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语文.docx
《2017年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天津市第一中学九年级模拟试题语文 第 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 划线 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组是( ) ( 3 分) A.荇 ( xng) 藻 蓬 蒿 ( go) 间 ( jin)或 算挂 芒刺在背 梓 楩 ( pin) B.一气 呵 成( h) 窈窕 ( yotio) 抡 ( ln)圆 一泄千里 呱 呱 坠地( g) 顶礼摩拜 C.鼋 ( yun) 鼍 ( tu) 云 翳 ( y ) 糍粑 倒 坍 ( t) 纤 细( xin) 贫 瘠 ( j) D.周到如砥 疙 瘩( g) 啾 啾 zhu 千 钧 一发( jn) 按 捺 ( ni) 服辩 解析 : A 项“算挂”应
2、写作“算卦”,“蓬蒿”应读做“ ho”; B 项“抡”读作“ ln”,“摩拜”应写作“膜拜”; C 项“鼍”应读做“ tu”; D 项“周到如砥”应写作“周道如砥”,“啾”应读做“ ji”,“钧读作“ jn”,“捺”读作“ n”。故选择则 C 项。 答案 : C 2.下面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 分) 从这一刻起,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长达 156 年的殖民统治宣告 _。 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中,在一片 _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_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_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A.破灭 焦躁 如果 即使 B.破灭 燥热 虽然
3、但是 C.终结 燥热 虽然 但是 D.终结 焦躁 如果 即使 解析 : 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句表明英国在香港长达百年的殖民统治结束了,根据此意,填写“终结”一词较恰当,这样可以排除掉 AB 项了,“焦躁”一般是形容人的一种烦躁的心态,心中烦闷不安,急躁易怒,甚则手足动作及行为举止躁动不宁的表现。而“燥热”一般形容环境的炎热,或人的身体不适,发热。根据语境可以判断出第二个空应填写“焦躁”。这样又可以排除掉 C 项,故答案为 D。 答案 : D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A.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 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 售额
4、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B.我们从哪里来 ? 就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 320 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人是最 早的人类祖先。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 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D.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解析: A 项搭配不当,将“产量”删去; C 项语序不当,“一方面”调至“这些作品”之后,D 项“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主客体颠倒。 答案 : B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
5、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 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在即将到来的假期里,同学们是想学习一些特长呢?还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C.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部署 2014 年重点工作时提出“三最”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D.那条路两侧的枫叶落了一地,深红色的、浅红色的、红黄相间的、红黄莫辨的或一 片片贴在路上,或一沓沓铺在路边,令人不忍落脚。 解析 : B 项是选择性提问,只在最后一个问句后加“问号”,其他为“逗号”,所以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答案 : B 5.下面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6、3 分) 长城电扇,电用长城。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修辞的辨析与分类。仔细分析每一个选项,可以看出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句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 : B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 “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B.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面。
7、”(我爱这土地) 这表达出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生于斯, 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这种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真爱。 土地、河流、风和黎明,代表了我们民族的形象,是作者歌颂的对象。 C.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 诗人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漫长的生 活历程,全诗主要表达了对父母妻儿的绵绵思念。 D.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心中之所爱,可望而难及 朦胧的 爱,惆怅的美
8、,正是此诗的动人之处。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与辨析能力。仔细阅读每一个选项,可以看出 C 项表述不正确。乡愁中诗人的情感从个人的悲欢发展到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而不单单是表达了对父母妻儿的绵绵思念,更重要的是家国之思。 答案 : C (一)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第下面小题。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 71%的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 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流动着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因而可以说,海洋 保护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繁衍。 海洋还敞开宽阔的胸怀,让人们来发掘它丰富的宝藏。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食品基地。
9、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 _7_倍。海洋 每年为人类提供 _8_亿吨的鱼。据计算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 _9_倍。 海洋还是一座巨大的油库。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 3000 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 40%。海底锰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还 有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世 界潮汐资源约有 10 多亿千瓦。如果把波 浪能和海流能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务,然而人类对它怎样呢 ? 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引起了世界有识之 士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人类对海洋的污
10、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人类每年排入大海的石油在 200 万 2000 万吨之间 。如果把油船沉没和战争破坏所造成的漏油计算进去,那么这个 数字将成倍地增加。石油污染会使成千上万只海鸟丧命,油膜使浮游生物及鱼类无法生 存。 全球工业的发展,每年使大量 含汞、镉、铜、铅等重金属的化学废料进入海洋。据 计算,全世界每 年排入海洋的汞有 1 万多吨,镉就更多。 各种农药污染也不亚于工业污染,特别是杀虫剂滴滴涕,每年约有 100 万吨进入海 洋,抑制了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 (11)工业、民用和农业污水,船民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污染,核武器实验污染和海洋 热污染等也使海 洋环境日益恶
11、化。 (12)据调查,每年从河流注入海洋的 41000 立方千米的淡水中,有 200 亿吨悬浮物和 溶解盐类,包括金属和污染物、城市垃圾和污水。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13)除了严重的污染外,人类掠夺性的捕捞也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有的品种已 濒临灭绝。地中海沿岸,现在连长 80 毫米以上的鱼也不见了。新英格兰沿海鳕鱼、比目 鱼减少了 65%。我国渤海、黄海渔场的鱼类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摘自十万个为什么) 7.对文中画“ _”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海洋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藻类和鱼类。 B.用分类别、打比方、
12、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说明藻类和鱼类是海洋为人类提供的主要食 品种类。 C.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海洋在为人类提供食品方面的重要作 用。 D.用举例子、列数据、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海洋提供食品的能力远胜于陆地。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一知识点。 答案: C 8.文中 划线 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 3 分) A.广袤无垠的海洋覆盖了地球 71%的 面积,它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 来源。 B.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 3000 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 的 40%。 C.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有六种,其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的。 D.可见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13、 。 解析: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ABC 均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项“严重”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D 9.下列说法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 ) ( 3 分) A.文章先介绍了海洋对地球生物尤其是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然后列举人类活动对海洋 破坏之严重,其意图在于谴责人类的忘恩负义。 B.在各种污染海洋的重金属化学废料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汞。 C.掠夺性的捕捞所造成的鱼类减少,是人类 对海洋最大的破坏。 D.第自然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判断能力。仔细阅读文章,再联系四个选项的内容一一分析进行选择。第自 然段前半 句承接上文“海洋慷慨地倾己所有为人类服
14、务”,后半句引起下文人类对海洋的“做法”。 答案: D (二) 课内文言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 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 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 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
15、糠糟 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 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0.下列词语中 划线 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舍其文 轩 。 ( 轩,窗户 ) B.胡不 见 我于王 ? ( 见,引见 ) C.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 仁 。 ( 仁,讲求仁德 ) D.舍其 粱 肉 ( 粱肉,好饭好菜 ) 解析: A 项“轩”是指“有篷的车”。 答案: A 11.下列句中“之”用法与“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的“之”相同的是( ) ( 3 分)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子非我,安知我
16、不知鱼之乐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 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例句与 D 项“之”都是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其它三项都是结构助词。 答案: D 12.下面对文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当墨子进一步追问公输为什么不停止造云梯时,公输盘承认责任归属自己,并同意带 墨子见楚王。 B.“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C.对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不同的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 境。 D.墨子使楚王得出有“窃疾”“同类”的结论后,楚王不得不同意了放弃攻打宋国的想 法。 解析: A 项当墨子进一步追问公输为什
17、么不停止造云梯时,公输盘并没有承认责任归属自己,而是推给了楚王; C 项对楚王,墨 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让他也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无言以对; D 项墨子使楚王得出有“窃疾”“同类”的结论后,楚王没有放弃,所以墨子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 ,以技相较 ,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答案: B 第 II 卷 二、 13.在横线上把古诗文的句子补充完整。 ( 10 分) 关关雎鸠, _。窈窕淑女, _。(诗经周南)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 _。(孟子公孙丑下) 入则无法家拂士, _,国恒亡, 然后知 _。(孟子告子下) 吊影分为千里雁, _。(白居易望月有感) 花近高楼伤客心, _。(杜甫登
18、楼) 水是眼波横, _。(王观卜算子) _,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两个黄鹂鸣翠柳, _。(杜甫绝句) 解析 :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答案 : ( 1) 在河之洲 ( 2) 君子好逑 ( 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4)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5) 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 ( 6) 生于忧患 ( 7) 辞根散作九秋蓬 ( 8) 万方多难此登临 ( 9) 山是眉峰聚 ( 10) 举杯邀明月 ( 11) 一行白鹭上青天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 13 分)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彼马何 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天津市 第一 中学 九年级 模拟 试题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