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课件鲁科版选修3_4.ppt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课件鲁科版选修3_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2章第4节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课件鲁科版选修3_4.ppt(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点强化: 波的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1.考点精讲,2.典例剖析,3.跟踪训练,选修3-4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光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4.真题演练,一、考点精讲,1.考点精讲,1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有固定的相位差2波的衍射 衍射总是存在,只是明显与不明显而已,很不明显时表现为直线传播.,3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判断,某质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两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r. (1)当两波源振动步调一致时 若rn(n0,1,2,),则振动加强; 若r(2n1)(n0,1,2,),则振动减弱 (2)当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时 若r(2n1)(n1,2,3),
2、则振动加强; 若rn(n0,1,2,),则振动减弱,S1,S2,振动加强点:波峰、波峰(或者波谷、波谷)始终叠加经过的区域,振动减弱点:波峰与波谷始终叠加经过的区域,4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分析,(1)接收频率: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波源向右移动,声波靠近与远离的效果,二、典例剖析,2. 典例剖析,解析显隐,解析 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幅相消,故实际振幅为|A1A2|,故选项A正确;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最大,合振幅为A1A2,但此处质点仍处于振动状态中
3、,其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故选项B错误;振动减弱点和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选项C错误;波峰与波峰相遇时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加强点的振幅大于减弱点的振幅,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D,【例5】(多选)(2014全国大纲卷,18)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1)根据波长公式求波长.,审题设
4、疑,(2)通过计算AP与BP间距离之差与波长的倍数关系判断 P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转解析,【备选】 (2013山东理综,37(1)如图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0.1sin(20t) m,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和5 m,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B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 (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 (2)P点的振动_(填“加强”或“减弱”),转原题,解析显隐,【变式训练4】 多普勒效应如图示,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发出频率为f的声波,车左侧A处的静止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1,车右侧B处的静止的人感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干涉 衍射 多普勒效应 课件 鲁科版 选修 _4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