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 )(分数:2.00)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保护人民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2.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 ( )(分数:2.00)A.属人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3.特定的行为对象 ( )(分数:2.00)A.是认定客观要件的唯一依据B.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C.是认定主观罪过的依据D.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4.甲某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乙某见状用步枪将甲某击毙,油罐车翻下路
2、边沟中爆炸烧毁。乙某的行为是 ( )(分数:2.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避险过当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分数:2.00)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减轻处罚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6.以下不属于犯罪集团特征的是 ( )(分数:2.00)A.人数较多B.较为固定C.有“保护伞”D.目的明确7.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是 ( )(分数:2.00)A.连续犯B.集合犯C.继续犯D.结合犯8.我国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不包括 ( )(分数:2.00)A.已经犯罪的人B.具有犯罪危险的人C.可能
3、犯罪的人D.犯罪被害人9.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驱逐出境是 ( )(分数:2.00)A.强迫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B.请求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C.强迫犯罪人离开中国国(边)境D.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10.在下列情况中,不能适用减刑的有 ( )(分数:2.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犯罪分子11.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罪或者继续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是从 ( )(分数:2.00)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计算B.着手实行犯罪时起计算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计算12.投敌叛变后又向敌人提供情
4、报或者参加间谍组织,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应认定为 ( )(分数:2.00)A.投敌叛变罪本身的内容B.构成数罪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13.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放火并且已经着手骗取保险金的,应 ( )(分数:2.00)A.以放火罪的加重法定刑处罚B.以放火罪的基本法定刑处罚C.以放火罪的从重法定刑处罚D.数罪并罚14.下列事故中,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的是( )(分数:2.00)A.飞行事故B.铁路运营事故C.水上交通事故D.工程安全事故15.甲系某国有公司的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妻弟经营的工厂采购原料,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 ( )(
5、分数:2.00)A.为亲友非法牟利罪B.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C.滥用职权罪D.不构成犯罪16.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下列对象,不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是 ( )(分数:2.00)A.专营物品B.专卖物品C.限制买卖的物品D.发票17.李某先后拐卖妇女 12 人,在拐卖过程中,奸淫了二名被拐卖的妇女,并强迫另外两名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李某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拐卖妇女罪、强迫卖淫罪B.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C.拐卖人口罪D.拐卖人口罪、强奸罪18.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原则是 ( )(分数:2.00)A.被害人是否丧失对财物的控制以及人身权利是否受到侵害B.被害人是否
6、丧失对财物的控制C.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是否受到侵害D.被害人是否丧失对财物的控制或者人身权利是否受到侵害19.赵某因对其父单位的领导李某处理其父违法乱纪的行为不满,蓄意进行报复,先后 5 次用砖头砸碎李某家的门窗,以泄私愤,其中一次砸毁李某家价值 10000 余元的大屏幕彩电一台,赵某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报复陷害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寻衅滋事罪2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证罪的犯罪时间是 ( )(分数:2.00)A.在案件侦查过程中B.在案件审判过程中C.在诉讼过程中D.在刑事诉讼过程中21.王某因走私毒品罪被判过刑,后又犯运输毒品罪,对王某应当 ( )(分
7、数:2.00)A.从重处罚B.加重处罚C.按照法律规定的刑罚处罚D.按吸收犯处罚22.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犯罪主体是( )(分数:2.00)A.现役军人B.预备役人员C.专业军人D.军人和预备役人员23.受贿罪与贪污罪的关键区别是 ( )(分数:2.00)A.主体不同B.客体不同C.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不同D.主观方面不同24.王某身为检察人员,在侦查活动中,故意包庇其邻居张某贪污罪的犯罪事实,不使其受到追诉,王某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包庇罪B.枉法裁判罪C.徇私枉法罪D.滥用职权罪25.甲是军人,战时甲造谣惑众,扰乱军心,导致军队战斗力严重下降,造成了重大军事失败。
8、甲构成 ( )(分数:2.00)A.战时造谣惑众罪B.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C.阻碍军事行动罪D.诈骗罪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刑法理论一般将刑法解释方法分为 ( )(分数:2.00)A.立法解释B.文理解释C.论理解释D.司法解释E.非正式解释27.危害结果对量刑的影响作用表现为 ( )(分数:2.00)A.作为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B.作为酌定的量刑情节C.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依据D.作为选择法定刑的根据E.作为法定的量刑情节28.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 ( )(分数:2.00)A.应当从轻处罚B.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C.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D.造成损害的,应
9、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E.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9.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包括 ( )(分数:2.00)A.特殊预防B.一般预防C.长期预防D.中期预防E.短期预防30.依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是 ( )(分数:2.00)A.犯罪的外国人B.犯罪以后自首的人C.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E.犯罪时怀孕的妇女31.刑法上的时效分为 ( )(分数:2.00)A.时效延长B.时效中断C.追诉时效D.行刑时效E.时效更新32.破坏交通设施罪客观方面具有的特征包括( )(分数:2.00)A.必须实施了破坏行为B.破坏交通设施必须危害公共安全C.破坏的对象是轨
10、道、桥梁、公路、标志等关涉公共安全的交通设施D.破坏的对象是关涉公共安全的电力设备E.破坏行为必须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或者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33.下列犯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有(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强奸罪C.猥亵儿童罪D.绑架罪E.非法搜查罪34.特殊类型的诈骗行为包括 ( )(分数:2.00)A.三角诈骗B.赌博诈骗C.无钱饮食D.无钱住宿E.二重买卖35.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犯罪构成特征足 ( )(分数:2.00)A.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国防利益B.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C.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D.犯罪主体是军人E.主观方面是故意
11、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简述犯罪主体的含义。(分数:2.00)_37.简述罚金的适用对象及刑法分则对其的规定方式。(分数:2.00)_38.简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概念与特征。(分数:2.00)_39.简述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0.试述犯罪故意的概念及其种类。(分数:2.00)_41.试述虚假广告罪的认定。(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42.周某原系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侦查员,2003 年 10 月 5 日,周某与派出所干警在去一盗窃案现场途中,遇见许某和白某,周某怀疑
12、此两人为另一案犯罪嫌疑人,遂将其带回永集湖派出所讯问。在讯问中周某以塑料管、木板等打击许某背部、腿部和臀部等部位数小时之久。后许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为:“生前被人用钝性物体打击致胸背、腰部、臀部及四肢大面积组织损伤造成创伤性休克而死亡。” 问:周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全国自考(刑法)模拟试卷 15 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 )(分数:2.00)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解析:解析:我们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
13、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在惩罚与保护关系上,我们认为惩罚是手段,保护是目的。2.我国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 ( )(分数:2.00)A.属人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解析:解析: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属地管辖原则。即一个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不问其国籍,都有进行规制以维护本国秩序的权力。 因此,一个国家对于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不管行为人是谁,都适用本国刑法。属地管辖原则以国家主权和国家刑罚权为根据,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与秩序,有利于刑罚效果的实现、诉讼程序的展开。3.特定的行为对象 ( )(分数:2.00)A.是认定客观要件的唯一依据B.
14、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 C.是认定主观罪过的依据D.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解析:解析:行为对象(也称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作用的,法益的主体或者物质表现。如故意杀人罪的“人”,盗窃罪中的“公私财物”就是犯罪对象。特定的犯罪对象在某磐犯罪中足构成要件,行为只有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才能构成犯罪。4.甲某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乙某见状用步枪将甲某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沟中爆炸烧毁。乙某的行为是 ( )(分数:2.00)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避险过当解析:解析:乙某为了保护他人(客车)的利益,采取行为制止不法侵害人,属于特殊正当防卫。甲的行为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犯
15、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乙某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分数:2.00)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减轻处罚C.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22 条第 2 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6.以下不属于犯罪集团特征的是 ( )(分数:2.00)A.人数较多B.较为固定C.有“保护伞” D.目的明确解析:解析:犯罪集团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人数较多。即三人以上,二人不足以成为集团。(2)较为固定。(3)目的明确。7.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
16、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是 ( )(分数:2.00)A.连续犯B.集合犯C.继续犯 D.结合犯解析:解析:继续犯的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终止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也称为持续犯。8.我国刑罚的一般预防对象不包括 ( )(分数:2.00)A.已经犯罪的人 B.具有犯罪危险的人C.可能犯罪的人D.犯罪被害人解析:解析:一般预防是指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一般预防的对象是犯罪人员以外的社会成员。9.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驱逐出境是 ( )(分数:2.00)A.强迫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B.请求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C.强迫犯罪人离开中国国(边)境D.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解析:解
17、析: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10.在下列情况中,不能适用减刑的有 ( )(分数:2.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犯罪分子 解析:解析:减刑,是针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没收财产不在减刑的范围内。11.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罪或者继续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是从 ( )(分数:2.00)A.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计算B.着手实行犯罪时起计算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D.犯罪行为既遂时起计算解析:解析:对一般犯罪的追诉期限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对于连续犯、继续犯,即犯罪行
18、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12.投敌叛变后又向敌人提供情报或者参加间谍组织,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应认定为 ( )(分数:2.00)A.投敌叛变罪本身的内容 B.构成数罪C.牵连犯D.想象竞合犯解析:解析:投敌叛变后实行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投敌叛变罪的应有之义,不能按数罪来处理,只能定性为投敌叛变罪。13.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放火并且已经着手骗取保险金的,应 ( )(分数:2.00)A.以放火罪的加重法定刑处罚B.以放火罪的基本法定刑处罚C.以放火罪的从重法定刑处罚D.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为了骗取保险金而放火并且已经着手骗取保险金的,是两个行为,应成立
19、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14.下列事故中,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的是( )(分数:2.00)A.飞行事故B.铁路运营事故C.水上交通事故 D.工程安全事故解析:解析:航空人员违章造成重大飞行事故的,成立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职工违章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成立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公路、水上运输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造成公路、水上交通事故的,成立交通肇事罪。工程安全事故可能成立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15.甲系某国有公司的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妻弟经营的工厂采购原料,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 ( )(分数:2.00)A.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B.非法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刑法 模拟 试卷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