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一)及答案解析.doc
《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一)及答案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_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A.辩证唯物主义 B.科学的实践观 C.实践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分数:2.50)A.B.C.D.2.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分数:2.50)A.B.C.D.3.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_。 A.矛盾双
2、方的绝对同一 B.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D.矛盾的双方的相互贯通(分数:2.50)A.B.C.D.4.“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_。 A.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C.要尊重客观规律性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数:2.50)A.B.C.D.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_。 A.信息的产生过程 B.信息的传播过程 C.信息的刺激过程 D.信息的接收和保留过程(分数:2.50)A.B.C.D.6.20 世纪美国旅行家
3、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这表示_。 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 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分数:2.50)A.B.C.D.7.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_。 A.坚定的革命性 B.彻底的科学性 C.自觉的实践性 D.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分数:2.50)A.B.C.D.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_。 A.机械性、形而上学
4、性、不彻底性 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朴素性 C.机械性、庸俗性、形而上学性 D.形而上学性、主观性、不彻底性(分数:2.50)A.B.C.D.9.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_。 A.风来雨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分数:2.50)A.B.C.D.10.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_。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斗争性(分数:2.50)A.B.C.D.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是_。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分数:2.50)A.B.C.D
5、.1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_。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性规律(分数:2.50)A.B.C.D.13.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_。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讲话中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分数:2.50)A.B.C.D.14.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是在党的_。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分数:2.50)A.B.C.D.15.事物的联系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_。 A.事物的相互联系、
6、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B.事物的发展、变化引起物质的运动 C.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D.事物的多种联系形式(分数:2.50)A.B.C.D.16.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_。 A.都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B.都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C.都是主观随意进行的 D.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分数:2.50)A.B.C.D.17.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_。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D.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分数:2.50)A.B.C
7、.D.18.“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反映的是_。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论(分数:2.50)A.B.C.D.19.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_观点。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分数:2.50)A.B.C.D.20.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本质的关系是_。 A.血缘关系 B.利益关系 C.生产关系 D.协作关系(分数:2.50)A.B.C.D.21.哲学基本问题与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关系是_。 A.前者涉及自然界两大类现象的关系问题,后者涉及人类
8、社会两大类现象的关系问题 B.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不涉及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才关乎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C.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中的表现 D.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只存在着认识根源,没有历史根源;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既有认识根源,也有历史根源(分数:2.50)A.B.C.D.22.如果对通胀预期不加以正确管理、引导和化解的话,就可能被积累放大,最终导致通胀的实现。这说明_。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 D.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分数:2.50)A.
9、B.C.D.23.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_。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分数:2.50)A.B.C.D.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_。 A.无偿没收 B.限制民族工商业 C.和平赎买 D.保护民族工商业(分数:2.50)A.B.C.D.25.孙子兵法云:“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事实说明了_。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数:2.50)A
10、.B.C.D.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_。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分数:2.50)A.B.C.D.27.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_。 A.内容 B.目标 C.指导方针 D.基本方针(分数:2.50)A.B.C.D.28.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D
11、.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分数:2.50)A.B.C.D.2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是坚持_。 A.改革开放 B.民主法治 C.以人为本 D.科学发展(分数:2.50)A.B.C.D.30.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_。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分数:2.50)A.B.C.D.31.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_。 A.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促
12、进事物发展 B.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 D.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分数:2.50)A.B.C.D.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_。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分数:2.50)A.B.C.D.33.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是从_。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从完善我国生产关系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上说的(分数:2.50)A.B.C.D.34.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_。 A.人民
13、群众的广泛参与 B.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 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分数:2.50)A.B.C.D.35.明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文献是_。 A.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分数:2.50)A.B.C.D.36.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_。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
14、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分数:2.50)A.B.C.D.37.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从政治自由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_。 A.自由与法律是完全对立的 B.公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C.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自由(分数:2.50)A.B.C.D.38.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_。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数:2.50)A.B.C.D.3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
15、识论的_原理完全一致。 A.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分数:2.50)A.B.C.D.40.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是_。 A.认识 B.存在 C.实践 D.理性(分数:2.50)A.B.C.D.银行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分类真题政治(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_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A.辩证唯物主义 B.科学的实践观 C.实践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分数:2
16、.50)A.B. C.D.解析:解析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2._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3.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_。 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B.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D.矛盾的双方的相互贯
17、通(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双方平衡、协调、合作,事物才能展现和谐状态。4.“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就是大道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_。 A.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B.要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C.要尊重客观规律性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
18、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要求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心,是主要矛盾。5.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就是_。 A.信息的产生过程 B.信息的传播过程 C.信息的刺激过程 D.信息的接收和保留过程(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对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人们接收信息,并形成对信息的认识,换言之,从信息的角度而言,反映的发生是接收和保留。D 选项正确。6.20 世
19、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这表示_。 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 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体现了人的巨大主观能动性,D 选项说法正确。A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B 选项说法过分扩大了主观能动性;C 选项没有正确认识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7.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
20、就在于它具有_。 A.坚定的革命性 B.彻底的科学性 C.自觉的实践性 D.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则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_。 A.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朴素性 C.机械性、庸俗性、形而上学性 D.形而上学性、主观性、不彻底性(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
21、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具有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9.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_。 A.风来雨 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摩擦生热,需要明确的是因果之间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但并非有先后的就具有因果联系,比如风来雨至、冬去春来、电闪雷鸣只有时间先后之分,无因果联系,故选C。10.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_。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系统 公开 招聘 考试 综合 知识 分类 政治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