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 27 分) 1.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的读音完全正确完全一项是( ) ( 2 分) A.剽 悍( bio) 哂 笑( shn) 拈 轻怕重( nin) 风雪 载 途( zi) B.荒 谬 ( mi) 谮 害( zn) 刚 愎 自用( b) 叱 咤 风云( zh) C.缄 默( jin) 恣 睢 ( su) 锲 而不舍( q) 断壁残 垣 ( yun) D.毋 宁( w) 遒 劲( qi) 引颈受戮( l) 蓦 然回首( m)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A.剽( pio)悍 。 C.锲( qi)而不舍 。 D.蓦然回首( m) 。 答案
2、 : 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 分) A.烦躁 宛娫 鸦雀无声 豁然开朗 B.肤浅 屏障 目不暇接 囊莹映雪 C.松弛 旁骛 五彩斑澜 通宵达旦 D.诀窍 恻隐 味同嚼蜡 莫衷一是 解析 : “宛娫”应是“蜿蜒”。 答案 : D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 1)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 _这座桥。 ( 2)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 _,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 3) 王东真是 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4)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
3、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_。 A.推崇 稳固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顽固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稳固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顽固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 “崇拜”是指对人,所以第一句应填“推荐”,排除BC 两项;“稳固”有“稳定不倒”的意思,不符合第一句句意,排除。所以答案为 D。 答案 : 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通过对
4、滨州市图书馆的开放,使市民有了更好的休闲阅读的去处。 D.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 0: 3 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解析: B 项“ 加快 规模 ”动宾搭配不当。 C 项缺少主语。 D 项语序不当,“ 非常 ”应在“ 意外 ”前面。 答案 : A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 分)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通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 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_, _, _, _, _。 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
5、能力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能力。 句承接语段提出“家风”对家庭的影响这个话题,进一步说对社会的影响,句由家风说到“家教”,句“这”指代前句“家教”,句最后说明“家教”的作用。 答案 : C 6.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要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
6、心。 B.“表”是古代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他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商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解析:本题考查 文学常识 的 识记。 A 错,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是苏轼的作品。 B 错, “说”是以叙事说理为主的文体。 D 错 , 儒林外史 主要反映封建文人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答案 : C 7.默写。 ( 7 分) ( 1)还有各种花的香, _。(
7、朱自清春) ( 2)子夏曰:“ 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十二章) ( 3)树树皆秋色, _。(王绩野望) ( 4) 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5) 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 6)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 _, _。 (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_, _。 解 析 :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注意平时积累,别写错别字。 答案 : ( 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2)博学而笃志( 3)山山唯落晖( 4)瀚海阑干百丈冰( 5)苟全性命于乱世(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但愿人
8、长久,千里共婵娟 8.名著阅读。 ( 4 分) ( 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人物赞诗写的是水浒传中的 _,请写出一个与他相关的故事。 解析 : 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本题抓住文段中“谋略敢欺诸葛亮”一句即可判断“吴用”,“吴用”是梁山的“军师”。 答案 : 智多星吴用 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等 ( 2)名人传的作者是 _,小说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 _才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伟人的。 解析:本题
9、考查名著的积累 。 答案 : 罗曼 罗兰 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 9.综合性学习。 ( 4 分) 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你也来一试身手吧! ( 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 出来 ,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 这个字的本义是
10、_。 解析: 仔细观察图中“采”字字体的变化,根据字体的结构即上为“手”下为“木”即可分析其表达的含义。 答案:书写:略。 本义: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意思是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 ( 2)“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今天,汉字中文随着海内外修习者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如果有外国友人来你校考察交流,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你心中的汉字? 解析: 根据汉字的特点,可以从汉字历史的悠久、字形独特的方块字的方正之美、丰富多彩的含义等方面具体举出例子来介绍。 答案: 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
11、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凝结着我们祖先的知识,将我们源远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如“家”字,有“家”才能遮蔽风雨,有“家”才能丰衣足食。 二、阅读 ( 43 分) (一)阅读下面 的 文字 ,完成 问 题。 ( 4 分)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0.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 _,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 2 分) 解析: 仔细阅读本诗中的每一句话,根据题中的提示,一一梳理内容,采用例句的表达形式,概括出诗句所写的画面填答。 答案 : 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 , 轻柔
12、的春风 , 飘荡的小船等 。 11.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字词品味。 ( 2 分) 答案 : 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 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二) 阅读下面 的文字 ,完成 问 题。 ( 13 分) 【 甲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13、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乙 】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
14、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 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 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 ;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 : 太祖:指曹操。比:连续。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诩: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
15、促:赶快。亟( ji):赶紧。敌:对手。纵:纵然。 12.下列句中 划线 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 焉 又 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肉食者 鄙 ,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 鄙 C.绣 谢 曰 长跪而 谢 之 D.公问其 故 故 不为苟得也 解析: B 项中“鄙”皆为“浅陋”。 答案: B 13.下列句中 划线 的“以”与“绣以精兵追诩军”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不 以 物喜,不以己悲 B.意将遂入 以 攻其后也 C.策之不 以 其道 D.寡人欲 以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答案
16、: D 1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2 分) 解析: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本题此句要根据“曹公”的行为活动和结果来判断意义层次来划分。 答案: 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解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
17、清楚关键词语有:“狱”“虽”“察“情,“至”“奈何”。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答案: (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楚,也一定按照实情来处理。( 2)(我)不听您的话,以至于到了这般地步。如今已经战败,为什么还要追击呢? 16.从两文相关的论述看, 【 甲 】 文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各是什么?你怎样评价 【 乙 】 文中的贾诩? (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 : 【 甲 】 文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抓住战争与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与辙乱旗靡之时。贾诩在作战中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知己知彼,果
18、断做出判断。 (三) 阅读下面 的文字 ,完成 问 题。 ( 11 分) 树莓之美 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因其果型、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名树莓,也叫山莓、覆盆子、刺葫芦等。树莓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一种值得开发的野生水果,其果实不仅酸甜适中、芳香浓郁、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 其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 10多倍,是梨和柑橘的近 30 倍 。 树莓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外表。树莓的花小巧玲珑,花瓣鲜艳美丽。花瓣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在不同的 pH 值条件下,花青素使花瓣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中性时为紫色,碱性时呈蓝色。由于新陈代谢使细胞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山东省 滨州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