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汽油挥发 B.干冰升华 C.粮食酿酒 D.蜡烛熔化 解析: 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D、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C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铁合金 B.洁净的空气 C.矿泉水 D.纯净的氧气 解析: A、铁合金中含有铁和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错; B、洁净的空气中含
2、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错; C、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 D、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正确 。 答案: D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CO用作燃料 B.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解析: A、 CO 作清洁燃料是利用了 CO 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答案 项错误 。 B、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答案 项正确 。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利用了铁粉与氧气
3、即水分发生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答案 项错误 。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B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食盐 B.石灰石 C.面粉 D.植物油 解析: A、食盐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也是均一、稳定的,故 A正确; B、石灰石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故 B错误; C、面粉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待一段时间会有沉淀产生,属于悬浊液,故 C错误; D、植物油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待一段时间会分
4、层,属于乳浊液,故 D错误 。 答案: A 5.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 A.两个氢原子: H2 B.镁的化合价 +2 价: Mg2+ C.3 个氧分 子: 3O2 D.氯化钡的化学式: BaCl 解析: 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 所以两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 2H; 答案 项错误; B、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镁的化合价 +2价,故可表示为: ; 答案:项错误; 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
5、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 3个氧分子表示为: 3O2; 答案 项正确; D、氯化钡是由显 +2价的钡元素和显 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BaCl2; 答案项错误 。 答案: C 6.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 NH4NO3、 KNO3、 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解析: 硝酸铵是氮肥、硝酸钾是复合肥、尿素是氮肥,还缺少的是磷肥 。 答案: B 7.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 pH,数据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厕所清洁剂: 1 B.白醋: 3 C.牙膏: 8 D.
6、肥皂水: 10 解析: A、厕所清洁剂的 pH 为 1,小于 7,显酸性 。 B、白醋的 pH为 3,小于 7,显酸性 。 C、牙膏的 pH为 8,大于 7,显碱性 。 D、洗发水的 pH为 10,大于 7,显碱性 。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 7时,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厕所清洁剂的 pH 最小,酸性最强 。 答案: A 8.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 5%的碳酸氢 钠溶液
7、解析: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所以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故正确;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错误;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3% 5%的碳酸氢钠溶液,操作正确,故正确 。 答案: B 9.只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将 H2SO4、 NaCl、 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 A.纯碱溶液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石蕊试液 解析: A、纯碱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
8、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答案项错误 。 B、稀盐酸与 H2SO4、 NaCl均不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答案 项错误 。 C、硝酸银溶液与 H2SO4、NaCl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答案 项错误 。 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H2SO4、 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紫色、蓝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答案 项正确 。
9、答案: D 10.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对其反应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2CuO+C高温 2Cu+CO2是复分解反应 B.Fe2O3+6HCl2FeCl 3+3H2O是置换反应 C.2H202 二氧化锰 2H20+O2是分解反应 D.CH4+2O2点 燃 CO2+2H20是化合反应 解析: A、 2CuO+C高温 2Cu+CO2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B、 Fe2O3+6HCl2FeCl 3+3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C、
10、2H202二氧化锰 2H20+O2 ,该反应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项说法正确 。 D、 CH4+2O2点 燃 CO2+2H20,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 “ 多变一 ” 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答案: C 11.金属镍 (Ni)与物质 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XCu+NiSO 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Ni的化合价由 0价变为 +2价 B.X 的化学式为 CuSO4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Cu的金属活动性比 Ni强 解析: A、因为 NiNiSO 4,则 Ni 的化合价由 0变为 +2,故说法正
11、确; B、金属镍 (Ni)与物质X 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XCu+NiSO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 X的化学式为 CuSO4,故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说法正确; D、根据 Ni+XCu+NiSO 4,则可知 Cu的金属活动性比 Ni弱,故说法错误 。 答案: D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解析: A、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答案 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 。 B、用小木棍蘸 少量浓硫酸,木棍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12、, 答案 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错误 。 C、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无色溶液不一定是酸,也可能是氯化钠等中性溶液, 答案: 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错误 。 D、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不一定含CO32 ,也可能含碳酸氢根离子, 答案 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错误 。 答案: A 二、解答题 (共 6小题,满分 54分 )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1)下列调味品中,可用于蒸馒头、蛋糕发泡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 4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食醋 B.食用小苏打 C.菜子油 D.食盐 解析: 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四川省 雅安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