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16-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16-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16-3及答案解析.doc(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16-3 及答案解析(总分:12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5,分数:45.00)1.甲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拘留,则应当履行的程序是U /U。 A.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B.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报告 C.立即向所在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D.立即向所在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报告(分数:1.00)A.B.C.D.2.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的程序是 A.上报中央列入
2、朝审复核定案 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 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 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分数:1.00)A.B.C.D.3.下列法律事件中,属于相对事件的是U /U。 A.出生 B.死亡 C.战争 D.地震(分数:1.00)A.B.C.D.4.下列哪项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由国家主席提名决定的? A.国家副主席 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C.国务院总理 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分数:1.00)A.B.C.D.5.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U /U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 A言论自由 B迁徙自由 C公民的人格尊严 D宗教信仰自由(分数:1.00)A.B.C.D.6.区分
3、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依据是U /U。 A.制定主体是否具有特定性 B.是否具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C.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D.是否具有最高效力(分数:1.00)A.B.C.D.7.将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的是U /U A曹魏律 B晋律 C开皇律 D唐律(分数:1.00)A.B.C.D.8.下列哪个机关有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U /U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家主席(分数:1.00)A.B.C.D.9.创立了“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和保障人权等崭新内容的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陕甘宁边区
4、宪法原则 D.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分数:1.00)A.B.C.D.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U /U。 A.批评、建议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D.结社自由(分数:1.00)A.B.C.D.11.汉文帝、汉景帝的刑制改革没有涉及的肉刑是 A.黥 B.斩右趾 C.劓 D.宫(分数:1.00)A.B.C.D.12.关于“人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A.活人的(整个)人身,不能视为法律上之“物” B.权利人不能基于对自己人身的支配权利,而进行违法或有伤风化的行为 C.献血者输出的献血,可以成为法律之上的“物” D.有监护权的父母,为了
5、防止自己精神有问题的儿子出门惹事,无奈将其锁于家中(分数:1.00)A.B.C.D.13.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是U /U。 A.部门规章效力大于地方政府规章 B.部门规章效力小于地方政府规章 C.部门规章效力有时大于、有时小于地方政府规章 D.具有同等效力(分数:1.00)A.B.C.D.14.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正确的是U /U。 A.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 B.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 C.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力形态 D.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分数:1.00)A.B.C.D.15.我国现行宪法明
6、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U /U。 A.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各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数:1.00)A.B.C.D.16.明朝负责复核驳正的机关是U /U 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御史台(分数:1.00)A.B.C.D.17.秦国为了扩大户赋的来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颁布了U /U A.法经 B.分户令 C.连坐法 D.告缗令(分数:1.00)A.B.C.D.18.下列关于英国宪法和宪政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是世界近代宪法的发源地 B.英国的宪法是由宪法性
7、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等组成 C.英国最著名的宪法文件包括改革法、国会法、国民参政法和共同体法等 D.英国宪政制度最终是通过 1688 年“光荣革命”实现的(分数:1.00)A.B.C.D.19.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U /U。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分数:1.00)A.B.C.D.20.在我国,有权决定特赦的国家机关是U /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分数:1.00)A.B.C.D.21.关于法的执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U /U A.执法活动具
8、有主动性与双方面性 B.我国目前的执法主体主要有各级政府、各级人民政府中的职能部门以及法律、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C.执法要遵循合法性原则,同时也要遵循合理性原则 D.执法是我国实现法律的重要途径(分数:1.00)A.B.C.D.22.200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指出,刑法第 410 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分数:1.00)A.B.C.D.23
9、.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U /U。 A.法治要求法律至上,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的效力或与法相冲突,因此法律与道德不可能并举并重 B.法律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不因道德理论、理念、观点、学说的变化而改变 C.道德是衡量良法与恶法的标准,是引导人们进行法律制度、法律秩序建设和改革的指针 D.法律对道德的作用表现在:通过立法,将社会中的道德理念、信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赋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以法律的强制力。因此,如果道德规范不上升为法律规范,将不可能得到遵守(分数:1.00)A.B.C.D.24.下列关于我国选民登记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我国的选
10、民登记采用“一次登记,长期有效”的原则 B.对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仍应列入选民名单 C.对迁出原选区的选民,仍应列入选民名单 D.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因此应当列入选民名单(分数:1.00)A.B.C.D.25.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U /U A.法是一种意志的体现 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 D.所有的法律都不可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某些利益和愿望(分数:1.00)A.B.C.D.26.清末所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其渊源是U /U A.日本帝国宪法 B.德国宪法 C.美国宪法 D.法国宪法(分数:1.00)A.B.C.D.27.中央和地方的
11、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 )的原则。 A.中央的主动性、地方的积极性 B.中央的主动性、积极性 C.地方的主动性、中央的积极性 D.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分数:1.00)A.B.C.D.28.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法律依据是U /U。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分数:1.00)A.B.C.D.29.案件经过秋审以后,发现案件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减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以待下次秋审的是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祀(分数:1.00)A.B.C.D.30.国家对非
12、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A.引导、监督和管理 B.引导、监督和帮助 C.鼓励、支持和引导 D.鼓励、支持和监督(分数:1.00)A.B.C.D.31.宪政的根本目的是U /U。 A.制定一部好的宪法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实行成文宪法制 D.保障经济制度(分数:1.00)A.B.C.D.32.下列关于我国选民登记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我国的选民登记采用“一次登记,长期有效”的原则 B.对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仍应列入选民名单 C.对迁出原选区的选民,仍应列入选民名单 D.精神病患者享有选举权,因此应当列入选民名单(分数:1.00)A.B.C.D.33.根据我国 2004 年宪法修正案的规
13、定,下列关于国家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B.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分数:1.00)A.B.C.D.34.不属于中华民国民法债编内容的是U /U。 A.商行为 B.商业登记 C.商法总则 D.各种之债(分数:1.00)A.B.C.D.35.某甲的出生或者死亡在法理学上属于U /U。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事实行为 D.意志行为(分数:1.00)A.B.C.D.36.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14、委员,由院长提请U /U任免。 A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数:1.00)A.B.C.D.37.引进保安处分制度的刑法典是U /U。 A.大清新刑律 B.暂行新刑律 C.中华民国刑法(1928 年) D.中华民国刑法(1935 年)(分数:1.00)A.B.C.D.38.麟趾格出现于U /U A.北魏 B.西魏 C.东魏 D.北齐(分数:1.00)A.B.C.D.39.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没收财产是民事制裁的方式之一 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 C.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 D.拘留属于刑事
15、制裁(分数:1.00)A.B.C.D.40.从树立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来看,宪法的U /U方式需要严格限制。 A.全面修改 B.部分修改 C.无形修改 D.宪法修正案(分数:1.00)A.B.C.D.41.下列哪一机关不能制定地方性法规?U /U A.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分数:1.00)A.B.C.D.42.我国宪法规定,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职权属于 A.中央军事委员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分数:1.00)A.B.C.D.43.下面有关说法
16、不符合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的是U /U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各级财政开支 B.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人大,由人大常委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C.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D.选举的程序主要包括划分选区、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投票选举、公布选举结果(分数:1.00)A.B.C.D.44.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前朝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刑部 D.御史台(分数:1.00)A.B.C.D.4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句话说明了U /U。 A.法
17、的阶级性 B.法的继承性 C.法的不确定性 D.法的局限性(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6.00)46.对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U /U。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多数通过 B.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3/5 以上多数通过 C.由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2/3 以上多数通过 D.由 1/10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3/5 以上多数通过(分数:2.00)A.B.C.D.47.目前我国的执法主体主要有U /U
18、A.各级政府 B.各级人民政府中的职能部门 C.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 D.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分数:2.00)A.B.C.D.48.关于法与道德的共同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U /U 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 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 C.法律和道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不断变化的 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分数:2.00)A.B.C.D.4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体制分为普通法院体系和特别法院体系,其中包括一下审判组织U /U A.高等法院 B.地方法院 C.最高法院 D.特种刑事法庭(分数:2.00)A.B.C.D.
19、50.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哪些不属于法的要素中的法律规则?U /U A.刑法第 216 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B.宪法第 26 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C.刑法第 94 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D.民法通则第 7 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分数:2.00)A.B.C.D.5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产生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民
20、主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C.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的效率 D.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能够使国家权力受到更有力的约束和监督,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分数:2.00)A.B.C.D.52.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包括U /U。 A.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B.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C.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D.解释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分数:2.00)A.B.C.D.5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劳动权包括U /U。 A.国家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条件 B.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改善劳动条件 C.国家保证为劳动者
21、提供就业岗位 D.国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分数:2.00)A.B.C.D.54.下面有关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说法正确的是U /U A.到 2004 年 3 月,全国人大对现行宪法的修正先后进行四次。 B.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是在 1988 年宪法修正案中。 C.不得出租土地的规定是在 1982 年宪法未修正前时的规定。 D.1988 年对 1982 年宪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并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分数:2.00)A.B.C.D.55.下面关于我国国家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联考 综合 法学 16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