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3年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3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3年及答案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2003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专业术语解释/B(总题数:8,分数:160.00)1.产生式系统(分数:20.00)_2.精致或精加工(分数:20.00)_组织_图式_5.命题网络(分数:20.00)_6.学习层级(分数:20.00)_7.问题空间(分数:20.00)_8.任务分析(分数:20.00)_二、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140.00)9.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在专家新手的比较研究中所得出的若干发现,分析; (1)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以及(2)各类知识的相互作用。(分数:35.00)_10.当今在我国的教育界对创
2、新和创造性行为的培养呼声极高,有些人也希望通过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达到这一目标。根据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在 (1)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以及(2)传授一般的推理策略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有希望的途径。(分数:35.00)_11.描述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的心理机制,并就学习与认知领域中的学习的区别及困难程度提出您的见解。(分数:35.00)_12.描述动作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并就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提出您的见解。(分数:35.00)_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2003 年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专业术语解释/B(总题数:8,分数:160.00
3、)1.产生式系统(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有些任务需要完成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经过练习,简单的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统。2.精致或精加工(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精加工(elaboration)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记忆术是典型的利用精加工的技术。组织_正确答案:()解析:组织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图式_正确答案:()解析:图式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4、人之所以能识别某种事物或事件,是因为通过学习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人脑中贮存了该事物或事件的图式。图式是人脑对事物或事件一般特征的概括,贮存于人脑的长时记忆中。5.命题网络(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任何两个命题,如果它们具有共同成分,则可以通过这种共同成分而使之彼此联系起来,许多彼此联系的命题组成了命题网络。6.学习层级(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学习层级理论,即高级规则的学习以简单规则的学习为前提,简单规则的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前提,概念学习以辨别学习为前提。7.问题空间(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问题解决者对问题客观陈述的理解,
5、通常由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认知操作三种成分构成。8.任务分析(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任务分析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设计技术。它是随着心理学研究发展而发展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一般认为,任务分析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做如下几项工作:第一,通过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二,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第三,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的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也就是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第四,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在教学设计中,设置教学目标与分析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这两件事是难以分开的。因为一节课的目标达到以后,该目标
6、便成了下一节课的起点,下一节课的目标则是更长远一些目标的子目标。因此,也有人把任务分析称为目标分析。二、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140.00)9.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在专家新手的比较研究中所得出的若干发现,分析; (1)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以及(2)各类知识的相互作用。(分数:35.00)_正确答案:()解析:(1)专家所体现的优势可以用他们头脑中的三类知识来进行解释,这三类知识是:观念性理解(陈述性知识),是个体理解问题和对其进行深层表征的基础,又为策略性知识的运行提供帮助性信息。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程序性知识),主要指自动化的基本技能,具体负责填充问题空间,缩小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
7、态之间的差距。认知策略,负责对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和对执行解决计划进行监督。 (2)正是这三类知识及其互动使专家在解决问题时高人一等,三者的互动表现为;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互动。前者是后者习得的基础,后者的获得又能提高前者的掌握程度。 陈述性知识和认知策略的互动。前者为后者的运用提供条件,后者提高前者的掌握效率。 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的互动。前者是后者的工具,能够不占用短时记忆空间从而为后者提供平台,后者是前者的目的。10.当今在我国的教育界对创新和创造性行为的培养呼声极高,有些人也希望通过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达到这一目标。根据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在 (1)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以及(
8、2)传授一般的推理策略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有希望的途径。(分数:35.00)_正确答案:()解析:(1)一般问题解决策略也称为“弱方法”,是一般领域中受控制的程序性知识,具体有手段目的分析、逆推法和类比法等;一般的推理策略主要指形式逻辑的演绎和归纳推理。早期的认知心理学家企图通过传授这两类知识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实验的结果令人失望,关键是学生不能将这些策略应用到以后类似的途径中去。 (2)要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牢固把握特定领域的知识。 首先,扩展学生在此领域的陈述性知识方面拥有一个更大的命题网络,拥有一组更精致的图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 心理学 200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