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宁夏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5年宁夏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宁夏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 年宁夏市中考真题语文 考试时间 150 分钟,全卷总分 120 分 一、积累 (40 分 ) 1.默写。( 16 分) 求之不得, 。(关雎) 答案:寤寐思服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无为在歧路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答案:会当凌绝顶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惶恐滩头说惶恐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答案:烟笼寒水月笼沙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言独上西楼,
2、月如钩。 。(李煜 相见欢) 答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答案:长烟落日孤城闭 (11)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答案:宫阕万间都散了土 (12)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 也) 答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3)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案:阡陌交通 (14)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答案:亭亭净植 (15)龚自 珍在 己 亥杂诗 中 借花 自喻, 表达 对理 想和 信念执 著追 求的 诗句是“ ,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依据所给信息填空。( 4
3、 分) 他从眉山走向中原,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一生“历经八州”,在被贬黄州时,自称“闲人”。“他”是 ,“其词”特点是 。 解析:本题抓住文字信息“北宋”“唐宋八大家”“豪放一派”“被贬黄州”即可知道 是 苏轼,根据知识积累所学即可判断其词风的特点为“豪放”。 答案:苏轼 如选择下面一个要点作答即可, 内容方面:题材广阔、豪放、雄浑多表达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写法方面 : 普用比兴、夸张、象征等手法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3.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 4 分) ( ) 然一体 出类拔 ( ) 有条不 ( ) 痛心疾 ( ) 解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
4、熟语),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浑 萃 紊 首 4.下面字谜是哪些字?请选取其中的两个作答。 (4 分 )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木偶。 金木水火 半耕半读。 解析:分析每条谜面中的文字,可将文字化为图形意义或用拆分法来理解,如第一题,根据“冬时短,夏时长”来判断说的是“一日”之时,再联系前句“画时圆,写时方”理解此事物画出来是圆的,写出来是方的,即“日”,其他各题以此类推。 答案:日 林 坎 讲 5.将备选的三个词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3 分) 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熏陶、浸润的过程,是通过 ( )、 ( )、 ( )实现的,不能
5、指望通过“短平快”的万式立竿见影,必须有打“持 久战”的思想准备,没有良好的家风是不可能的。 潜移默化 言传身教 耳濡目染 解析:本题首先了解三个词语的含义,再根据语境了解教育“熏陶、浸润”过程。“耳濡目染”是指客观上环境自然而然的影响,也是教育最初阶段;“言传身教”是指主观上主动性的进行教育,这是教育的第二阶段,“潜移默化”这是指教育的结果,所以答案为。 答案: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 2 分 ) 本报讯 中国人百米跑进 10 秒大关!这不仅 是中国人,也是黄种人第一次在 10 秒内跑完百米!北京时间 5月 31 日凌晨,在美国尤 金举行的 2015 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
6、子 100 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 9秒 99 的成绩获得季军。苏炳添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10 秒大关的黄种人,同时也打破了张培萌保持了两年的 10 秒的全国纪录。苏炳添是继“飞人”刘翔之后中国田径史上的又一面新旗帜。 解析:新闻的标题要突出主要事件。本段文字提到如几个人物,根据人名出现的频率即可知本文主要是介绍“苏炳添”的,抓住其主要事件即“炳添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 10 秒大关的黄种人”拟标题即可。 答案:示例 : 中国“新飞人”苏炳添创造黄种人百米历史 7.依据下面所给的两个信息,介绍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3 分) 龙舟 粽子 解析:本题根据两词即可知是端午节。注意要介绍时,“ 5 月
7、 5”要交代是农历,不能直接写成“五月五日”,说明此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即可。 答案:要点 : 农历 5 月 5 端午节 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语意连贯完整 8.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4 分 ) 过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1 分) 答案:孝、敬老、幸福、和谐等 ( 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 分) 答案:要点 : 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 解析:图画中的内容非常清楚,爸爸给爷爷洗脚,儿子给爸爸擦汗,爸爸孝敬的行为影响了儿子,从“孝”“爱”的传递这一点来定主题即可。发挥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图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表现这一家温馨的生活画面。
8、 二、阅读( 40 分) (一)( 16 分)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4 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 乎? 舜 发 于畎亩之中。 苔痕 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 予观夫巴陵胜 状 ,在洞庭一湖。 解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同“悦”,愉快,高兴 起 (指被任用 ) 长到 (长上 ) 景色 10.翻译。 (6 分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解析: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第一次击鼓 (能够 )振作 (士兵的 )勇气,第二次 (击鼓 )(勇气 )就衰落了,第三次 (击鼓 )(勇气 )就全泄尽了。几个月之后,有
9、时候偶尔有人来进谏。春冬时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映出了 (山石林木的 )倒影。 11.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句诗。( 2 分) 解析:本题根据全诗内容,说明诗句写了什么内容,判断诗句的写作手法即对偶,评价其句式的工整,抓住“情”“绿”两字说明诗人突出了所见景物的特点,令人遐想,评价其语言的简练。 答案:内容:点题 , 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 :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交代了诗人客路行舟的美景;与尾联相呼应。 12.说说小石潭记“漳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空游”的表达效果。( 2分) 解析:仔细回顾小石潭记的内容,理解作者
10、所鱼的“空游”之“空”的意思,即没有“依托”。而此句所在的文段是写水的,此由可理解作者表现潭中拟“无水”,以此来突出水清的特点。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水之清,又写鱼之态 ; “空游”写出了潭水清澈见底、空灵透明的特征。 13.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句话中“醉 ”和“乐”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 ? (2 分 ) 解析:醉翁亭记是所学古文,“醉与乐”的关系是学习中的重点问题,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说明“醉”是作者心中“乐”的表现,“ 乐”是作者“醉”的原因。 答案:“醉”是“乐”的表现,“乐”是“醉”的实质 ; 本文“醉”与“乐”到此统一,水到渠成,有画龙
11、点晴之妙。 ( 意思接近即可 ) (二)( 10 分) 善于倾听 人际交往中,我们最怕也最无奈的就是被人误解,而我们常常也会误解别人。要不怕误解,就要学会交流,要学会交流首先就要学会倾听。 有一位母亲非常生儿子的气,向同事诉苦说:“我实在是不了解他,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 !”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问题。 这位母亲说“我实在不了解他”,那“不了解”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太不听我的话了”。我们想要了解孩子,就要去听孩子说话。认真去听,就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希望什么,埋怨什么。这位母亲却反过来去做,要了解孩子,却不去听他的,而是要他听她的,她当然不会了解孩子。 所以
12、说,我们要了解别人,善于倾听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有人说,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善于倾听对我们做什么工作都有帮助。 曾有研究人员对同一批受过训练的 保险推销员进行研究。因为这批推销员接受了同样的培训,业绩却差异很大。研究人员取其中业绩最好的 10%和最差的 10%对比,研究他们每次推销时自己开口讲多长时间。研究结果很有意思:业绩最差的那一部分,每次推销说的话累计为 30 分钟;而业绩最好的 10%,每次累计只说 12 分钟。 很显然,说得少,自然听得多。听得多,对顾客的各种情况、疑惑、内心想法自然了解得多,就会采取相应措施,结果业绩自然优秀。
13、 善于倾听,还能使你有好人缘。 为什么?因为一般人喜欢讲,不善于听。因此,他喜欢讲,你善于听,那 当然是一种绝配。 美国最有影响的人生导师卡耐基,有一次到一个著名植物学家家里做客,整个晚上植物学家都津津有味地给卡耐基讲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而卡耐基呢?听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像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中间只是偶尔忍不住问一两句。没想到,半夜离开时,植物学家紧握着卡耐基的手,兴奋地对卡耐基:“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谈话专家。” 卡耐基一个晚上根本就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听,却居然获得了“最好的谈话专家”的美誉! (文周士渊 有删改) 14.本文第段是如何引题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解析:议论
14、文开头引出话题不外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摆事实现象,列举事例,讲故事引出话题,一种是发表议论引出话题,本文开头“人际交往中,我们最怕也最无奈的就是被人误解”是属于后一种,这种写法便于直接引入话题,开门见山地明确议论的中心问题。 答案:由人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引出议论的话题;点明了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15.请以第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2 分 ) 解析:从议论文来说,语言的特点有“生动形象”、“朴素自然”“通俗易懂”、“典雅含蓄”等。本段中用问答的形式,似乎在拉家常,语言一读就懂,所以其特点是“朴素自然”“通俗易懂”。 答案:第段以设问 (自问自答 )的形式,以通俗的语言进行说理,使人容易接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宁夏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