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 ) A.1968 年,嬉皮士裹着军绿色亮相时,体现的是他们与权力之间的矛盾与 角 (jio)力。 2015年,你穿着军绿色上衣去吃饭,也传达出一种矛盾,但与军事毫无瓜 葛 (g)。 B.在进口大片裹胁美式价值观横扫票房,“三观”可疑、剧情狗血的滥片横行无忌的 节 (ji)骨眼上,智取威虎山借隐喻式的结尾完成了本土英雄对舶来英雄的价值超越。 C.甲午战争的年代,中国还是一个旧式的王朝帝国。落后于时代和世界,失察于侵略者的野心和能量,以被腐败掏空的躯 壳 (qio
2、)去进行抗争,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D.从收受千万元好处费的“村官”,到挪用上亿元资金的村会计,“小官巨腐”的 症 (zhng)结就在于权力集中、缺乏监管,并警示我们“蚁害”不可小 觑 (q)。 解析 : A 项,“角力”的“角”,为多音字,作“较量,竞争”之意时,应读 ju; B 项,“裹胁”为同音异形字,应为“裹挟”; D 项,“症结”的“症”,为多音字,作“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之意时,应读 zhng。故选 C。 答案 : C 2.下列各组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希拉里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讲、销售她新出版的回忆录,“吸金”“吸睛”的同时也磨炼了公关能力,实现了新一轮竞选的“软启动
3、”。 B.英国财政大臣乔治 奥斯本把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称为“一场革命”,是“ 100 年来英国最大的养老金改革。” C.面对无处不 在、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子屏幕,人们更多的担忧是,长此以往,自己的视力和眼部健康是否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 D.“五月的鲜花 我们的中国梦”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我台将于今晚重播五月的鲜花这台晚会。 解析 : A 项,“演讲”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B 项,句号应在引号外; C 项,问号改为句号。故选 D。 答案 : D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按照税率法定原则,政府遭遇紧急情况时希望调整税率,只要突破法律的 _,
4、就必须提请全国人大决定。 (2)在北京偷挖 18 米地下室致道路塌陷的人大代表李宝俊却是“违建提案”的 _人,真是莫大讽刺。 (3)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逝世,各种悼念文章刷屏。其实他一生中最闪耀的时刻, _都可以在人民日报上找到踪迹。 A.授权 附议 几乎 B.授权 复议 简直 C.受权 附议 简直 D.受权 复议 几乎 解析 :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指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附议”指同意别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 。“复议”一是指对已作决定的事作再一次的讨论;二是法律用语。“几乎”表示客观,“简直”表示主观,程度比“几乎”高。
5、故选 A。 答案 :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抗战剧猎豹中,面对苏联已攻占德国柏林,日寇关东军头目河野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 指日可待 ,我们必须用细菌武器对付苏联。” B.流行文化 泥沙俱下 ,总有真金子,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如宋词在其繁盛的时代,却被文学家们认为“词为小道”,如今与唐诗双峰并峙。 C.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大卸八块”为干瘪的“知识点”,令人因 目无全牛 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 D.遍寻文明史,国家阅读风气的兴衰总与其文明程度 休戚相关 。凡读书蔚然成风之时,也必为思想活跃、文明进步、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世。
6、 解析 : A.色彩不当,“指日可待”用于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物或愿望; C.望文生义,“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D.对象不当。“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故选 B。 答案 : B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对剧毒、高毒农药是“全面禁止”还是“逐步淘汰”,究竟怎样规定更符合公共利益,更有利于社会秩序规范,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现实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一些地方出台“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养犬管理条例等等,林林总总,但落 到实处的很少。 C.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体味“高远境界”“
7、责任使命”“大气格局”,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D.2015 年“审虎月”的到来彰显了党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意味着依法反腐绝不是走 过场,绝不是一阵风。 解析: A 项“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表意不明,应该指出是针对哪一种的回答。 B 项结构混乱,在“出台”后加上“的”。 C 项成分残缺,在“ 大气格局 ”后加上“的内涵” 答案 : D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山水画的意境 从我国绘画史上看,历唐以后,从五代至宋、元,山水画高度发展,画论也相应地开始触及山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一节中
8、,曾有关于“意”的说法,但没有涉及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日趋形成。杰出的山水画家郭熙,在山水画的创作和鉴赏中,开始具体地阐发了“意”这一概念,并说“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可以看出郭熙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问题。元代山水画,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但在画论中都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意境”的 概念。至明代笪有光,才在其所撰的画筌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他不仅发展了荆浩的“真景”说而提出“实境”、“真境”、“神境”论,而且还对郭熙所触及到的“意”与“境”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发挥,已经论述到山水画“境”范畴的一些问题
9、。可以说,山水画意境说,是从笪有光开始正式提出。以后明、清两代画论中,对意境范畴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阐发,构成了我国古典山水画论中的意境理论。 意境是所有艺术作品共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动与静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都要彰显意境;意 境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目的,是艺术在立体方面 的延伸,也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元代山水画“四大家”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他们似乎更多的继承了唐宋的传统,虽说风格不同,但就意境表现的主要倾向来说,则是一致的;在融汇富有个性和情致的笔墨与物象上,更多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就是典型的代表。把时间的坐标定格在明代,文徵
10、明、沈周仍是元四家正续,唐寅、仇英虽然取法宋画,但整体意境倾向,也趋于主观。从明末的董其昌到清代的“四王”,包括极富创造性的朱耷、石涛等仍趋于这种类型。 纵观历代名作,留白成了创建意境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文人画在意境层面上的另一个升华。创造画之意境的手法有很多,运用这些手法之目的,是为了加强空间境想的感染力。留白就是造成这种感染力的手段之一,它留给观者再创造的空间。宋代的扇画中空白几乎占了画面的一半以上。如秋林水鸟岩关古寺,前者画的水畔一角,既没画水,也没有交待对崖,作者画的是山岫一隅,既没有画远山,也没画云雾,但使观画者并不感到缺少什么,反而能产生远远超出画面的联想。画是空间艺术,在动态和静
11、态的描绘中多以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一直在生着,动着,在谐和 而有规律的状态中活动着,使画面产生美学上的价值和观赏性。留白成了山水画的一种特殊语言,山水画在平远、深远、高远的空间建构中,不自觉的使留白成了创设趣味和意境的重要元素。 6.下面对文中山水画的“意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意境就是意与象的关系问题,是其二者的高度统一。 B.意境一词在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的画论中首次出现。 C.意境在元代山水画中主要体现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 D.意境在明、清两代的画论中得到进一步阐发,形成理论。 解析: A 项,“意境就是意与象的关系问题,是其二者的高度统一”于 文无据; B 项,表述不正确
12、,原文“至明代笪有光,才在其所撰的画筌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 C项,表述不正确,原文“元代山水画,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但在画论中都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故选 D。 答案 : D 7.下面对艺术作品中“意境”所起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有的艺术类作品无一例外都需要意境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B.意境是艺术作品吸引观众的重要表现,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C.元、明、清三代的山水画家在对意境的追求方面并不完全一致。 D.富 春山居图中彰显的主观意识就是画家在意境追求上的体现。 解析: B 项,理解错误,原文是“意境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目的
13、,是艺术在立体方面的延伸,”;C 项,“”表述不正确,原文“但就意境表现的主要倾向来说,则是一致的”; D 项,“画家在意境追求上的体现”理解不正确,于文无据。故选 A。 答案 : A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熙具体阐发了“意”,而笪有光则进一步论述了“境”,从而正式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说。 B.画是空间艺术,自古至今的画家们对意境的追求成为了绘画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C.留白是山水画家增强自己画作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它给观赏者以无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D.本文阐述山水画意境理论产生的过程,画家对意境的追求以及达成这种意境的重要途径。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
14、的能力。 B 项,“自古至今的画家们对意境的追求成为了绘画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的理解不正确,于文无据。故选 B。 答案 : B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
15、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段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 ,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 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16、 。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 阳 阳:水的北面 B.舟车冠盖之 冲 冲:行驶 C.处者皆有节士廉 退 之行 退:谦让 D.盖其先君子之 泽 也 泽:遗风 解析: 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 , B 项,冲:要冲,交通要道。 答案 : B
17、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中 因 汴之余浸,以为陂池 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 其 木皆十围,岸谷隐然 其 孰能讥之乎 C.所以为其子孙 之 计虑者远 且 周 穷 且 益坚,不坠青云 之 志 D. 以 与其子孙游 夫夷 以 近,则游者众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A 项,介词,凭借、依靠。 B 项,代词,那些;副词,表反诘,难道。 C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D 项,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并列。故选 A。 答案 : A 11.全都符合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 ( ) 陂田苍莽,行者倦 椅桐桧柏,
18、有山林之气 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 果蔬可以饱邻里 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A. B. C. D. 解析: A 项,“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意思是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所以应该抓住“隐居”和“养家”来作答。句是说行人的,句是说行走的路线和时间,这两句都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 A 答案 : 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它前面记游,后面议理,借题发挥,借事议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B.文章开头详细地描述了张氏园亭的地理位置、环境风貌、景物构筑、物产养殖等,突出“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19、”。 C.苏轼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不仕”固 然可以全身修性,但是没有尽到对君王、社稷的责任和义务。 D.苏轼从张氏园亭得到启发,认为一个人不能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之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田终老。 解析: D 项,“认为一个人不能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之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田终老”有误,从原文“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佳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可以看出,作者对张氏子孙的出仕与隐退都是赞赏的,题中只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因此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 : D 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0 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 分) 凡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山东省 济南市 第二次 模拟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