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法学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doc
《经济法-法学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法学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经济法-法学基础知识(一)及答案解析(总分:8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有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的承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法定代表人承担 企业法人承担 法定代表人与企业法人共同承担 法定代表人的委任部门承担(分数:1.00)A.B.C.D.2.无法导致经济法律关系消灭的是( )。 产生了一定的法律事实 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 经济法主体消灭 经济法客体灭失(分数:1.00)A.B.C.D.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可以创设各种行政处罚,对下列处罚的创设不拥有专属权的是( )。 限制人身自由的 关系公
2、共安全的 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 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数:1.00)A.B.C.D.4.行政责任中属于财产处罚范畴的有( )。 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财物 罚金 赔偿经济损失 双倍返还定金(分数:1.00)A.B.C.D.5.下列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分数:1.00)A.客观上发生一定的事件B.经济法主体从事一定合法行为C.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D.产生一定的法律事实6.法具有的特征有( )。 国家制定或认可 体现一定社会公正价值目标 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符合社会大多数人意志(分数:1.00)A.B.C.D.7.指定代理是指按照(
3、)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分数:1.00)A.人事局B.人民检察院C.居委会D.人民法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对犯罪人群具有约束力B.法对国家主权范围内人群具有约束力C.法对违法的人具有约束力D.法对所有的人具有约束力9.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统归于无效,是诉讼时效的( )。(分数:1.00)A.中止B.中断C.延长D.终止10.社会组织只有具备( )条件才能成为法人。 依法成立 有经营场所 必须有 100万的流动资金 主要负责人的资产与该组织资产相等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分数:1.00)A.B.C.D.11.由经济
4、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具有直接经济内容的( )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分数:1.00)A.社会分配关系B.权利义务关系C.客观物质关系D.财产支配关系12.下列由经济法调整的特定关系是( )。(分数:1.00)A.生命安全关系B.人身与财产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D.国民收入分配关系13.下列不属于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 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分数:1.00)A.B.C.D.14.( )可以暂时停止了该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数:1.00)A.依法责令法人停业整顿B.宣告破产C.
5、依法责令法人清算D.产品质量不合格15.经济法是调整( )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数:1.00)A.公民与法人之间B.法人与法人之间C.各种经济组织之间D.国家在参与、组织和管理经济生活中16.使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消灭的原因是( )。(分数:1.00)A.法人的某项权利行使完毕B.债务人的义务行使完毕C.法人终止D.法人成为债务人17.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 )。(分数:1.00)A.物权B.财产权C.所有权D.产权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是法人独立实现自己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能力范围B.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
6、是依法核准登记的法人的经营范围C.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是法人要求他人做出相应行为的能力范围D.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是经济法所确定的法人的权利范围19.行政处罚由( )发生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分数:1.00)A.违法受害人B.违法行为人C.违法结果D.违法行为20.在我国,法律是指由(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分数:1.00)A.国务院及各部委B.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及省级人大21.债为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债的关系包括债权、债务,都能用货币衡量评价,故债是 ( )法律关系。(分数:1.00)A.财产B.权利C.民事D.价值2
7、2.下列不属于导致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的是( )。(分数:1.00)A.经济行为B.不可抗力事件C.法律事实D.灾害事故23.( )是经济法坚持的原则。(分数:1.00)A.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统一原则B.平等自由原则C.对外开放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24.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行政许可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B.行政许可是一种审批行政行为C.行政许可是一种核准行政行为D.行政许可是一种特许行政行为25.可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有( )。 对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不服 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 对工作单位的罚款处罚不服 对税务局处于 10000元
8、罚款的决定不服(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48.00)26.符合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要求的是( )。(分数:2.00)A.国家B.企业法人C.社会公益组织D.合伙组织E.个人独资企业27.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制度包括( )。(分数:2.00)A.申请复议制度B.财产保全制度C.回避制度D.一级复议制度E.书面复议制度28.下列属于民法范畴的制度是( )。(分数:2.00)A.法人制度B.代理制度C.财产所有权制度D.企业法律制度E.物权制度29.企业法人终止的原因是( )。(分数:2.00)A.违法经营被撤销B.自行解散C.宣告破产D.超出民事行为能力
9、从事经营活动E.经营期满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B.法律事实是确定法律规范的依据C.法律关系是法律事实引起的法律后果D.法律事实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变更E.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产生、消灭、变更的结果3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分数:2.00)A.主体B.经济法律责任C.经济权利与义务D.客体E.经济法律事实32.不属于所有权消灭的是( )。(分数:2.00)A.权利人放弃B.财产灭失C.财产遗失D.权利主体违反法律被处以刑罚E.用于投资33.下列属于担保物权的是( )。(分数:2.00)A.抵押权B.质权C.留置权D.
10、地上权E.永佃权34.通过( )无法取得所有权。(分数:2.00)A.继承B.买卖C.挖掘出地下埋藏物D.受赠E.拾得他人遗失物35.行政许可应遵循的原则有( )。(分数:2.00)A.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则B.有利于公民主动性的原则C.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D.维护集体秩序的原则E.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36.适用特别诉讼时效的情形是( )。(分数:2.00)A.知道权利被侵害B.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C.知道商品不合格仍然出售的D.财物丢失的E.在车站寄存的行李内贵重财物丢失、毁损的37.下列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分数:2.00)A.物B.行为C.法律事实D.智
11、力成果E.事件38.行政许可申请的方式有( )。(分数:2.00)A.口头表述B.电报C.电传、传真D.电子数据交换E.电子邮件39.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 )。(分数:2.00)A.宪法B.民法C.刑法D.企业法E.经济法40.可以不设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 )。(分数:2.00)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B.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C.行政机关能够管理的D.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能够解决的E.行政机关采取事前监督能够解决的41.通过( )取得国家所有权。(分数:2.00)A.依法没收B.依法征收C.国有资产增值D.个人赠与E.行政命令42.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企业法人方能成立( )
12、。(分数:2.00)A.必要的财产、经费B.名称、组织机构C.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D.依法进行登记E.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3.下列属于经济权利的是( )。(分数:2.00)A.国家财产权B.经济管理权C.企业经营权D.市场执法权E.公民财产分配权44.下列不能保证法实施的是( )。(分数:2.00)A.国家政权强制力B.社会的监督机制C.公民的自觉性D.法的约束力E.公民学习法律45.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区别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是( )。(分数:2.00)A.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中,不包括享有某些纯属由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如生命健康权、肖像权的资格B.不同法人的具体民事权利能力有差别C.民事权利不受
13、剥夺D.可被依法剥夺E.国家可限制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46.( )企业对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不享有所有权。(分数:2.00)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私营企业D.个人独资企业E.股份制企业47.经济法可以调整以下的( )。(分数:2.00)A.国有财产关系B.公民财产分配关系C.法人之间经济关系D.市场竞争关系E.财政关系48.下列不符合法律事实的有( )。(分数:2.00)A.死亡事件B.幻想中的彩票C.不可抗力D.自然灾害E.人的思想意识49.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分数:2.00)A.可以剥夺B.终于解散C.始于登记D.与公民的民事权利一致E.与其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一致三、B问答题/B(
14、总题数:5,分数:10.00)50.经济立法与经济法实施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51.试述债权的构成要素。(分数:2.00)_52.行政复议的范围有哪些?(分数:2.00)_53.诉讼时效的种类有哪些?(分数:2.00)_54.试述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分数:2.00)_经济法-法学基础知识(一)答案解析(总分:8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有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的承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法定代表人承担 企业法人承担 法定代表人与企业法人共同承担 法定代表人的委任部门承担(分数:
15、1.00)A.B.C.D. 解析: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2.无法导致经济法律关系消灭的是( )。 产生了一定的法律事实 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 经济法主体消灭 经济法客体灭失(分数:1.00)A.B.C. D.解析:经济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是:产生了一定的法律事实。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可以创设各种行政处罚,对下列处罚的创设不拥有专属权的是( )。 限制人身自由的 关系公共安全的 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 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数:1.00)A.B. C.D.解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对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创设专属权。4.行政责任
16、中属于财产处罚范畴的有( )。 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财物 罚金 赔偿经济损失 双倍返还定金(分数:1.00)A. B.C.D.解析:本题考核点为行政处罚中财产处罚的内容。行政责任,是指违反国家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是指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强制收归国有的处罚。5.下列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分数:1.00)A.客观上发生一定的事件B.经济法主体从事一定合法行为C.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D.产生一定的法律事实解析: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这是经济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条件。6.法
17、具有的特征有( )。 国家制定或认可 体现一定社会公正价值目标 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符合社会大多数人意志(分数:1.00)A.B.C.D. 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执政阶级意志和社会公正价值目标,并由国家政权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和。7.指定代理是指按照( )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分数:1.00)A.人事局B.人民检察院C.居委会D.人民法院 解析:指定代理是指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对犯罪人群具有约束力B.法对国家主权范围内人群具有约束力 C.法对违法的人具有约束力D.
18、法对所有的人具有约束力解析: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只能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人群范围内有约束力,而法一般在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均具有普遍约束力。9.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统归于无效,是诉讼时效的( )。(分数:1.00)A.中止B.中断 C.延长D.终止解析: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完成以前,因发生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权利,因而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待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统归于失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
19、长诉讼时效期间。10.社会组织只有具备( )条件才能成为法人。 依法成立 有经营场所 必须有 100万的流动资金 主要负责人的资产与该组织资产相等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分数:1.00)A.B. C.D.解析:社会组织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成为法人: (1)依法成立。包括两种合法的成立程序,即登记程序成立和命令程序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法人的财产或者经费并不强调归其所有,而是强调能独立支配和利用。同时要求法人组织的财产同其出资人的其他财产,以及同其组织成员的个人财产在法律上能界定清楚。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11.由经济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具
20、有直接经济内容的( )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分数:1.00)A.社会分配关系B.权利义务关系 C.客观物质关系D.财产支配关系解析: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具有直接经济内容的、由国家政权强制力予以保障的权利义务关系。12.下列由经济法调整的特定关系是( )。(分数:1.00)A.生命安全关系B.人身与财产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D.国民收入分配关系解析:经济法是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具体而言,经济法主要调整以下社会经济关系: (1)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如税收、预算关系,利润分配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关系等(工资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2)国有财产关
21、系,包括国有财产运行和管理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包括改革与发展关系、计划关系、财政关系(财政关系同时又具有分配关系的意义)、金融货币关系和投资关系等。 (4)市场竞争关系,主要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13.下列不属于行政许可的事项包括(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 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分数:1.00)A.B.C. D.解析:行政许可的设定包括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14.( )可以暂时停止了该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数:1.00)A.依法责令法人停
22、业整顿 B.宣告破产C.依法责令法人清算D.产品质量不合格解析:国家依法可对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给予必要限制,如责令企业法人停业整顿,暂时停止企业法人享有民事行为能力。除非法人资格消灭,其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剥夺。15.经济法是调整( )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分数:1.00)A.公民与法人之间B.法人与法人之间C.各种经济组织之间D.国家在参与、组织和管理经济生活中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法的概念。16.使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消灭的原因是( )。(分数:1.00)A.法人的某项权利行使完毕B.债务人的义务行使完毕C.法人终止 D.法人成为债务人解析: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产生于其成
23、立之时,消灭于其终止之时。17.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 )。(分数:1.00)A.物权B.财产权C.所有权 D.产权解析:所有权是指所有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是法人独立实现自己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能力范围B.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是依法核准登记的法人的经营范围 C.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是法人要求他人做出相应行为的能力范围D.法人的权力能力范围是经济法所确定的法人的权利范围解析:企业法人应在其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19.行政处罚由( )发生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法 法学 基础知识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