也没有涉及五四运动。故答案选 A。 答案: A 7.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
7、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而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列强并没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后。故答案选 C。 答案: C 8.梁启超在纪念某一 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反映梁启 超预测青年由从事文化运动转变为
8、从事有效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五四爱国运动,而义和团运动只是一场农民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兴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故答案选 B。 答案: B 9.下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解析:从图片所示的报纸中文章标题“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可知,从该图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而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1931 年,
9、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这是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幵始的标志是 1937 年七七事变。故答案选 C。 答案: C 10.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 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示意图中的事件均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解放战争期间,可以先排除 A,它们也不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件,因此,它有助于我们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 答案: D 11.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
10、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 A.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上图主要介绍了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 业通过赎买而实行公私合营,我国通过这些做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任务,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它的标题应该为三大改造。而土地改革是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属于土地私有制,材料中的信息也没有反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2.1993 年 4月 1 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
11、城镇居民近 40 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 代”是指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原来实行粮票、油漂供应,主要是因为人民公社时代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发行票据是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而后来取消粮票、油票,实行粮油商私有制 公 有制 农业 手工业 社会主义 制度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赎买 走 合作化道路 品敞开供应,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而向社会主义
12、过渡时代并没有实行票据制度。故答案选 D。 答案: D 1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 1500 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 1500 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 ) A.1500 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1500 年 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1500 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1500 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解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 1500 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主要依据是此时欧洲探险家开 始开辟新航路,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并非 1500 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也不是说 1500 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1500 年前后欧洲才
13、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产阶级也没有确立统治地位。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4.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统计图中英国农业比重迅速下降,工业比重迅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迅速的发展。故答案选 D。 答案: D 15.判断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 ) A.选 项 A B.选 项 B C.选 项 C D.选 项 D 解析:四个选项中, A 项明显错误,因为拿破仑是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因此拿破仑法典出自法国,不是出自英国, 16
14、89 年,英国议会是通过权利法案的。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6.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 按次序对应分别是 ( ) A.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C.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图中的处发生的有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事件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也因此空想变成科学;处应该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成现实;由此推测,处应试
15、填写“一国到多国”。故答案选 C。 答案: C 17.下列关于下图 B 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19 世纪 70 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电 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 B. C. D. 解析:上图实际上是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 A 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有蒸汽机和以蒸汽机做动力机器的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等, B 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有电力产生,以及电话、电报、内燃机和以内燃机做动力机器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问世,石油的幵采等。故答
16、案选 B。 答案: B 18.某初三班举行历史辩论 会,下 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阅读分析能力。我们可以将材料中正方的观点中“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和反方的观点中“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套到四个选项中进行排除,不难发现,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歌应该是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因为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但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保留大
17、量封建残余,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打败了国内外敌人。故 答案选 C。 答案: C 19.托马斯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 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托马斯 弗里德曼的话“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 相连”两个字就已经暗示答案是 A,因为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会快,主要是计算机互联网
18、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获取各个方面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故答案选 A。 答案: A 20.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的是 ( ) A. B. C. D. 解析:图 A 反映的是一战前夕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抗的形势,图 B 反映的二战时期三国轴心形成的史实,图 C 反映了二战后北约和华约两极对抗形势,图 D 反映了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 “一超多强”的局面。 答案: D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 A,错误的填涂 B(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21.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江苏省 苏州市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