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1.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 。 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 ( ) A. B. C. D. 解析 :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B、 D 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 A 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 C 选项正确 。 答案: C 2.在如
2、图所示的电路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知 ( ) A.a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c 端是电源正极 B.b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d 端是电源正极 C.a 端是通电缧线管的 N 极, c 端是电源负极 D.b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d 端是电源负极 解析 :通电螺丝管内部中间的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左端,可知,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安培定则,知螺线管中的电流从左侧流进,右侧流出,则 c 端为电源的正极, d 端为负极,内部的磁场由 b 指向 a,则 a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故 A 正确, BCD错误 。 答案: A 3.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
3、关系的实验是 ( ) A. B. C. D. 解析 : A、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因为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 。 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 故 A 不符合题意 ; B、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故 B 符合题意 ; C、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 飘起
4、来 。 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 故 B 不符合题意 ; D、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水平吹气时,直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直管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从竖管中涌出 。 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 故 D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B 4.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B.都是在小车突然起动时发生 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 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 解析 :甲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 ,当小车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
5、的静止或低速状态,使得木块向后倾倒;乙图:木块与小车一起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或停止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前倾倒 。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 ABC 错误, D 正确 。 答案: D 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 如图所示 , 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解析 :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 ABD 错误、 C 正确 。 答案: C 6.如图所示的是 a、 b
6、 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象 。 由图象可知, 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 a、 b 和水的密度 水 之间的关系是 ( ) A.b 水 a B.b a 水 C. 水 a b D.a 水 b 解析 :由图象可知,当 Va=Vb 时, ma mb,所以 a b; a= = =2103kg/m3 水 ; b= = =0.5103kg/m3 水 。 答案: D 7.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落水几个阶段,若不计空气阻力,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中 ( ) A.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
7、先减少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解析 :运动员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达到最高点动能为零 。 在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 在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机械能不变 。 答案: C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待不变, R1 为定值电阻, R2 为滑动变阻器 。 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滑片 P 自 b 向 a 移动的过程中 ( ) A.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B.电压表 V2 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C.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 V1 的示数
8、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变大 D.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大,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变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 R1 与 R2 串联,电压表 V1 测 R2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 因电源两端电压保待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 V2 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 P 自 b 向 a 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 电阻变小, 由 I= 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 A 的示数变大, 由 U=IR 可知, R1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 R2 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 V1 的示
9、数变小,故 A 错误; 因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 V2 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 A 的示数变大, 所以,电压表 V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变小,电压表 V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 的示数之比变小,故 CD 错误; 由 P=UI 可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 B正确 。 答案: B 9.某同学按照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闭合开关 S 后,他观察到小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有偏转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灯泡被短路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D.灯泡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小得多 解析 : A、灯泡被短路后,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
10、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电压表指针不偏转,故 A 不符合题意; BC、灯泡的灯丝断了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时,电路为断路,电流表指针 不偏转,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因此电压表指针偏转,故 B 不符合题意; D、当灯泡的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小得多时,灯泡不发光,此时电路中有电流,但比较小,即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都有偏转,故 D 符合题意 。 答案: D 10.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 。 若用 甲 、 乙 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 甲 、 W 乙 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不计绳重与摩擦 ),则 ( ) A. 甲 = 乙 , W 甲
11、 =W 乙 B. 甲 乙 , W 甲 W 乙 C. 甲 乙 , W 甲 W 乙 D. 甲 乙 , W 甲 W 乙 解析 :此题中,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据 W 有 =Gh 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不计绳子和摩擦,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 W 额是相同的,据 W 总 =W 有 +W 额 可知,所以 W 总 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 W 甲 =W 乙 ,机械效率 = 100%,故也是相同的,即 甲 = 乙 。 答案: A 二、填空题 (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 11.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他发现了 _
12、,英国物理学家 _经过 10 年的探索,于 1831 年发现了 _现象,继而人们发明了各种发电机,开辟了人类大规模使用电能的时代 。 解析 : (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 1820 年最早发现的;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 10 年的探索,于 1831 年发现了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人们发明了发电机,为人类大规模获得电能提供了可能 。 答案:电生磁 法拉第 电磁感应 12洗衣机、电冰箱等用电器需要使用三线插头,其中一条接 _( 常标有 L) ,一条接 _( 常标有 N) 。 第三条标有 E,标有 E 的导线和用电器的 _相连 。 解析 :
13、家庭电路中,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和大功率用电器要使用三线插头,其中一条接火线,常标有 L,一条接零线,常标有 N。 第三条标有 E,标有 E 的导线和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最终通过插座与大地相连 。 答案:火线 零线 金属外壳 13远程信息传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 。 例如:地面卫星控制中心是利用 _向 “ 嫦娥三号 ” 传递指令的;倒车雷达利用 _来判断到障碍物的距离;家用电视遥控器是靠 _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的 (选填 “ 电磁波 ” 、 “ 超声波 ” 、 “ 紫外线 ” 、 “ 红外线 ” 、 “ 可见光 ” ) 解析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面控制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
14、信息的;而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工作的,所以用的是超声波;对于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控制电视的,因为其穿透力比较强 。 答案:电磁波 超声波 红外线 14.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的玻璃罩内,拨打该手机号码并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抽气过程中所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但手机屏幕上始终有来电显示,这说明 _。 解析 :据题意可知,此时向外抽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即我们可以推测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就真空不能传声;而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随着抽气,不影响手机接收信号,即说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答案: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15.如
15、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_。 解析 :由图可知,山上的小旗向左飘,则风从右往左吹,若甲船静止,则小旗向左飘,若甲船向右行驶 ,则小旗也向左飘,若甲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时,小旗也向左飘,若甲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向右飘,故甲船的运动状态是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同理,若乙船静止,则小旗向左飘,若乙船向右行驶,则小旗也向左飘,若乙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时,小旗也向左飘,若乙船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小旗向右飘,故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
16、答案:向左行驶,且速度大于风速 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且速度小于风速 16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 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 例如: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 _来增大摩擦的: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_来增大摩擦的;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装有钢球或钢柱,是通过 _来减小摩擦的 。 解析 :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装有钢球或钢柱,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 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用滚动代替滑动 17.如图所示,一束 太
17、阳光通过三梭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 。 我们能看到 _。 解析 : (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在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绿光的地方出现一条绿色光带;我们能看到绿色因为绿色纸板只能反射绿光 。 答案:光的色散 红光 绿光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山东省 烟台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