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国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1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国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国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1及答案解析.doc(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国家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1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B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B(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 B数学运算 /B(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1千克 A 换 4 千克 B, 3 千克 C换 5 千克 A,那么 1 千克 C可以换多少千克 B? A B C D (分数: 2.00) A. B. C. D. 2.将 401个整数都除以 100,所得的余数中至少有几个相同 ? A.2 B.3 C.4 D.5 (分数: 2.00) A. B. C. D. 3.某商场购进一种电冰箱,先按 1
2、5%的利润定价,此后按定价的 90%出售,结 果每台获利 210 元,这种电冰箱的成本价为多少元 ? A.6000 B.5000 C.4000 D.2000 (分数: 2.00) A. B. C. D. 4.张某对崔某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 3岁。崔某对张某说:当我的岁数到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有 60 岁,张某和崔某现在的岁数分别是: A.28 岁, 23 岁 B.33 岁, 18 岁 C.41 岁, 22 岁 D.46 岁, 41 岁 (分数: 2.00) A. B. C. D. 5.小明用家里的 5分的硬币围成一个正三角形,硬币刚好用完,后来又改 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
3、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 2 枚硬币,则小明家里的所有 5 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元 ? A.1 元 B.1.2 元 C.1.3 元 D.1.5 元 (分数: 2.00) A. B. C. D. 6.一个 5 5 5 的立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再将其分割成 1 1 1的小立方体,取出全部至少有一个面是红色的小立方体,组成表面全部是红色的长方体,可组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最大是: A.125 B.96 C.67 D.27 (分数: 2.00) A. B. C. D. 7.一条单线铁路全长 500 千米,每隔 25 千米有一个车站,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端出发,甲车每小时行135千米,乙车每小
4、时行驶 65 千米,为保证快车正点运行,慢车应给快车让路,为使等候的时间尽量短,乙车应出发后第几个车站等候甲车通过 ? A.5 B.6 C.7 D.10 (分数: 2.00) A. B. C. D. 8.把一张纸剪成 8块,从所有的纸片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各剪成 8 块,再从所有纸中取出若干块,每块各剪成 8块如此下去,到剪完某一次后停止,所得的纸片总数有可能是多少块 ?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分数: 2.00) A. B. C. D. 9.小张在网上看一部 40集的电视剧,他每天至少看一集,假设每天小张观看的集数都不相同,则小张最多用几天看完这部电视剧 ?
5、A.7 天 B.8 天 C.9 天 D.10 天 (分数: 2.00) A. B. C. D. 10.刘明家“五一”外出自驾游,第一天开车走了 264 公里,第二天又以相同的速度走了 378 公里,如果第一天比第二天少走了 3个小时,他们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公里 ? A.31 公里 B.38 公里 C.50 公里 D.54 公里 (分数: 2.00) A. B. C. D. 三、 B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总题数: 0,分数: 0.00) 四、 B片段阅读 /B(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1.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楼兰等古国,都因气候干旱、沙漠入侵、人畜缺少饮用水源无法
6、生存,致使人们弃城而去。毛乌素大沙漠在 200 多年前还是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原,但是由于该地气候渐变干燥,再加上人类过度放牧和割草烧荒,致使草原渐渐变成一片茫茫的大沙漠。 以上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生 态环境的演变可以使经济中心发生转移 B.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文明快速发展的基础 C.生态环境恶化可使人类文明中断、消失 D.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分数: 2.00) A. B. C. D. 12.猕猴桃原产中国,其遗传资源流失到新西兰后,经过他们的选育,培养出了果大味美的新品种。今天新西兰的猕猴桃不仅畅销全世界,而且还以比中国猕猴桃高数倍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另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转基因大豆
7、,他们正以每年 1500 万吨的数量销往中国,这相当于中国大豆的年产量。实际上,世界上 90%的野生大豆资源 分布在中国,但是早在 1898 年美国农业部就派人到中国调查、采集野生大豆品种资源。 上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中国对基因产品的需求量巨大 B.中国对世界基因研究的贡献巨大 C.前景诱人的基因产品,有着无限商机 D.中国应刻不容缓地制订和落实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政策和法规方案 (分数: 2.00) A. B. C. D. 13.卷烟中的焦油可以使人致癌,这是已经为科学所证实的,但是把卷烟焦油涂在剃掉毛的实验小鼠皮肤上,却并不会致癌;在卷烟的烟雾中存在可以使人致癌的因素很多,但是生活
8、在卷烟烟雾环 境中的果蝇,其寿命反而得以延长。再如,对动物实验中常用的小白鼠和大白鼠进行多种化合物致癌试验时,发现它们表现出效果一致性的只占 70%。 上面一段文字意在说明: A.物种间的差别是巨大的 B.防止动物权利拥护者滥用人道主义的标准 C.使用试验动物数量只能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最小量 D.动物实验对研究或防治某些疾病是毫无用处的 (分数: 2.00) A. B. C. D. 14.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 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
9、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根据上述这段文字,“洼地效应”是指: A.各种生产要素大量向该区域聚集的现象 B.综合环境的竞争优势使得该区域的发展加速的现象 C.生产要素的聚集使得该区域具备了区域竞争优势的现象 D.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分数: 2.00) A. B. C. D. 15.19 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 0.7 摄氏度。研究显 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 1 2 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 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10、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以上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平均气温的升高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B.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将使世界作物减产 C.平均气温的升高导致污 染物增多从而使作物减产 D.平均气温升高使得一些地区严重缺水从而导致作物减产 (分数: 2.00) A. B. C. D. 16.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之所以难得,不是因为没有,而是因为凡眼不识、世俗不容。创造性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简单认同既成的事实,不拘泥于固
11、定的想法,具有求异思维和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权威,不按常理行事,不按规矩出牌,“扰乱”了现有的秩序,因而不易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常常被现有秩序的维护者认为是危险人物,加以攻击和扼杀。 _。 接下来的文字最恰当的是: A.从古至今,那些改革创新人才常常遭受很多误解和冤屈,大多缘于此因 B.识才需要智慧,用人需要胆略,护才需要勇气,有时需要付出代价 C.只有领导者独具匠心和慧眼,才能将他们挑选出来 D.任何人都是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的集合体 (分数: 2.00) A. B. C. D.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
12、”和“远”。 _, _, _。 _, 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 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 B. C. D. (分数: 2.00) A. B. C. D. 18.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 13 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 ,无法捐肝救子。当晚她就开始了减肥之旅。随后的 7个多
13、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有时夹块肉送到嘴边又放下。每天坚持暴走 10 公里,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 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的。” 2009 年 11 月 3 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最适合做上述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B.“暴走母亲”陈玉蓉 C.平凡母亲陈玉蓉捐肝救子 D.陈玉蓉每日暴走 10 公里减 肥割肝救子 (分数: 2.00) A. B. C. D. 19.教养这东西,人家以为要出身名门才能拥有。其实这是一种常识,只
14、要稍加注意都可学到,和你的出身没有关系。没有教养的人是懒惰的人,不求上进的人。教养这东西是自发的,自己肯学一定能学会。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A.教养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 B.教养是一种生活常识 C.教养和人的出身没关系 D.教养是后天努力学来的 (分数: 2.00) A. B. C. D. 20.新历史主义者对历史的真实性功能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历史仅仅只是记忆,而 记忆是不可修复的,尤其是记忆的现场性不可再生,也不可能重新抵达。不管是历史表现为记忆,还是记忆成为历史,其结果都是历史被记忆修正、改写甚至涂抹。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说:“历史就是被记住的东西。”在新历史主义者眼里,所谓历史,其实是留
15、存于文献和口头文本中的各种语言组织和叙述。“文本性”是它的基本属性。 在新历史主义者眼里,历史的本质体现在: A.历史是被人们记住的东西 B.历史是不可再生和抵达的记忆现场性 C.历史是被修正、改写甚至涂抹后的记忆 D.历史是体现在文本中的语言结构和叙述 (分数: 2.00) A. B. C. D. 五、 B文章阅读 /B(总题数: 1,分数: 10.00) 请开始答题: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灯具,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如出土的中山国古墓中银首人俑灯和十五连枝铜灯,已不是原始阶段的灯具了,可以说是中国灯具中的精品。在它们以前,灯
16、具的发明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灯的出现应早于战国中晚期,有人认为它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 任何一件发明都不是从天而降、突然产生的,总是由某一件东 西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灯的出现也不例外。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楚辞招魂中有:“ U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U。”意思是泽兰炼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在周朝,“镫”字与“登”字是通用的。尔雅释器中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可见“登”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那么,瓦豆与灯具有什么关系呢 ?瓦豆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其形状是上面有一个敞口钵,底下有一个喇叭形底座,到了商朝,瓦豆的形状发生了
17、变化,上部的敞口钵变成直而深的腹壁,下部的喇叭形底座也成了带有 弦纹的高圈足。 瓦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后来不知是谁最早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瓦豆也就被演变成照明的工具 灯了。在战国的墓葬中,有一种陶制细瓦豆,它最早的形状是浅盘,平坦底,尔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盘底中央呈乳状突起,可以插灯芯的瓦豆。瓦豆的这种变化可能就反映出它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灯具的演化方向。因此,最初,人们把灯称之为“镫”也是不无道理的。这正反映了灯的演变发展的过程 从瓦豆演变成灯。现在看来,无论从文字学的角度推测,还是从瓦豆的演变发展的过程来看,在我同灯的发展史上 ,灯恐怕就是由这种叫瓦豆
18、(又称陶豆 )的东西演变过来的。 (分数: 10.00) (1).本文第二段引用楚辞招魂中“兰膏明烛,华镫错些”这句话的作用是: A.说明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相当华丽精美讲究的灯具了 B.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从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从它的制作工艺来看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 C.“泽兰炼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说明战国时期灯具已经非常讲究、华美了 D.用楚辞中的材料说明“灯”原来与“镫”通用 (分数: 2.00) A. B. C. D. (2).灯的最早称呼不是“灯”,而是“镫”,这个称呼说明: A.任何一件发明都需要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B.灯具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由新
19、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发展演变而来的 C.“镫”是早于“灯”发明出来的一种用具 D.“镫”与“登”相通,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 (分数: 2.00) A. B. C. D. (3).对文中关于“瓦豆”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瓦豆是一种叫“登”的东西。它原是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后来有人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也就被演变成照明的工具了 B.瓦豆原始的形 状是上面有一个敞口钵,底下有一个喇叭形底座。到商朝时形状变成了上部是直而深的腹壁,下部是带有弦纹的高圈足 C.从浅盘、平坦底,演变成盘底中央乳状突起,可以捅灯芯这种形状的变化反映出瓦豆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的灯具的演化方向 D.瓦豆出现于新
20、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演变成灯具 (分数: 2.00) A. B. C. D. (4).根据文章内容,对其信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最早的灯是怎样产生的 ?这个问题是“灯”演变的关键,作者从考古发现、文字学、瓦豆的演变等角度进行了科学分析 B.从作者的分析可看出,最早的“灯”可能是瓦豆,它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商周 C.从中山国古墓出土的灯具非常精美,说明在当时灯具的发展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 D.有人认为灯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在此之前出现的瓦豆的变化过程反映出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的灯具的演化方向 (分数: 2.00) A. B. C. D.
21、(5).根据文章内容,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灯的发明 B.古灯小史 C.灯具发展史 D.瓦豆的功能 (分数: 2.00) A. B. C. D. 六、 B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B(总题数: 0,分数: 0.00) 七、 B定义判断 /B(总题数: 10,分数: 10.00) 21.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犯罪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故意犯罪的是: A.周某带孩子去河中游泳,孩子被大水冲走淹死,周某不敢去救 B.吴某深夜开车回家,在大雾笼罩的路上将横穿马路的农妇撞死 C.老王喜欢喝酒,其朋友高某在春节时送了他两瓶茅台酒,全家
22、人高高兴兴喝完了酒,第二天早晨,发现老王死在 了床上 D.张某“国庆节”回老家,他带着邻居家 7岁的男孩到山中拾菌子,后两人走散,张某直接回单位上班,小孩冻死在森林里 (分数: 1.00) A. B. C. D. 22.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角色冲突的是: A.小李和小马结婚后,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吵吵闹闹 B.贺某担任局长之后,下属经常到办公室向他汇报工作 C.廖某利用担任院长的便利,公款到欧洲九国免费旅游 D.鲁某与下属蔡某因工资 待遇问题而在办公室大吵大闹 (分数: 1.00) A.
23、 B. C. D. 23.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暗示的是: A.小明经常被老师说笨,慢慢地他自己也觉得不够聪明了 B.王婆每天早餐都喝豆浆,最近感觉自己身体比从前好多了 C.老张说老王的脸色越来越不好,老王就怀疑自己得病了 D.蒋老师最近戒烟后,感觉自己的慢性咽炎逐渐有了好转 (分数: 1.00) A. B. C. D. 24.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是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志等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开 招聘 考试 国家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