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地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真题地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 每题 1分,共 35分) 1.如图漫画 “ 手下留情 ” ,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 。 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 “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 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 。 漫画反映
2、的问题是: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不,爱护人类家园 。 答案: C 读图 “ 经纬网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2.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 ) A.甲 乙 B.乙 丙 C.丙 丁 D.丁 甲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个阴影区域所跨经纬度数相同,依据其所在的纬度可判定,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丙 甲 =乙 丁 。 答案: C 3.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
3、是 ( )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 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 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 160E 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 160E 以东为西半球 。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 纬度划分, 0 30 为低纬度地区,30 60 为中纬度地区, 60 90 为高纬度地区 。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 23.5S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 66.5N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 90N
4、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 66.5S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 90S 。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全部位于东半球中纬度地区,乙跨东西半球、北温带地区,丙位于南半球热带和温带地区,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 答案: D 读图 “ 地球公转示意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4.我国下列法定节日中属于 “ 二十四节气 ” 的是 (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春节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 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5、、立冬、小雪、大雪、冬至;故选项 A符合题意 。 答案: A 5.2017年端午节那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读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甲处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 3月 21日前后;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乙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 2017 年 5 月 30 日是端午节这一天,地球运行在甲春分和乙夏至之间 。故选项 A符合题意 。 答案: A 6.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日青岛的白昼时间比海口短 B.该日前后是到南极
6、考察的最佳时间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解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读图可知,当地球 运行在图中的 A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 6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我国此时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青岛比海口位于偏北,因此青岛白昼时间比海口白昼时间长;故 A错误 。 该日为 6月 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南极地区为极夜,且为冬季,不适宜到南极考察;故 B错误 。 夏至日这一天,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7、;故 C错误, D正确 。 答案: D 读图 “ 非洲示意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7.“ 非洲之巅 ”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解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 。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 5895米)冰峰峭立,终年积雪,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但因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使雪峰奇景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 。 答案: D 8.有关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被称为
8、“ 高原大陆 ” 、 “ 热带大陆 ” B.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C.刚果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解析: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主要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故A叙述正确;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故 B叙述正确;非洲的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故 C叙述错误;非洲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故 D叙述正确 。 答案: C 读图 “ 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航线示意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9.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优势是 ( ) A.沿线经过的国家更多 B.一年中通行时间更长 C
9、.缩短了距离,节省了能源 D.沿途看到的景观更丰富 解析: 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西北航道统称为北极航道 。 从海上运输效率的角度,北极航道较传统航线可减少 12至 15天航程,所以航海界也把北极航道称为 “ 黄金水道 ” 。 北极航道一旦开通,世界海上运输格局将发生较大改变 。 中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将大大拉近 。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最大限度地缩短航程,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企业经营效益 。 答案: C 10.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路线,一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 是 ( ) A.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B.台湾海峡 马六甲海
10、峡 霍尔木兹海峡 巴拿马运河 C.朝鲜海峡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D.朝鲜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英吉利海峡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重要海峡或运河的分布 。 读图可知,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路线,一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 是台湾海峡, 是马六甲海峡, 是苏伊士运河, 是直布罗陀海峡,故选项 A符合题意 。 答案: A 2018年与 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俄罗斯和卡塔尔举办 。 读图 “ 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简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11.近几十年来,卡塔尔出现外籍人口大量迁入的现象,导致人口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 ) A.该国是伊斯兰教的创始国,吸引着伊斯兰教
11、徒大量涌入 B.周围国家战乱不断,大量难民涌入 C.该国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 D.该国石油资源丰富,资源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 解析: 卡塔尔位于西亚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本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近年来加强了石油开采的力度,所有很多劳工输入 。 答案: D 12.在两国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所占比重都不高,其自然原因是 ( ) A.都是因为河湖稀少,水资源短缺 B.俄罗斯地广人稀;卡塔尔地少人多 C.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卡塔尔降水少,沙漠广布 D.地形都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解析: 图中两国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农业都不是很发达原因是: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农业集中在纬度较低
12、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 答案: C 6月至 7月,某探险队沿 到 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 下列各 题 。 13.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 )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及人口分布 。 读图可得, 是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 是高山高原气候,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是寒带气候,图中的 三地人口稀疏 。 答案: D 14.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 “ 狂风暴雨 ” 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分布 。 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 是寒带
13、气候,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 。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 。 答案: A 15.在 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 A.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解析: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位置及物产 。 读图可知,图中 地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故选项 ABC不符合题意 。 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西亚的伊拉克是椰枣的主要出产国,其产量居世界首位,选项 D符合题意 。 答案
14、: D 读图 “ 甲、乙两个国家简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16.关于两国相同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B.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淡水资源都很丰富 解析: 依图中轮廓可以判断甲乙分别是巴西、澳大利亚 。 巴西、澳大利亚两国热带范围非常广;两国在所在大洲都属于面积最大的国家;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用来出口;澳大利亚中西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淡水资源缺乏 。 答案: D 17.关于两国人口都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平原面积广阔 B.气候温暖湿润 C.临近海洋,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解析:
15、 依据轮廓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人口分布的共同点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气温温暖湿润,临近海洋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虽然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但是平原面积狭小,故 A符合题意 。 答案: A 读图 “ 我国 1960 204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 ” ,完成 下列各 题 。 18.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 A.1980年 B.2015年 C.2025年 D.2035年 解析: 主要考查了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 。 读图,图中横坐标代表年代,纵坐标代表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当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 0时,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对应的是
16、 2015年 。 答案: B 19.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B.放开二孩政策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解析: 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 。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 等问题 。2015年 10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答案
17、: B 读图 “ 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20.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 冀 太原 B.乙 闽 福州 C.丙 青 西宁 D.丁 皖 武汉 解析: 此题考查部分省份轮廓以及简称和行政中心 。 从图中轮廓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山西省、福建省、西藏自治区、湖北省 。 山西省 晋 太原;福建省 闽 福州;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湖北省 鄂 武汉 。 答案: B 21.图中山脉,既是重要地形区分界线,又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阶梯分界线与山脉的地理意义 。 读图
18、分析可知, 为太行山, 为武夷山, 为昆仑山, 为巫山 。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 其中,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巫山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 答案: D 读图 “ 中国温度带图 ” ,完成 下列各 题 。 22.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 一年一熟 B.乙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丙 一年三熟 D.丁 一年两熟到三熟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及作物的熟制 。 读图可知:图中甲为亚热带,乙为暖温带,丙为中温带,丁为高原气候区;亚热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A 错误;暖温
19、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B正确;中温带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 C错误;高原气候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D错误 。 答案: B 23.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 水稻、油菜 B.乙 春小麦、花生 C.丙 冬小麦、棉花 D.丁 青稞、甘蔗 解析: 本题考查我 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 读图可知:图中甲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蔗等;乙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花生、棉花等;丙为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玉米、大豆等;丁为青藏地区,属于高原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项 A符合题意
20、 。 答案: A 读图 “ 黄河流域示意图 ” 和表 “ 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 ” ,完成 下列各 题 。 24.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增加 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增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减少 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减少 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解析: 考查黄河各河段的特点 。 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 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山东省 青岛市 中考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