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 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运用( 2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 一项是 ( ) ( 2 分 ) A.蹒 跚 ( pn) 哂 笑 ( shn) 锲 而不舍 ( qi) 形貌 昳 丽 ( y) B.谰 语 ( ln) 颔 首 ( hn) 一 抔 黄土 ( pu) 恃 才放旷 ( sh) C.剽 悍 ( bio) 愧 怍 ( zu) 惟妙惟 肖 ( xio) 苫 蔽成丘 ( shn) D.啜 泣 ( chu) 喑 哑 ( yn) 鳞次 栉 比 ( ji) 引 弦 而战 ( xun) 解析: B 组中“颔”读作 hn;“抔”读作 pu; C 组中“剽”读作 pio;
2、“肖”读作 xio。 D组中“栉”读作 zh;“弦”读作 xin。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 一项是 ( ) ( 2 分) A.招徕 烦躁 冥思遐想 恪尽职守 B.荣膺 芳馨 吹毛求疵 红装素裹 C.斑斓 要决 叱咤风云 暗然失色 D.襁褓 狼藉 相形见绌 心无旁骛 解析: C 组中“决” “诀”,“暗” “黯”。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 一项是 ( ) ( 2 分 ) 被誉为楚国“丝绸宝库”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大批精美的丝绸织物,这些织物轻薄细密、流光溢彩、柔软如梦。那 _的刺绣,构图既 _又艳丽繁复,有 _的灵动造型,也有 _的自然延伸,其作品
3、之精美、绣工之细腻,令人赞不绝口。虽历经二千余年的沧桑,颜色仍然鲜艳如新,令人叹为观止。 A.锦上添花 生动流畅 花草枝蔓 龙飞凤舞 B.生动流畅 锦上添花 花草枝蔓 龙飞凤舞 C.生动流畅 锦上添花 龙飞凤舞 花草枝蔓 D.锦上添花 生动流畅 龙飞凤舞 花草枝蔓 解析: 主要 考查同学们 在语言环境中对词语的正确运用。 答案: D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2 分 ) A.今日,一组“学生为老师打伞”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在网上热议。 B.据报道,这名老师平时就与学生关系融洽,是为了表达敬意自愿为老师打伞。 C.学生给老师打伞,即使是发自内心的自愿,更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D.可
4、以有“老师背学生过河”的真情付出,也可以有“学生为老师打伞”的真心回报。 解析: A“在网上热议”应为“引发网上热议“; B”是为了表达敬意自愿为老师打伞”应为“学生是为了表达敬意自愿为老师打伞”; C“更”应为“也”。 答案: D 5.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4 分) 五个人行至浦边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上有牌额,写着道“飞云浦”三字。( A)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麽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须见桥边牌额上写道飞云浦! ”( A)站住道:“我要净手则个。”那两个提朴刀的走近一步,却( A)被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筋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 A)右
5、脚早起,扑嗵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 A)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 A)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後心上只一拳打翻,就水边捞起朴刀来,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搠几刀。 ( 1) 文段中的 A 是 _(人名),他大闹飞云浦的原因是 _。( 2 分) 答案: 武松 原因:武松帮施恩打跑了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蒋门神心有不甘,设计杀害武松。 ( 2)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忠”与“义”,而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
6、 _。( 2 分) 答案: 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名著文学常识的掌握,促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6.古诗文背诵默写( 6 分) ( 1) 春蚕到死丝方尽, _。(李商隐无题) ( 2) 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 3) 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 _”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4) 夏天来了,这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描写“夏”的诗词也丰富多彩,请你从积累的诗词中,写出关于“夏”的连续两句: _, _。 答案: ( 1) 春蚕到死
7、丝方尽 (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 3) 舍生而取义者也 ( 4) 示例: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解析:考查同学们 对经典诗文名著的识记。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7 分)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 1) 【提信息】 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 2 分)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
8、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 8 个工匠 ,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 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9、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信息资料的阅读能力和对信息观点的提炼能力。 答案: 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或: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 “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或: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 2) 【品对联】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答出两点即可)( 2 分)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答案: 化用古诗“宝剑锋从磨砺出
10、,梅花香自苦寒来”。 巧妙将工匠的名字“剑锋”和他所创作的国礼的名称“和美”嵌入(写入)对联。 蕴含着对孟剑锋大国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赞美。 ( 3) 【言心声】 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要说的话。( 3 分) 解析: 考查同学们 结合文本内容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答案: 示例:叔叔、阿姨:我觉得李文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学习技艺也有前途,如果你们能让他去学技艺,也许他将来就是一名出色的技师呢。 二、阅读理解( 45 分) 赏析下列古诗 。 ( 3 分) 水调歌头
11、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 _。( 1 分) 答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指希望兄弟团圆,仕途平顺。 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2 分) 答案: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 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暗示时间推移,同时借
12、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在遭贬之后难以入睡的思亲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诗词语言和内容的理解能力。 阅读下面的两段选文,完成 10 13 题( 12 分) 【甲】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13、,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白 : 使露 出白木。烛:照亮。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 ( ) ( 2 分) A.庞滑自知智穷兵败, 乃 自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 入见 B.皆以美 于 徐公 庞涓死 于 此树之下 C.肉食者谋 之 遂成竖子 之 名 D.读 其 书未毕
14、 其 真无马邪?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文言实(虚)词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答案: A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 3 分) A.甲文段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B.乙文段孙膑取得战斗的胜利,得益于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伏击。 C.甲乙两文段中,曹刿、孙膑都对战事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周密的部署。 D.甲文段曹刿认为鲁庄公在处理案件上尽了职分;乙文段孙膑因马陵之战,一战成名。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浅易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答案: C 1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
15、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浅易文言文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答案: ( 1)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 2) (庞涓)还未能完全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时 , 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因突然的变故)乱了阵脚,眼看着周围的士兵一个个毙命(死伤无数)。 13.两篇选文都描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和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你选取某一方面作简要分析。( 3 分) 解析: 考查同学们 对浅易文言文语言的鉴赏能力。 答案: 示例一:都描写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即使有千军万马,也需要有谋略的将帅进行指挥。 示例二: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
16、形象。曹刿和孙膑在战争中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善用谋略领导军队取得胜利。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君王,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庞涓心生嫉妒,骄傲自大,致使战争失利。 阅读下面的奶奶的粽子,完成 1418 题( 15 分)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 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湖北省 孝感市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