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一诊生物.docx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一诊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一诊生物.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 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一诊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 。 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癌变时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都明显减少 B.蛋白质和核酸都能够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 D.内质网主要是对来自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 A、细胞癌变时,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因此核糖体数量增多, A 错误; B、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如 DNA 不能通过核孔, B 错误; C、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
2、中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因此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 C 正确; D、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D 错误 。 答案: C 2.ATP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呼吸作用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 ATP 的重要途径 B.叶肉细胞吸收 Mg2+时所需的 ATP 由光反应提供 C.无氧时酵母菌产生 ATP 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 ATP 的积累量迅速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 A、绿色植物合成 ATP 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和微生物合成 ATP所需
3、要的能量可以来自呼吸作用,因此呼吸作用是所有细胞生物产生 ATP 的重要途径, A 正确; B、叶肉细胞乙主动运输形式吸收 Mg2+时所需的 ATP,由呼吸作用提供;光反应阶段产生 ATP用于暗反应阶段, B 错误; C、无氧时酵母菌产生 ATP 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 错误;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 ATP 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会迅速增加, D 错误 。 答案: A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外界刺激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 B.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C.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来调控植物的各项生命
4、活动 D.幼茎切段中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细胞伸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植物激素的作用 。 A、外界刺激不会影响极性运输的方向, A 错误; B、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植物激素和环境因子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细胞内基因的表达,B 正确;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对细胞代谢起调节作用, C 错误; D、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D 错误 。 答案: B 4.双缩脲试剂 (A 液: 0.lg/mL 的 NaOH 溶液, B 液: 0.0lg/mL 的 CuSO4溶
5、液 )可以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 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 A.待测组织样液 加入 B 液 1mL 注入 A 液 4 滴 观察颜色变化 B.待测组织样液 加入 A 液 1mL 注入 B 液 4 滴 观察颜色变化 C.待测组织样液 加入 A 液和 B 液的混合液 1mL 水浴加热 观察颜色变化 D.待测组织样液 加入 A 液 1mL 注入 B 液 4 滴 水浴加热 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 双缩脲试剂由 A 液 (质量浓度为 0.1 g/mL 氢氧化钠溶液 )和 B 液 (质量浓度为 0.01 g/mL 硫酸铜溶液 )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
6、要先向待测组织样液中加 A 液 1mL,造成碱性环境,然后再加入 B 液 4 滴,最后观察颜色的变化,变成紫色,说明有蛋白质的存在 。 答案: B 5.放线菌素 D 是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能插入到双链 DNA 中,妨碍 RNA 聚合酶沿 DNA 分子前进,但对 DNA 的复制没有影响 。 放线菌素 D 进入细胞后将直接影响 ( ) A.核糖体沿着信使 RNA 向前移动 B.信使 RNA 与 tRNA 的碱基配对 C.遗传信息从 DNA 流向信使 RNA D.以信使 RNA 为模板合成多肽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DNA 分子的复制 。 分析题意:放线菌素 D
7、 能插入到双链 DNA 中,妨碍 RNA 聚合酶沿 DNA 分子前进,但对 DNA的复制没有影响 。 RNA 聚合酶是转录所需的酶,故放线菌素 D 进入细胞后将直接影响的是转录过程,即影响的是遗传信息从 DNA 流向信使 RNA。 答案: C 6.遗传学家将白眼雌果蝇 (XbXb)和红眼雄果蝇 (XBY)杂交,所产生的两千多只子代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X 染色体未分离 。 已知含三条 X 染色体和无 X 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 Y 染色体 B.子代白眼雌果蝇的体细胞中
8、最多含 4 条 X 染色体 C.母本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D.与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 3 个极体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伴性遗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A、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则子代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XBO, A 正确; B、子代白 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bXbY,所以其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最多含 4 条 X 染色体, B 正确; C、母本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也可能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 C正确; D、
9、如果母本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则与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 3 个极体中只有 1 个极体染色体数目不正常, D 错误 。 答案: D 二、解答题 (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 7.(9 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 如图表示 HIV 感染人体后,体液中 HIV 浓度和 T 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 回答下列问题: (1)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 _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 人体 HIV 感染后,免疫系统对它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 _。 HIV 侵入人体后会破坏 T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能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 _。 解析
10、: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人体 HIV 感染后,免疫系统对它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T 淋巴细胞能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淋巴因子。 答案: 血液 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2)艾滋病病人通常死于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失去了 _功能所致 。在健康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主要依靠 _细胞 。 解析: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在健康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主要依靠效应 T细胞。 答案: 防卫、监控和清除 效应 T (3)在 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对 HIV 仍然具有免疫能力,从
11、图可以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_。 解析: 由图可知, HIV 侵入初期病毒数量上升后又急剧下降,这说明在 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对 HIV 仍然具有免疫能力 。 答案: HIV 侵入初期病毒数量上升后又急剧下降 8.(10 分 )为研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科研人员对某植物不同百分比的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未遮光叶片单位面积的 CO2吸收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要能持续进行,除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外,还必须满足的环境条件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影响
12、光反应的因素有:光照、温度等,此外若暗反应不能进行,则光反应也不能进行,而影响暗反应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此,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要能持续进行,除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外,还必须满足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 答案: 一定的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 (2)叶肉细胞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NADPH 在暗反应阶段参与的化学反应是 _,产生的O2与 NADH 反应生成水的场所是 _。 解析: 叶肉细胞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NADPH 在暗反应阶段参与 C3 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O2与 NADH 反应生成水,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 答案: C3 的还原 线粒体内膜 (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四川省 成都市 高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