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化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分,共 16 分 ) 1.(2分 )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可燃冰燃烧 B.铁钉生锈 C.矿石粉碎 D.光合作用 解析: A、可燃冰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C、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D、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 C 2.(2分 )下列试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熄灭酒精灯 B. 取用固体粉末 C. 读液体体积
2、D. 滴加液体 解析: 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冒盖灭,故 A操作错误; B、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 D、胶头滴管的使用:垂直悬空容器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正确 。 答案: A 3.(2分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盐类:烧碱、纯碱 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 D.氧化物:水、二氧化锰 解析: A.二氧化碳不是有机物,错误; B.烧碱不是盐类,错误; C、冰水共存物不是混合物,错误
3、; D、水和二氧化锰都是氧化物,正确 。 答案: D 4.(2分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五种分子参加反应 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 3: 1 C.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D.此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有二种分子参加反应 .故 A不正确; B、由变形后的图示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 “ ” 和 “ ” 分子个数比是 3: 1,故B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发生了改变 .故 C不正确; D、
4、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 D不正确 。 答案: B 5.(2 分 )硝酸铵 (NH4NO3)是一种肥效较高、使用广泛的氮肥,但近年来不法分子用它来生产炸药,给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硝酸铵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减少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科学研究发现,硝酸铵爆炸时,氮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 .下列关于硝酸铵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4+6 B.+1+1 C. 3+5 D.无法确定 解析: 硝酸铵 (NH4NO3)中铵根显 +1价,氢元素显 +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由原子团
5、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 x+(+1) 4=+1,则 x= 3价 。 硝酸根显 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 y+( 2) 3= 1,则 y=+5价 。 答案 : C 6.(2 分 )某密闭容器中有 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89 54 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 X由碳、氢元素组成 B.物质 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6、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 16 克 D.生成 CO2与 H2O的质量比是 89: 54 解析: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 X, 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88g 1244 100%=24g; 5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54g 218 100%=6g, 24g+6g=30g 46g,故 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A、物质 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错误; B、物质 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正确; 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 32 克,错误 ; D、生成 CO2与 H2O的质量比是 88: 54,错误 。 答案: B 7.(2分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
7、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 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 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 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K2SO4和 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 b点到 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A、 c点时溶液的 pH 小于 7,显酸性,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B、 a点时溶液的 pH大于 7,显碱性,图中 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K2SO4和 KOH,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C、由图象可知, pH 值是开始时大于 7逐渐的减小到 7然后小于 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
8、加入酸性溶液,使 pH 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D、由 b点到 c 点的变化过程中,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答案: D 8.(2分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所选用试剂及操 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aCl(NaOH)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B NaCl(Na2CO3) 加入过量的 CaCl2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C HCl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过滤 D CO2(CO) 通
9、入氧气,点燃 A.A B.B C.C D.D 解析: A、 NaOH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B、 Na2CO3能与过量的 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 (过量的 ),不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C、 H2SO4能与过量的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 氯化钡 (过量的 ),不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
10、除去 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答案: A 二、填空简答 (共 23分 ) 9.(6分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填序号 )。 解析: A、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答案 项错误; B、植物油中富含油脂, 答案 项错误; C、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答案 项正确; D、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 C (2)某兴趣小组对清水江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取回水样,在实验室静置后过滤,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解析: 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11、玻璃棒 。 答案 :玻璃棒 (3)若要测定清水江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 (填序号 ) A.紫色石蕊溶液 B.pH试纸 C.无色酚酞溶液 解析: 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要用pH试纸 。 答案 : B (4)当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铲除火场周围一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 成一道 “ 防火墙 ” ,其原理是 。 解析: 铲除火场周围一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成一道 “ 防火墙 ” ,能使可燃物被移走,从而灭火 。 答案 :移走可燃物 (5)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不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还会发生变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烧碱变质的原因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贵州省 东南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