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考一模生物.docx
《2017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考一模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考一模生物.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年吉林省延边 朝鲜族自治 州高考一模 生物 一、选择题 (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C.某些高等植物细胞具有中心体,有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D.胆固醇不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A、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但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不具有核仁, A错误; B、洋葱根
2、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具备渗透吸水的条件,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B正确; C、中心体常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中心体, 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D错误 。 答案: B 2.如图为 ATP与 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 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 和 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器内 B.过程 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细胞内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过程 中的能量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A、 ATP的合成与水解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
3、胞器内,如叶绿体, A正确; B、 ATP合成过程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B正确; C、细胞内 ATP与 ADP 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正确; D、维持人体体温的热能主要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D错误 。 答案: D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难以使用疫苗预防艾滋病 B.艾滋病患者体内不能产生 HIV抗体 C.艾滋病患者直接死亡原因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D.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 T淋巴细胞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 A、物质是单链 RNA,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这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A正确; B、 HIV 的 遗传机体可以在 HIV 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抗体无法消除细胞内病毒, B错误; C、 HIV 通过破坏 T 淋巴细胞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遭破坏,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感染其他病原体, C正确; D、 HIV 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 T 淋巴细胞结合,破坏 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D正确 。 答案: B 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群落的空间结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研究池塘群落不包括研究池塘的
5、范围和边界 D.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的结构特征。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丰富度是反应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A正确; B、不同群落的空间结构基本相同,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错误; C、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研究池塘群落的特征之一, C错误; D、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及栖息场所有关, D错误 。 答案: A 5.下列关于 “ 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制片时,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溶液 B.水解时,需要用质量
6、分数为 8%的盐酸处理 C.冲洗时,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D.染色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A、制片时,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A正确; B、水解时,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处理, B 正确; C、冲洗时,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C正确; D、染色时,甲基绿和吡罗红需混合使用, D错误 。 答案: D 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茎豌豆 (D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B.生物个体
7、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 C.从根本上说人类遗传病都是突变引起的 D.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不会自发产生基因突变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A、高茎豌豆 (D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A错误; B、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B错误; C、人类遗传病主要 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根本上看是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引起的,即突变引起的, C正确; D、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也会自发产生基因突变, D错误 。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7.(8分 )某研究小组探究某种酶促反应
8、速率与影响酶促反应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可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_。 可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_。 (2)一般短期保存该酶,适宜的条件对应于图中的 _点 。 (3)酶比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 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酶的特性。 (1)在酶浓度 (酶的量 )一定、反应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其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升高不再升高,所以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与题图中的曲线甲相符合;酶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
9、,到达最适温度温度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 低、直至失活,而低温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不为零,所以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与题图中的曲线乙相符合 。 (2)一般短期保存该酶,需要在温度较低、 pH 最适的条件下保存,由以上 (1)的分析可知,温度较低、 pH最适分别对应于图中的 D、 H点 。 (3)酶比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更高,体现出酶的高效性,其原因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 答案: (1)甲 乙 (2)D、 H (3)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8.(8分 )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 请回答下
10、列问题 。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_的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 (2)在番茄幼苗中, 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_(填 “ 极性 ” 或 “ 非极性 ”) 运输 。 (3)实验中,幼苗将 _(填 “ 向光弯曲 ” 或 “ 直立 ” 或 “ 不 ”) 生长,产生这一生长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尖端 _,生长素 (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 (2)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
11、应转变形成的 。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 (3)由于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不影响 IAA 的分布, IAA 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 。 答案: (1)信息 微量有机物 (2)色氨酸 非极性 (3)直立 不能感受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 (IAA)的分布 9.(11 分 )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 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 。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结果如下表 。 编号 组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 6 组 7 组 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高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