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 7 小題, 28 分 1.下列 划线 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静 谧 ( m) 寥 廓( lio) 稽 首( j) 花团锦 簇 ( c) B.懊 悔( o) 绾 发( wn) 荣 膺 ( yng) 中流 砥 柱( d) C.芳 馨 ( xn) 绮 丽( y) 桑 梓 ( z) 戛 然而止( ji) D.撺 掇( chun) 扶 掖 ( y) 拮 据 ( j) 龙吟凤 哕 ( hu) 解析: A.稽 ( q) 首 ; C.绮 ( q) 丽 ; D.撺 ( cun) 掇 。 答案 : B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 )( 2 分) A.伫立 轩榭 相形见拙 一泻千里 B.挛生 门楣 略胜一筹 袅袅烟云 C.讪笑 藩篱 天伦之乐 不言而喻 D.告罄 馈赠 面面相覷 一返既往 解析 : A“拙”应为“绌”; B“挛”应为“孪”; D“返”应为“反”,答案为 C。 答案 : C 3.下列各句 划线 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 项是( )( 2 分) A.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 喜出望外 ,还絮絮叨叨起来。 B.在第四届矿博会上,临武通天玉作品蝶恋花流光溢彩,令参观者 叹为观止 。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 鳞次栉比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绿荫中。 D.“飞天 苏仙”,大
3、型山水实景演出将给全市人民献上一声场 惟妙惟肖 的文化盛宴。 解析 : D 错,“惟妙惟肖”形容工艺品等十分精妙逼真,不能修饰“文化盛宴”。 答案 : 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郴州城区机关亊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是能否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 B.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践行并 提出 了 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C.福城郴州既有享誉全国的秀美自然景观,又有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底蕴。 D.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解析 : A 项前后不一致,“ 郴州城区机关亊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 ”是确定的描述,“ 能否缓解交
4、通压力的重要措施 ”是不确定的描述。 B 项“ 践行并提出 ”语序不当。 D 项主谓搭配不当。 答案 : C 5.小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对此,下列表达不得体的 项是( )( 2 分) A.小明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感谢恩师多年的栽培。” B.小明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犬子顺利考上大学,多谢大家关心 !” C.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 D.好朋友王勇对小明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解析 : D“莅临”敬谦不得体,此词是对地位级别高的人前来表示欢迎时 使用的敬语。 答案 : D 综合性学习 。 ( 10 分) 为了响应郴州市
5、“大爱林邑 最芙郴州”的号召,你校决定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6.活动形式我设计 : 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形式。( 3 分)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解析: 按照活动主题“孝心文化进校园”,根据示例的提示设计易于在学校开展和学生参与的听、说、演方面的活动。 答案 : 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幵展“孝心”主题手抄报评比评选“最美孝心少年”。 7.主题班会我主持 : 请你为九(一)班的主题班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 语言表达 ,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即可 。 答案 : 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流淌着的就是“孝”。
6、前人奉“孝”为宗,今人仍需高举“孝”之旗。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践行“孝”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宣讲“孝”,践行“孝”。 8.传统孝道我评说 : 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等古训,对古代这些有关“孝”的要求,你是如何看待的?( 3 分) 解析: 首先要理解“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这些古语的含义,再联系现实生活,谈如何对父母尽孝。 答案 : 示例一: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并践行这些传统要求。因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就算有些要求有点过分,我们也应遵从,順从也是一种孝。示例二:我不认同这些要求。新时代讲究平等,对待父母尊重即可,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示例三:
7、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要求。对一些好的传统,我们应该传承;对此不合理的要求,则应摒弃。 9.默写 。 ( 8 分) ( 1)人生自古谁无死, _。(文天祥过零丁洋) ( 2)人有悲欢离合, 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3)夕阳西下, 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4) 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_。(赵翼论诗) ( 6) 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 7)中考后,你有幸游览新礓,面对奇特壮美、气势雄浑的风光,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的千古壮观“ _, _。” 解析 :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以下
8、易错字的写法:汗、圆、涯、渠、骚、邀、漠。 答案 : ( 1)留取丹心照汗青( 2)月有阴晴圆缺( 3)断肠人在天涯( 4)问渠那得淸如许( 5)各领风骚数百年( 6)举杯邀明月(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阅读欣赏(共 17 小題, 52 分) (一)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6 分) 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铙命 ! ”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孙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 ! ”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区,执在旁边。行者探到喉咙之
9、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铙你性命 。 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你把口张三张儿。”那罗刹果张开口。行者还作个蟭蟟( jio lio)虫,先飞出来,叮在芭蕉肩上。 该选段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_,作者是 _。选段体现了“孙行者”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 识记 文学常识 以及名著的掌握。 答案 : 西游记 吴承恩 孙悟空是一个有智慧、本领高强的人。孙悟空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说,先要拿扇子看再出来,展示他的聪明才智。后来,他变成个蟭蟟虫飞出来,展示了他的本领髙强。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4 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
10、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 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_图。( 2 分) 解析: 阅读本句即可判断出“镜”是比喻水中之月,根据诗句内容点明其景象的形态填答。 答案 : 比喻 水中映月 1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情感赏析。 答案 :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16 分) 【 甲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11、,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乙 】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 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 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 谓侍臣曰:治如治病,病导愈,犹宝将护。俛遽自放纵,病复作 。 注 : 上:指唐太宗。傥:倘若。 13.解释下列 划线 的词。( 4 分) ( 1)管夷吾举于
12、士 ( ) ( 2)困于心 衡 于虑( ) ( 3)病 虽 愈( ) ( 4)四夷俱 服 (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如本题中“衡”是通假字,“虽”为古今异义,要根据句意理解准确。 答案 : ( 1)狱官。( 2)通“横”,梗塞,堵塞,不顺,( 3)即使。( 4)臣服,服从。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解析:本题考查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 ( 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15.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
13、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 4 分) 解析: 根据提示找到两文使用“排比”和“比喻”的句子,分析它们后文内容的联系,分析文章中作者表达意图(观点),从这个方面来说明“排比”“比喻”的使用对于作者阐明某一道理(观点)的作用。 答案 : 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 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16.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4 分) 解析: 甲文是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判断出其主要观点即“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再据此分
14、析乙文中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答案 : 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6 分) 中国结 古禾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整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织而成,千缠万绕,环环相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国人的情“结”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结绳记事”,大结大事,小结小事,不同形状记载不同事情。正如周易 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这可以说是中国结的滥觞。由此可见,绳结还肩
15、负过记载历史的文化功能。 绳结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那时的衣服没有拉链,只能以衣带打结,人们用绳结盘曲成“ S”形装饰在腰间,古人身上常常佩挂印鉴,所以 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南北朝梁武帝( 464-549)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的诗,绮带编成连环往复的同心结,用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寓意“永结同心”。明清( 1368-1911)时期,中国结发展到鼎盛,如清代服饰上的大襟盘扣。盘扣凝结着人的温度、感情以及机器、电子永远无法替代的手工朴拙和巧妙。另外,“结”还呈现在荷包、香囊、玉佩、梳子、发簪等传统配饰中,古代建筑如屋檐、门窗上,生活用具如桌椅、木箱上。 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
16、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中国结在历史的传承中,融合了佛 教“盘长纹”的特点,环绕盘曲的图案,上下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相连,看似有一种祥云之气,线绳的变化和不同结饰的排列组合,变幻出藻井纹、双钱纹、喜字纹、琵琶结、吉祥结、蝙蝠结等不一而足的形态。而一根线绳无论如何千变万化,都同根同源,这又体现出“万法归一”的古老哲学思想。 “结”字有牢固的意思。在汉语里,“结”字呼朋引伴,许多有凝结力的词语都跑来广结良缘,如团结一致、结伴而行、结拜兄弟、结识朋友、结成联盟等等。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婚、结合等。“结发夫妻”,也来源于古人的洞房花烛夜 ,男女双方
17、各剪一缕头发相结,寄寓夫妻同心永恒之愿。六朝诗人庚信描述过“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的动人场景。唐代诗人晁采在子夜歌中精写道:“侬既剪云鬓,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这就是结发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结”往往象征忧愁而善感的心灵,寄托某些婉约而幽微的情结。汉诗中说:“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诗中以“结缘不解”比喻“如胶似漆”的亲密。宋代词人张先曾写过:“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人类的情感多么丰富多彩 ,结就多么异彩纷呈。 中国结在现代生活中也如鱼得水,在大型会展或寻常百姓家中,壁挂中国结,是常见的装饰
18、;很多现代饰品如戒指、耳坠、手链等,因为加入了中国结的元素,更增加了古典和雅致。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的标志 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可谓“中国结”的变体。 2014 年 11 月 10 日在北京怀柔举办的 APEC 会议,不仅在会议现场装饰了很多中国结,用于礼仪等服务的 16 套服装,也采用了盘扣、领花等中国设计,透露出中国服饰的优美。 现代人对中国结的情结,更彰显出它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散发的典雅从容的永恒情 结,就像一颗种子,一直都埋在中国人的心里。 (选自月读,有删改。) 17.请阅读选文 至 段,简要说说中国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气息。( 2 分) ( 1)中国结既融合了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湖南省 郴州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