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模拟试卷54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模拟试卷5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模拟试卷54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模拟试卷 54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0,分数: 40.00) 1.下列不属于“十三五”时期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具体措施的是 ( )。(分数: 2.00) A.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B.实行省管县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 C.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 D.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 2.下列关于“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健康优先、科学发展”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 B.到 2020
2、 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C.到 2030 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D.到 2050 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3.“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中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国一切人际关系、民族认同的文化根基,作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孝文化,在今天 仍能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 (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弘扬孝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分数
3、: 2.00) A. B. C. D. 4.“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5.上层建筑是指 ( )。(分数: 2.00)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 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设施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有待上升到感性认识 C.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
4、信服的驳斥是 ( )。(分数: 2.00)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实践 D.人类认识能力 8.下列不能体现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 )。(分数: 2.00)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分数: 2.00)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生 C.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10.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 ( )。(分数: 2.00) A.自然经济 B.商品
5、经济 C.集体经济 D.产品经济 11.任何社会再生产都是 ( )。(分数: 2.00)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 一 B.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2.属于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内容是 ( )。(分数: 2.00) A.保持共产主义信念 B.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 C.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保持党的优良传统 13.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 )。(分数: 2.00) A.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六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14.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
6、标志是 ( )。(分数 : 2.00) A.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的形成 B.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形成 15.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是 ( )。(分数: 2.00)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以德执政 16.“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也不能一段时间硬,一段时间软。”在这里,两手抓是指 ( )。(分数: 2.00) A.一手抓经济建设, 一手抓思想建设 B.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C.一手抓
7、生产,一手抓消费 D.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惩治腐败 1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 )。(分数: 2.00) A.科技进步 B.安定有序 C.发展有序 D.竞争有序 18.科学发展观是立足 (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分数:2.00) A.解决环境资源问题 B.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 19.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 ( )。(分数: 2
8、.00)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主义制度 20.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纪委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根本之策是 ( )。(分数: 2.00) A.坚持“老虎”“苍蝇”一起 打 B.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C.官员财产公示与高薪养廉 D.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0,分数: 20.00) 21.“只要我们满怀希望,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
9、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有 ( )。(分数: 2.00) A.意识对物质均有能动的反作用 B.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 发展的动力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2.“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告诉我们 ( )。(分数: 2.00) A.不同事物有不同发展规律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2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 )。(分数: 2.00)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10、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4.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原因是 ( )。(分数: 2.00) A.资本有机 构成不断提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 B.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机器排斥工人 C.妇女儿童要求工作以及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破产 D.劳动力的供应增加 25.马克思指出:“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C.利
11、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26.毛 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作是 ( )。(分数: 2.00)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井冈山的斗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7.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分数: 2.00)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C.坚持民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 针 D.对同盟者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12、28.下列属于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断有 ( )。(分数: 2.00)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达到共同富裕 D.提供公共服务均等化 29.党章和党内法规赋予党员 ( )。(分数: 2.00) A.知情权 B.参与权 C.选举权 D.监督权 3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里加时间 2016 年 11 月 5 日在拉脱维亚饭店与中东欧 16 国领导人共同出席第六届中国一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下列哪些属于李克强提出的中国与中 东欧国家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倡议 ?( )(分数: 2.00) A.扩大双向贸易规模 B.挖掘旅游合作潜力 C.推动改革开放
13、创新 D.创新金融合作模式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模拟试卷 54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0,分数: 40.00) 1.下列不属于“十三五”时期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具体措施的是 ( )。(分数: 2.00) A.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 B.实行省管县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 C.建立全国统一的实 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 D.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 解析:解析: B 项应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B 项表述不准确。 A、 C、 D 项皆为“十三五”
14、规划建议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具体措施。故本题答案选 B。 2.下列关于“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健康优先、科学发展”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 B.到 2020 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 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C.到 2030 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D.到 2050 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解析:解析: 2016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15、(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是: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A 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A。 3.“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中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国一切人际关系、民族认同的文化根基,作为社会主流思想的 孝文化,在今天仍能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 (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弘扬孝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封建社会相比,当今社会形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家庭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孝文化仍然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故正
16、确。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亦然。社会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 故错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弘扬孝文化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故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 B。 4.“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解析:解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的“腐”,即腐烂,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这条古训符合唯物辩证
17、法的原理,即在事物发 展的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题干体现出来的哲理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故本题答案选 B。 5.上层建筑是指 ( )。(分数: 2.00)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设施 解析: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 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
18、建筑。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常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有待上升到感性认识 C.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D.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解析:解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这句话正说明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 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 )。(分数: 2.00) A.科学知识 B.丰富的经验 C.实践 D.人类认识能力 解析:解析: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政治 知识 模拟 试卷 5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