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4 分)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 222 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解析: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答案: D 2.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
2、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设立的先后顺序是( ) 西域都护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新疆行省 澎湖巡检司 台湾府 A. B. C. D. 解析:西域都护设立于西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立于唐朝;澎湖巡检司设立于元朝;台湾府、新疆行省设立于清朝,台湾府设立于 1684 年,新疆行省设立于 1884 年。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答案: C 3.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解析:第二种是在战争上,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传入欧洲后,加速了封
3、建制度的瓦解。所以第二种东西是火药。 答案: C. 4.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唐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C.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解析: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很长时间: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4、得到巩固和发展。经分析后得知 B 项的内容是错误的。 ACD 都是正确的描述,排除。 答案: B 5.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 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据图片“八个强者打以弱者”可知。此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八国联军在 1901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答案: D 6.口号是供人
5、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 政治色彩。如果你是某一事件的参与者,喊出的口号时“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那么你参与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发生的直接导火索就是清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它提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和“取消二十一条”。所以根据口号判断参加的是五四运动。 答案: D 7.2017 年 8 月 1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纪念日。该纪念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
6、起义 D.井冈山会师 解析: 1927 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为纪念南昌起义,把每年的 8 月 1日定为建军节。 答案: A 8.2017 年 1 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华北事变 解析:抗日战争胜利于 1945 年,十四年前是 1931 年,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
7、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因而“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 答案: A 9.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1972 年,中美正式建交 D.2001 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解析:据所学知识, 1972 年尼
8、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答案: C 10.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新中国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 1917 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答案: D 11.20 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C.都在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D.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解析:
9、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反法西斯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故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不同。 ACD 表述正确。 答案: B 12.“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 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说法都是正确的。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
10、不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明。 答案: B 二、材料解析题(共 3 小题, 25 题 9 分, 26 题 9 分, 27 题 18 分,共 36 分) 13.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如图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事件有何影响? 解析:据材料“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公元前 356 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商鞅变法的措施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贵州省 毕节市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