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 B.湿衣晾干 C.冰雪融化 D.纸张燃烧 解析: 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B、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D、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 D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解析: 我们知道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测出了空气主要有氮气 (N2)和氧气 (O2)组
2、成,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 78%,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N2)。 答案: B 3.宜昌 “ 富硒茶 ” 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 “ 硒 ” 指的是 (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解析: “ 富硒茶叶 ” ,这里的硒不是 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 “ 硒 ” 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 答案: C 4.要补充维生素,可以在饮食中适量增加 ( ) A.蔬菜 B.米饭 C.豆油 D.瘦肉 解析: A、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正确; B、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错误; C、豆油中富含油脂,错误; D、瘦肉中富
3、含蛋白质,错误 。 答案: A 5.2016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 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鼓励燃煤发电,确保电力供应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D.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解析: A、鼓励燃煤发电,确保电力供应,燃烧煤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 答案 项不符合 “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 理念 。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 “ 低碳 ” 出行方式,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 项符合 “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 理念 。 C、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4、,但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答案 项不符合 “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 理念 。 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 答案 项不符合 “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 理念 。 答案: B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解析: A、引燃的铁丝伸入氧气瓶中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若不引燃,不能燃烧,故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C、硫燃烧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的
5、温度升高,故错误 。 答案: C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闻气体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倾倒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解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 答案: A
6、 8.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 肿大痛痒 。 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 ) A.苹果汁 B.牛奶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解析: 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可以依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 A、苹果汁的 pH 为 3,小于 7,显酸性, 答案 项错误 。B、牛奶的 pH 为 6 7,小于 7,显酸性, 答案 项错误 。 C、肥皂水的 pH 为 10,大于 7,显碱性, 答案 项正确 。 D、炉具清洁剂的 pH 为 12 13,大于 7,显碱性,但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C 9.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 下列采
7、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天然气燃气罩下方安装报警器 解析: A、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错误; B、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烟尘和有毒的气体,故正确; C、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加油站要严谨烟火,故正确; D、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燃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故错误 。 答案: D 10.溴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n=
8、5 B.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形成的离子是 Br D.原子序数为 35 解析: 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故 n=35 2 818=7,故不正确; B.元素名称为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C.由 A 的分析可知,溴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 Br 离子,故正确; D.原子序数 =质子数,溴的原子序数为 35,故正确 。 答案: A 11.K2MnO4 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4 B.+5 C.+6 D.+7 解析: 钾元素显 +1,氧元素显 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2
9、+x+ ( 2)4=0 ,则 x=+6. 答案: C 12.某纯净物 M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M+3O2 2CO2+2H2O,则 M 的化学式是 ( ) A.C2H2 B.C2H4 C.C2H6 D.C2H4O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3O2 2CO2+2H2O,反应前氧原子 个数为 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 4、 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 M 分子由 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 M 的化学式为 C2H4. 答案: : B 13.“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室温 )” 是学习
10、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 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阴离子 阳离子 OH Cl Fe3+ 不 A. 处物质的化学式是 FeCl2 B. 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 C. 处物质可溶于水 D. 处物质类别属于盐 解析: A、 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 处物质的化学式是 FeCl3,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B、 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 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C、 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 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可溶于水,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D、 处物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 处物质的
11、名称是氯化铁,是由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答案: A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 ) 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 实验方案 A 氮气 (氧气 )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氧化铜 (木炭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铜粉 (铁粉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 干燥 D 硫酸锌溶液 (硫酸 ) 加入足量氧化铁粉末,过滤 A.A B.B C.C D.D 解析: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B、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
12、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C、铁粉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D、硫酸能与足量氧化铁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答案: D 15.能验证 Zn、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 A.Zn、 Ag、 CuSO4 溶液 B.Zn、 Cu、 Ag、 H2SO4 溶液 C.Cu、 Ag、 ZnSO4 溶液 D.Ag、 ZnS
13、O4 溶液、 CuSO4 溶液 解析: A、 锌可以置换 CuSO4 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 CuSO4 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 。 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B、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证明锌比铜、银活泼;但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C、铜、银都不与 ZnSO4 溶液反应,证明了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银 。 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 D、银不与 ZnSO4 溶液、 CuSO4 溶液,证明锌、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比较锌、铜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不可行 。 答案: A 16.如图中
14、 “ ”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甲是 H2、乙是 O2 B.甲是 HNO3,丙是 NaNO3 C.乙是 CO,丙是 CO2 D.乙是 Cu(OH)2、丙是 CuSO4 解析: A、甲是 H2、乙是 O2,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丙为水,水和氧气能相互转化,该情况可能, 答案 项错误 。 B、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但由 NaNO3 与其它物质交换成分,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硝酸钠不能与其它物质反应,该情况不
15、可能, 答案 项正确 。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若甲是氧气,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氧气能转化为二氧化碳,该情况可能,答案 项错误 。 D、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若甲是硫酸,符合图示转化,该情况可能,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 B 17.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 ( )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解析: A、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 A 错误; B、向
16、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氧气逸出,且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少,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 B 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且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溶质质量也会减少,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故 C 错误;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硝酸钾会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后不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故 D 正确 。 答案: D 18.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化学之最 B.化学与生活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17、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 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盐水浸泡除去 冰箱中的异味:可放活性炭吸附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D.化学与工农业 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 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 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A.A B.B C.C D.D 解析: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错误; B.水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不溶于食盐水,故错误; C.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正确; D.要合理施用农药和化
18、肥,过多的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故错误 。 答案: C 二、填空题 19.填写表格 化学符号 2N 名称或意义 磷元素 3 个过氧化氢分子 解析: 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P;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 所以 2N,就可表示为 2 个氮原子;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 P2O5,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3 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 3H2O2。 答案 : P 2 个氮原子 3H2O2 20.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
19、(1)如图是常见的电源插头,在标示的部分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解析: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塑料 。 答案: 塑料 (2)铜能制成插头和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性和 性 。 解析: 铜能制成插头和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故填:导电,延展 。 答案: 导电 延展 (3)厕所用清洁剂 (含盐酸 )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 解析: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 2+H2O+CO2 。 答案: CaCO3+2HClCaCl 2+H2O+CO2 (4)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湖北省 宜昌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