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具是人类肢体的高效延伸,自从有人类以来,工具一直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利器。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其他技术都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2.“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
2、 , 省刑罚 , 薄税敛 ,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 入以事其父兄 , 出以事其长上 ,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中的核心主张是 ( ) A.“无为而治” B.“法不阿贵 C.“重农抑商” D.“施仁政于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意思,可见是 提出了 “ 仁政 ” 学说 ,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 , 以德服人 , 争取民心 。 A B C都和材料内容不相符。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3.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 ,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力少则易使以义 , 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
3、主张的是 ( )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十三州部” 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对此一削弱王国的实力 。颁布“推恩令”。所以答案选 C 答案: C 4.“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之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烈火借着东风一路向西焚烧着曹操的旗帜,这是周郎为了吴国的建立而进行的一次龙争虎斗。两军交
4、战时他不用动用兵戈,就挫败了曹操的百万雄师 , 是赤壁之战。所以答案选 B。 答案: B 5.“朝廷在故都时 , 实仰东南财赋 , 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 苏湖熟 , 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 ( ) A.长安 B.临安 C.建康 D.东京 解析:古代经济在宋朝时,经济中心发生转移,由北方已经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也在此时(尤其宋朝南渡后)超越北方,“ 苏湖熟 , 天下足 ”一语出自南宋,此时都城已在建康(今南京),故有故都(东京)一说,即为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另外,经济重心的转移开始于西晋南渡后开始的南北朝时期。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6.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
5、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 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读图表可知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应归功 于科举制,科举制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步入仕途,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的比例,故选 D项。 A项属于汉朝的察举制,错误;唐宋时期九品中正制已 被科举制取代, B项错误; C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 。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7.下 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
6、确的是 ( ) 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解析: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总理全国政务,又称“都省”。都省直接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余地方设十个行省管理。行省,意为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元朝的事件。所以答案选 B。 答案: B 8.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
7、,也有的 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圈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 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 为了 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起来。所以答案选 C。 答案: C 9.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 经济 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 ) 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压制打击工商业 鄙薄科学技术 白银大量外流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
8、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型可以用排出发来做, 白银大量外流,这个是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是乾隆时期。可以排除。所以答案选 A。 答案: A 10.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 。 该条约的签订 (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 I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两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圆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戚了“洋人的朝廷” 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是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英国强占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完整遭
9、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 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 A。 答案: A 11.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詹天佑 解析: 材料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洋务运动
10、。洋务运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典型人物是曾国藩。 ABC都和洋务运动无关。所以答案选 B。 答案: B 12.下面的漫画形象的描绘了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历史事件主要是 ( ) A.洋务运曲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的内容是 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 “ 老爷 ” 、 “ 奴才 ” 变成 “ 先生 ” ,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
11、 这是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结果。其他三项没有这样明显的作用。所以答案选 C。 答案: C 13.“日头一出红又红 , 朱德来会毛泽东 ; 两军会师力量大 , 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 ( ) A.南昌起义前夕 B.秋收起义后 C.第五次反“围剿”中 D.遵义会议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8 年 4 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 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 毛泽东 任党代表 。根据时间是在秋收起义失败以后。所以答案选
12、 B。 答案: B 14.下图为中华民国三十二年晋寨冀边区银行印制的货币,请货币 图 有助于研究 哪 一时期的 政治、经济形势? ( )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拉争时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给的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二年 。 可只是 1912+32=1944 年,由此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 所以答案选 C。 答案: C 15.新中国成立后 , 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 。 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
13、 解析: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时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所以 答案选 C。 答案: C 16.照片“历史性的握手”(见 下 图)记录了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进一事件表明 ( ) A.中美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B.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的立场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即将恢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上图是周恩来和美国尼克松的握手,因为这次握手,结束了中美两国 25 年没有交往的历史,开始了中美两国交
14、往、建交、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所以答案选 A。 答案: A 17.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 。 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片的信息可知 是香港澳门和国家统一的问题,可见应该是一国两制。 “ 一国两制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也即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 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18.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
15、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 A. B. C. D. 解析: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称谓“新月沃地”。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流淌,被称为两 河 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就诞生在此。所以答案选 C。 答案: C 19.“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 1680 年 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贸易的猖獗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美国的独立 解析:本题考查奴隶贸易
16、。 16 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 由此可见, B为正确答案。 答案: B 20.下 面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 B符合图片的现实内容。 答案: B 21
17、.从共产党 宣言发表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其间相隔约 ( ) A.30年 B.70年 C.90年 D.110年 解析: 1848 年 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是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而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是指 1917年 11 月 7日俄国十月革命 的爆发。两者相差 69 年,答案 B最为接近。 答案: B 22.下面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科索沃觇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漫画反映的是一战 后 欧洲 各国为了瓜分殖民地在据理力争。 对立。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山东省 聊城市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