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GCT(语文)3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GCT(语文)3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GCT(语文)30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CT(语文)30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1.00)A.四川蓝剑队在外援杰胜的率领下,险胜广东宏远队,表现还算 差强人意B.眼看到手的胜利却被李昌镐“翻了盘“,马晓春的 功败垂成 既令人叹息也发人深思C.语文考试能得高分的学生大都思维敏捷, 博闻强识 ,并且综合能力较强D.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 毫发不爽 ,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2.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_(分数:1.00)A.尚书B.春秋C.诗经D.论语3.黄花岗起义的直接指挥者是_(分数:1.00)A.孙中山B
2、.黄兴C.蒲殿俊D.熊柬坤4.八旗制度与其他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不同点是_(分数:1.00)A.职能B.所起作用C.实施的民族D.实施的时间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自于_(分数:1.00)A.诸葛亮的出师表B.欧阳修的伶官传序C.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D.苏轼的柳氏二外甥求笔迹6.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分数:1.00)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
3、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分数:1.00)A.马 驹 拘 圃 狗 尾续貂 苟 延残喘B.疏 浚 黢 黑 逡 巡不前 怙恶不 悛C.芳 菲 扉 页 成绩 斐 然 雨雪 霏 霏D.澄 沙 澄 碧 江 澄 如练 澄 清事实8.下面的诗词名句,如果依照寒冷难耐、美酒佳肴、忧愁无尽、酒宴送行的次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分数:1.00)A.B.C.D.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1.00)A.悼(dao)唁够呛(qiang)栋(dong)梁感激涕(ti)零B.犷(guang)悍宫闱(wei)脉(mai)搏参(can)差不齐C.嗔(zhen)怒圭(gui)臬佞(ning)笑槁(gao
4、)木死灰D.皈(gui)依乘(chang)客骸(hai)骨命途乖舛(chuan)10.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1.00)A.言路(向政府提出批评建议的途经)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言谈(说话,也指说话的内容和态度)畅所欲言(痛痛快快说出想说的话)B.学者(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学业(学习的功课和成绩)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本领)C.漫游(缓缓地走,慢慢地游)漫无边际(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散漫(随随便便,不守纪律)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D.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好的评价)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讲得通)名堂(道理,内容)莫名其妙(无人
5、能理解其中的奥妙)11.“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地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是_(分数:1.00)A.报纸转载其他报刊上刊登的文章B.甲为撰写博士论文,复印乙已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C.某辅导班因市场上没有某教材,为学生复印该教材 30 份D.某人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内容,没有注明出处12.下列词语均出自诗经,其中_不适用于婚姻方面(分数:1.00)A.与子同祀B.之子于归C.宜其室家D.其叶榛榛13.“印者,信也”从印章问世时起,就是作为一种_的工具(分数:1.00)A.封存物品B.递送物件
6、C.信用凭证D.办理结算14.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分数:1.00)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地方各级法院D.地方各级检察院15.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_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25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分数:1.00)A.重阳B.七夕C.中秋D.元宵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6.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知名诗人*(分数:1.00)A.李白B.张养浩C.杜甫D.张若虚17.下列选项中 -|_|-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分数:1.00)
7、A.国务院B.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C.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18.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分数:1.00)A.虽然但是;要是就B.因为所以;要是就C.虽然但是;即使也D.因为所以;即使也1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句诗,出自文天祥的*(分数:1.00)A.指南录B.过零丁洋C.正气歌D.金陵驿20.“三千里持节孤臣,雪域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毡革幕,凡人到此悔封侯”说的是 -|_|-的故事(分数:1.00)A.张骞B.苏武C.卫青D.霍去病21.甲乙两人因房屋买卖纠纷,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甲在两人均收到调解
8、书并签收,后反悔法院告诉他们只能 -|_|-(分数:1.00)A.上诉B.申请再审C.另行起诉D.要求法院判决22.企业管理者可以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_|-(分数:1.00)A.日常程序性决策B.长远全局性决策C.局部程序性决策D.短期操作性决策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_|-每一天,每个人都在一系列数字里,BP 机号码、手机号码、电脑号码、信用卡密码、股东代码我们生活的每一步其实都是一次数字的输人和转换过程,数字确立了我们的生活秩序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出口 316 亿美元,增长 41 2;
9、进口 287 亿美元,增长 542;1 至 2 月,我国累计实现外贸 -|_|-29 亿美元 我们相信,在黄土深处根植了几百年、上千年的种种观念,一旦有了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这个时代的强 -|_|-,就会得到迅速的改变(分数:1.00)A.固定差价冲击B.固定顺差冲击C.锁定顺差刺激D.锁定差价刺激24.春江花月夜在唐诗史上地位突出,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其作者是 -|_|-(分数:1.00)A.张说B.张若虚C.张籍D.张九龄25.王某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在朝阳区有一处商业用房,市拆迁办(在西城区)决定对其房屋拆迁,王某不服,诉至法院,应由 -|_|-法院受理(分数:1.00)A.东城
10、区法院B.西城区法院C.朝阳区法院D.前三个法院都可26.下列可称为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是 -|_|-(分数:1.00)A.程长庚和谭鑫培B.任伯年和谭鑫培C.李伯元和程长庚D.黄遵宪和吴昌硕27.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词语总经理在办公会上的话,(*(分数:1.00)A.包含 帮忙 伴随B.包涵 帮忙 伴当C.包涵 帮佣 伴随D.包含 帮佣 伴当28.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分数:1.00)A.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见到乡土、田地万分喜悦的心情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前后呼应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对家乡的喜爱D.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11、赞美乡土、田地的富饶29.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总理一直很忙,这次到国外只进行了(*(分数:1.00)A.短促 比配 包含B.短促 比及 包揽C.短小 比配 包揽D.短小 比及包含30. -|_|-是描述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分数:1.00)A.收入弹性系数B.恩格尔系数C.基尼系数D.消费价格指数三、阅读理解(总题数:5,分数:5.00)自屈原开始把它(“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
12、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
13、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
14、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然则“木叶”与“落叶”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分数:1.00)(1).对下列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0.25)A.“
15、树”具有繁茂的枝叶,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B.“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可以给读者带来清秋的气息C.“落木“,显得很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D.“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给人枝繁叶茂的感觉,备受诗人们青睐(2).关于“木”的艺术特征,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分数:0.25)A.“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B.“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C.“木”给人以空阔之感,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
16、阴天D.“木”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3).关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分数:0.25)A.它主要指词语丰富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和联想意义,体现了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B.它隐藏在概念的后面,只要透过概念的字面义,细心品味,就能察觉它的存在C.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能引发鉴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受到感染,得到启发D.当诗中的“木“是指叶的时候,读者想象的叶一定是近乎木质的枯黄的叶(4).根据文意,对下列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0.25)A.“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
17、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B.“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黄叶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使人产生孤寂之感,飘零之意C.“日暮风吹,叶落依技” (吴均青溪小姑歌)一个“依”字,恰恰说明这 “叶”的缠绵的一面D.“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可以听见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18、河河、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 5464 千米,流域面积 75 多万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节,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国君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
19、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 5000 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
20、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分数:1.00)(1).本文第一段说明了黄河的几个特点,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0.25)A.说明黄河流程漫长B.说明黄河流域广大C.说明黄河气势雄伟D.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下列不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的一项是_(分数:0.25)A.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B.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C.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D.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3).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因为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B.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
21、国C.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D.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B.本文作者多处用“摇篮“来比喻黄河,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C.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D.本文第四段中“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一个细菌经过 20 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一小部分的扩
22、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 Cl0ne,译音为“克隆“现在,“克隆”的含义已不仅指无性繁殖,也包括“无性繁殖系”凡是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的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一群个体就
23、叫做无性繁殖系 克隆羊“多利”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威尔莫特等人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后,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将它注入“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GCT 语文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