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6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6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66及答案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66 及答案解析(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 ) A主要基础 B主要内容 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D性质(分数:2.00)A.B.C.D.2.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分数:2.00)A.B.C.D.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 ( )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 B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分数:2.00)A.B.C.D.4.我国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 ( ) A分阶段深入 B宽领域发展 C全方位推进 D梯次推进(分数:2.00)A.B.C.D.5.繁荣学术和文艺的基本方针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推陈出新 D古为今用(分数:2.00)A.B.C.D.6.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 ( ) A合作社经济 B私人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营经济(分数:2.00)A.B.C.D.7.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分数:2.00)A.B.C.D.8.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 ( )
3、A“叶九条” B“邓六条” C“一纲四目” 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分数:2.00)A.B.C.D.9.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 ( ) A学生运动 B工人运动 C农民运动 D市民运动(分数:2.00)A.B.C.D.10.3640 为时事政治题(分数:2.00)填空项 1:_11.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分数:2.00)A.B.C.D.12.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
4、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 ( ) A按劳分配制度 B按需分配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平均分配制度(分数:2.00)A.B.C.D.1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分数:2.00)A.B.C.D.14.国家政权属于 ( ) A经济基础 B生产关系 C政治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分数:2.00)A.B.C.D.15.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 ) A真象是稳定的,假象是多变的 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C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D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歪曲地表现本质(分数:2.00)A.
5、B.C.D.1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历史上的人可以分为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 B历史人物可以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C正面人物中包括无产阶级领袖 D无产阶级领袖是历史的主人(分数:2.00)A.B.C.D.17.被誉为“新时期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 )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分数:2.00)A.B.C.D.18.时间和空间是 ( ) A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感性认识的直观形式 D理性认识的直观形式(分数:2.00)A.B.C.D.19.决定
6、人的本质的是 ( ) A人的心理特征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分数:2.00)A.B.C.D.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 ( ) A组织制度 B基础和核心 C管理制度 D财务制度(分数:2.00)A.B.C.D.21.“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它是针对 ( ) A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B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 D社会主义理论建设问题(分数:2.00)A.B.C.D.22.延安整风的中心内容是 ( ) A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7、 D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分数:2.00)A.B.C.D.2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 ( ) A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础上 C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 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基础上(分数:2.00)A.B.C.D.2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分数:2.00)A.B.C.D.2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 )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分数:2.00)A.B.C.D.2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
8、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 ( ) A2002 年党的十六大 B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C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D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分数:2.00)A.B.C.D.27.从 1927 年 11 月到 1935 年 12 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 ( ) A工农民主专政 B劳农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分数:2.00)A.B.C.D.28.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 ( ) A第一世界 B第二世界 C第三世界 D介于第二和第三世界之间(分数:2.00)A.B.C.D.29.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 ( ) A对客观事物本质的
9、概括和反映 B对客观世界一般联系的概括和反映 C主观思想前后不一致的概括 D主观世界最普遍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分数:2.00)A.B.C.D.30.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 ( ) A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相信思想动机的作用,相信英雄人物的作用 C宣扬上帝创世说,否定进化论 D不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分数:2.00)A.B.C.D.31.从 1978 年至 1982 年是邓小平理论 ( ) A初步形成 B形成轮廓 C形成理论体系 D发展完善(分数:2.00)A.B.C.D.3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 A可知论和
10、不可知论 B一元论哲学和二元论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数:2.00)A.B.C.D.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 ( ) A辛亥革命后 B十月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分数:2.00)A.B.C.D.34.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分数:2.00)A.B.C.D.35.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 ) A北平和平解放 B解放南京 C蒋介石逃到台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数:2.00)A.B.C.D.36.党在“过渡时期
11、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 )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分数:2.00)A.B.C.D.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37.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的总和。(分数:10.00)_38.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39.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坚持实践标准的意义。(分数:10.00)_40.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分数:10.00)_4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12、路线的内涵是什么?(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2.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分数:20.00)_专升本政治-66 答案解析(总分:1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 ) A主要基础 B主要内容 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D性质(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体制”是“制度”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亦然。2.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
13、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A”是毛泽东思想萌芽期的代表作,不可能“完整”提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只提了两个“反对”,也是不完善的,即没提到“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内容;而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 年 6 月 30 日,已经在系统总结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故亦排除“B”、“D”。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 ( )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 B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体制改革不是制度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故舍“A”、“D”,改革又是第二次革
14、命,所以也不是“原有体制的修补”,故舍去“B”。4.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 ( ) A分阶段深入 B宽领域发展 C全方位推进 D梯次推进(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A”、“B”、“C”属于“对外开放战略”,与题干无关。5.繁荣学术和文艺的基本方针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推陈出新 D古为今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繁荣学术和文艺的耀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与题目没有关系。6.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 ( ) A合作社经济 B
15、私人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营经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也是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7.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 )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历史知识,要记住。8.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 ( ) A“叶九条” B“邓六条” C“一纲四目” D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分数:2.00)A.B.
16、C.D. 解析:解析 “一纲四目”是周恩来对中共对台政策的归纳;“叶九条”是在“一国两制”构想形成阶段,叶剑英提出的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邓六条”是在“一国两制”构想的发展阶段由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但是系统阐述的还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它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9.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 ( ) A学生运动 B工人运动 C农民运动 D市民运动(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审题时,注意“第二条战线”就不难得出正确结论。10.3640 为时事政治题(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略)解析:11.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 )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买办资本,这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资产阶级,义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12.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 ( ) A按劳分配制度 B按需分配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平均分配制度(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A”、“
18、B”、“D”均属分配制度,分别属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原始社会的分配制度,不合题干要求。1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 )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受物质制约,故“D”符合;而“积极性”、“智慧”、“思想”均属意识范畴,不构成“客观前提”,故排除“A”、“B”、“C”。14.国家政权属于 ( ) A经济基础 B生产关系 C政治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政治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
19、其组织与设施,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因此,政权就属于政治上层建筑,“C”入选。15.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 ) A真象是稳定的,假象是多变的 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C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D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歪曲地表现本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故选“D”。真象和假象不存在稳定和多变之分;假象也是客观事物本质的表现,是客观存在的。1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历史上的人可以分为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 B历史人物可以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C正面人物中包括无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 6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