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268-2003 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YD T 1268-2003 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268-2003 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丫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丫D 1268-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The safety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for lithium batteries and charger2003-06-05发布2003-06-0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 1268-2003总目次n且言1268.1-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铿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11268.2-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铿电池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9前YDYDYD 1268-2003oli青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本标准的宗旨是对移动通信手
2、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对移动通信手持机铿电池及充电器的强制性安全检验提供必要的标准依据及试验方法,以保证产品切实符合安全要求。本标准属于通信电源标准体系中储能设备移动手机电源产品标准,该系列目前已制定的标准还有YD/f856-1996移动通信手持机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和YD/T 998-1999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锉离子电源及充电器,本标准规定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与上述两项标准配合使用。本标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移动通信手持机铿电池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由中国通
3、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三洋能源(北京)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飞煌世亚电业(深圳)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京文徐延铭李华王小峰刘海平林敏康YD 1268.1-2003目次范围3术语和定义.3参数测量误差.4安全要求.4试验条件.5试验方法.5安全标识.71,1甘41167丫D 1268.1-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锉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手持机铿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正常使用及可能发生误操作时的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移动通信手持机铿电池(
4、以下简称电池)和锉电池芯(以下简称电池芯)。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锉电池芯含有金属锉、铿合金或锉离子的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极、隔膜、容器和端子。2.2锉电池铿电池芯的装配体,用做电源,具有电压、尺寸、终端装置、容量和倍率特性。2.3额定容量电池或电池芯在厂家规定的条件下,充电、储存后,在20士5环境中以0.2C碑的电流放电至厂家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释放的容量。2.4完全充电按照厂家推荐的充电方法(包括充电终止判定方法),电池或电池芯内部的储电容量达到最大值即被认为是完全充电。2.5完全放电在20土5环境中,电池或电池芯以0.2C苏的电流放电至厂家
5、规定的终止电压即被认为是完全放电。2.6安全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危险。2.7危险包括发生伤害的可能性和这种伤害的严重性。2.8伤害包括人身伤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财产的损害以及对环境的破坏。2.9隐息发生伤害的潜在的原因。2.10正常使用产品的使用和服务完全按厂家所提供的规格和使用说明书等文件执行。2.11可能发生的误操作产品的使用和服务没有按照厂家的要求做,其可能是人类习惯行为导致的结果。2.12娜炸失效时,单体电池芯壳或电池外壳强制裂开,内部主要部件被强制排出。2.13漏液指电池的电解液以液态、液滴或雾状等可见的形式从电池内部泄露出来的现象。2.14破裂丫D 1268.1-2003由于内部
6、或外面的原因,电池芯的壳或电池壳发生机械破坏,导致爆炸或漏液。2.15泄放电池或电池芯内部的过高压力在安全阀处释放以防止其破裂或爆炸。2.16起火电池芯或电池喷射出火焰。参数测t误差所有规定的参数或实际参数测量值的误差,应满足:一电压士1%;一电流士1%;一温度129C;一时间t0.1%;一尺寸11%;一容量士1%0这些误差包含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安全要求4.1一般要求4.1.1绝缘与配线除非有连通,电池的电极终端与电池的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500V直流电压下测量应5MSZo内部配线及绝缘应充分满足预计的最大电流、电压和温度的要求。配线的排布应保证端子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和绝缘穿透距离。内部连
7、接的整体性能应充分满足可能发生误操作时的安全要求。4.1.2泄放当电池或电池芯内部压力过高达到一定限值时,电池或电池芯能以一定的速率将其泄放以防止电池的破裂、爆炸和自燃。如果电池的电池芯被封装在外壳内,则该封装的形式和封装的方法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应引起电池过热,也不应约束内部压力的泄放。4.1.3温度/电流管理电池的设计应能防止电池温度的异常上升。注:必要时电池充电放电应设定安全限流。4.1.4终端连接电池外壳应清晰地标明终端的极性。终端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应能确保承载预计的最大电流。外部终端表面应采用机械性能良好并耐腐蚀的导电材料。终端应设计成最不可能发生短路的式样。4.1.5电池芯装配成电池电
8、池芯与所装配电池的容量应紧密匹配,装配在同一电池里的电池芯应结构相同,化学成分相同,并且是同一厂家生产的。4.2正常使用时的安全要求4.2.1连续低倍率充电电池芯按6.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4.2.2振动电池按6.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4.2.3高温性能电池按6.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其外壳应无变形或其变形不会导致电池内部元件暴露出来。4.2.4温度循环电池芯或电池按6.4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4丫D 1268.1-20034.2.5低压性能电池芯按6.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
9、不爆炸、不漏液。4.3可能发生误操作时的安全要求4.3.1外部短路电池芯或电池按6.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4.3.2自由跌落电池芯或电池按6.7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4.3.3机械碰摘电池按6.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4.3.4热冲击电池芯按6.9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4众5耐挤压性能电池芯按6.10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4.3.6冲击电池芯按6.1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4.3.7过充性能电池芯按6.1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4.
10、3.8强制放电性能电池芯按6.1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应不起火、不爆炸。5试验条件试验所使用的电池芯或电池的数量见表1。所用电池芯或电池必须是刚生产出来3个月以内的。除非有特殊规定,试验在20士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裹1试验的样品傲f试验项目电池芯电池6.156.2556.336.4556.556.6336.7556.856.956.1056.1156.1256.135注:此试验条件仅为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不指正常使用条件。3个月限制也是为了考虑试验的一致性,而不表示电池3个月后安全性能会下降。6试验方法6.1连续低倍率充电性能试验丫D 1268.1-2003完全充电的电池芯以额定的低倍
11、率电流0.01C达持续充电28天。试验后应符合4.2.1的要求。6.2振动试验用完全充电的电池芯或电池进行X,玖Z3个方向的振动试验。振动源单振幅0.76mm(双振幅1.52mm),频率变化率1 Hz/min,频率范围为10-55Hz,往返振动(9015) min。试验后应符合4.2.2的要求。6.3高温性能试验完全充电的电池置于70土2的恒温箱中,保持7h,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试验后检查其外观应符合4.2.3的要求。6.4温度循环试验完全充电的电池或电池芯置于可强制调温的恒温箱中,按下列程序做一20一+75的温度循环:(1)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升到75士2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
12、(2)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降到20士5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3)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降到一20C129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4)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升到20土59c,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5)再重复(1卜(4)的步骤,做4个循环;(6)第5次循环完成后,电池保存2h再做检查,应符合4.2.4的要求。注:此试验可以在一个可强制调温的恒温箱中进行,也可以在3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之间进行。6.5低压性能试验完全充电的电池芯置于温度为20士5的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使气压11.6kPa后保持6h。试验后应符合4.2.5的要求。6.6外部短路完全充电的电池或电池芯分别在20士
13、5和55C15的环境中放置2h。然后,用连线短接每个电池芯或电池的正负极终端并确保全部外部电阻100MQo短接后,保持24h,或直到电池芯或电池外壳的温度下降到:电池芯或电池原始温度+(电池芯或电池短路后的最大温升x20%) o试验后应符合4.3.1的要求。6.7自由跌落试验完全充电的电池芯或电池以任意方式从lm高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3次。试验后应符合4.3.2的要求。6.8机械碰撞试验在20士59C环境中,完全充电的电池承受X,玖Z3个方向的碰撞。如果电池只有两个对称轴,只作两个方向的碰撞。在最初3ms内的平均加速度应)75g,,最高加速度应在125和175g0之间。碰撞次数为(100011
14、0)次。试验后应符合4.3.3的要求。6.9热冲击试验完全充电的电池芯,置于一个烘箱中加热。烘箱的温度以(512)C/min的速率上升至130C129C,保持10min。试验后应符合4.3.4的要求。6.10耐挤压性能试验完全充电的电池芯置于两平行平板间,施加挤压力为13kN11kN。一旦达到最大压力或压力突然下降1/3,即可卸压。对圆形或方形电池芯进行挤压试验时,要使电池芯的纵轴与挤压设备扁平表面保持平行。方形电池芯要沿其纵轴旋转900,以便电池芯的宽边和窄边都能受到挤压的作用。外壳为铝塑复合膜的铿电池芯只做宽面的挤压试验。试验后应符合4.3.5的要求。6.11冲击试验完全充电的电池芯置于一
15、个扁平表面上,将一个半径为8mm、质量为10kg的棒垂直置于样品中心的正上方,从600mm高度处落下作用到样品上。圆柱形或方形电池芯在接受冲击试验时,其纵轴要平行于扁平表面,垂直于棒的纵轴。方形电池芯要沿其纵轴旋转900,以便电池芯的宽边和窄边都能受到冲击作用。外壳为铝塑YD 1268.1-2003复合膜的铿电池芯只做宽面的冲击试验。每只样品只能接受一次冲击试验,每次试验只能使用一只样品。试验后应符合4.3.6的要求。6.12过充性能试验完全放电的电池芯,用一个电源,以)lov的电压、0.2C,A的电流充电12.5h。试验后应符合4.3.7的要求。6.13强制放电试验完全放电的电池芯应能承受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268 2003 移动 通信 手持 电池 充电器 安全 要求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