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5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甲骨文、隶书 B.甲骨文、金文 C.金文、篆书 D.金文、隶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汉字演变的顺序。汉字演变的顺序为甲骨文(商朝)、金文(商周)、大篆(西周)、 小篆(秦朝)、隶书(秦朝)、楷书(汉朝)、草书(魏晋)、行书(魏晋)。因此本题四种汉字字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甲骨文,最后出现的是隶书。故答案选 A。 答案: A 2.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
2、述,不正确的是( )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 古代文化。四个选项中, B 选项明显错误,佛教是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不是西汉初年传入。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解答时要注意,是选不正确的,不是正确的。故答案选 B。 答案: B 3.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 A.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B.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 C.为屈原遗作 中
3、爱国志向所感叹 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这句话说明了司马迁在读屈原的诗作之后,被屈原的爱国志向所感叹。故答案选 C。 答案: C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赞颂的下图人物的功绩是( ) A.抗击“洋枪队” B.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 C.设立新疆行省 D.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识图能力。图片中的人物是左宗棠,题文中的诗赞颂了他收复新疆、开发新疆的丰功伟绩。故答案选 B。 答案: B 5.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 1905 年的是( )
4、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知识迁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 我们可知,香港岛早在 1842 年就已经割让给英国,截至 1905 年,中国政府并未收回香港主权,当然还是英国管辖;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有 可能,因为早在 1895 年,依据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开放重庆、苏州、沙市等地为通商口岸,并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依据利益均沾原则,其他列强同样享有该权益;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有可能,因为早在 1901 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沾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
5、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居住不可能,因为 1901 年辛丑条约就已经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了。故答案选 D。 答案: D 6.陈凯将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其正 确的顺序应是( ) 五 四运动 辛亥革命 西藏和平解放 红军长征 重庆谈判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几个重大历史事件中,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辛亥革命发生于 1911 年,西藏和平解放发生于 1951 年,红军长征发生于 1934 年,重庆谈判发生于 1945 年。故答案选 B。 答案: B 7
6、.1985 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 1992 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史实。 1992 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选 C。 答案: C 8.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
7、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 D.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实就是保障人民参政议政,因此,它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故答案选 C。 答案: D 9.从下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航线是哥伦布开辟的 航线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迅速繁荣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
8、史实。图中航线是迪亚士的航线;航线是达伽马通往印度的航线;航线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航线,它证明了地圆学说;航线是哥伦布开辟的通往美洲的航线;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新航路开辟并没有促进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0.托洛斯基( 1842 年 1889 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 A.在法律上成 为“自由人” 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参加十月革命 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给出俄国
9、农奴出身的托洛斯基生活的时间是 1842 年 -1889 年,在此期间,俄国于 1861 进行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并非无偿得到份地,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 1942 年,因此托洛斯基不可能参加这两次活动。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1.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 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
10、逐步扩大 C.法德关系的和解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题文中那人的话中法德两国原来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比喻法德两国原来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一直发生冲突。后来,它们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主要是因为欧洲 实现了经济一体化,法德两国同属欧盟成员国,命运已经捆绑在一起。因此,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故答案选 D。 答案: D 12.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珍珠港事件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古巴导弹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 B. C. D
11、. 解析:四组关系中,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確立, 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国对日宣战,在美、英、苏、中的发起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之后,二者没有直接联系,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故答案选 C。 答案: 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 13.中日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近代日本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3 分 ) 材料一: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 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 的危害? ( 2
12、 分) (2)根据资阳市 2015 年开展深化课改实验的要求,历史教师唐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导学案的部分内容,如果你是唐老师学生,请将此导学案填充完整。( 3 分) 九一八事变 背景: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国民党发动内战,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趁之机 。 过程 :时间 _年 借口: _事件 结果:占领沈阳后,日军陆续侵占 _。 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材料二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幅图 片 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指挥作战 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李宗仁 指挥) (3)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特点。( 2 分)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 表 战争爆发时 1942 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四川省 资阳市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