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6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历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陕西省中考真题历史 第卷(选择题 共 36 分 ) 1.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制度或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 A. B. C. D. 解析:从图 1 看出,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图 4 是统一文字,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令统一使用小篆作为规范字体 。 故选 A。 答案: D 2.下 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 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 ) A.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C.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2、D.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的冲击下不断瓦解,故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都压制民族企业,故对应的是民族企业;民族企业是受外资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诱导而产生的,并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对应的是外资企业,对应的是洋务企业。故 A 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答案: A 3.1918 年 11 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这说明 ( ) 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 B.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 C.
3、“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 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解析:题目给出的题目为 1918 年 11 月,当时五四运动还没有爆发,而马克思主义只是刚刚传入中国并没有成为思想主流,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与题干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没有直接关系,这个口号能很快风靡全国主要说明依靠工人阶级发动革命取得胜利的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 。 故选 B。 答案: B 4.下 图是新航路开辟时的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 远航的中世纪帆船。据图可知,此航海家 ( ) A.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西洋的愿望 B.是“新大陆”最
4、早的发现者 C.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 D.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解析: 本题 主要 考查 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 。 题干的“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是解题的关键,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说明这位航海家相信地圆学说,从而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ABC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中国和苏联(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过巨大成就。据此回答 5-6 题 5.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增长速度比重变化 行业 1953-1957 年平均增长速度( %) 1953 年农轻重比例(
5、%) 1957 年重比例( %)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 B. C. D. 解析: “从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图表”可以看出,重工业在 1953-1957 年间平均增长速度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农业和轻工业在 1953-1957 年间平均增长速度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 1953 年 -1957 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
6、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和重工业得到了 优先发展符合对图表的认识 。 故选 B。 答案: B 6.由下 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 ( )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解析:从图中看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可知当时苏联处于“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1928 年 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到 1937 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据欧洲
7、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 故选 C。 答案: C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4 分 ) 7.( 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房玄龄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故尚书云: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又孔子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直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 唐太宗曰: “ 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 ” 材料三 (康熙)为了化解当时最突出的满汉对峙问题一方面 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纂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则大兴文字狱 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
8、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摘编自欧洲时报 周末特刊( 2003 年 8 月 23 日)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 的活跃局面;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断发展,后世一些统治者也层提出类似主张,如教材引用唐太宗之言: ( 1分)。从西汉昭帝到清康熙帝,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规格不断提高。这表明儒家思想的 ( 1 分)得到不断强化。( 3 分)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小题计分) 材料二中房玄龄的观点是什么?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分) 依据材料 三,归纳康熙帝的治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分) 我选
9、做:( ) (3)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儒学经典名句。两千多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今天仍有其价值。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分) 解析: (1)孔子、孟子所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飞速发展,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思想文化领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 教材中唐太宗之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借喻统治者对百姓的依存关系 。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 。 从西 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 这一现象表明儒
10、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 (2)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材料二的“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故尚书云: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可以归纳出房玄龄的观点是重视吏治,认为官吏的公平正直是治国之要道。房玄龄的观点影响是:房玄龄的思想被唐太宗接受,对贞观之治的吏治清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析材料三的饿“一方面 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纂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则大兴文字狱 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可以概括出康熙帝的 举措: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与统治制度,招抚网络汉族文人;大兴文字狱,镇压汉族知
11、识分子的反抗;礼法并用,用法律等约束人们的思想言行。 他这样做的 原因: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化解满汉民族对立;汉族统治制度和儒家理学思想先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儒家思想 的 认识 。 两千多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在今天仍 有其价值。儒家的自身原因: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强调社会稳定和谐、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人才不断涌现,学术传承延续。社会原因: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政府提倡与鼓励;官学、私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广大民众追求和信奉。 答案: 百家争鸣( 1 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 分);正统地位( 1 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陕西省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