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117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11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117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 117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选项中关于环境影响预测范围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预测点的位置应覆盖现状监测点B.预测点数量应大于或等于现状监测点C.预测范围应大于或等于现状调查的范围D.根据工程和环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要求而设定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的是_(分数:2.00)A.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B.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条件C.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D.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3.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中,工程概况不包括_(分数:2.00)
2、A.工程一般特征简介B.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C.项目组成D.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4.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其中不包括_(分数:2.00)A.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B.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C.技改扩建后污染物排放量D.“以老带新”削减量5.某除尘系统(一个含尘气体进口,一个净化气体出口和收集粉尘口),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系统的烟气量Q 0 为 12000m 3 ,含尘浓度 C 0 为 2200mg/m 3 ,每小时收集的粉尘量 G 2 为 22kg,若不考虑除尘系统漏气影响,净化后的废气含尘浓度为_ mg/m 3 。(分数:2.00)A.46.68B.366
3、.67C.36.67D.466.86.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该污染物总量为 2000t,经净化处理掉的该污染物总量为 500t,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该污染物总量为 100t,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该污染物总量为_t。(分数:2.00)A.14000B.5400C.6400D.14007.某厂燃煤锅炉烟气排放量为 210 4 m 3 /h,SO 2 浓度为 300mg/m 3 ,排放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要求,假定锅炉全年运行 7200h,该厂 SO 2 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可为_(分数:2.00)A.57.60t/aB
4、.79.20t/aC.140.16t/aD.43.20t/a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1),在进行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时,当建设项目拟排放的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_,并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污染物的特性选定调查指标。(分数:2.00)A.文物与“珍贵”景观调查B.人口分布调查C.人群健康调查D.交通运输调查9.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_方向上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分数:2.00)A.0、45、225、315B.0、90、180、270C.0、45、90、135
5、、180、225、270、315D.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10.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B.白天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C.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白天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D.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11.非点源(面源)调查基本上采用_的方法。(分数:2.00)A.实测B.搜集资料C.引用历史数据D.委托监测12.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_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分数:2.00)A.20B.10C.5D.213.按照大气污
6、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某企业 100m 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170kg/h,但是,在距该企业 100m 处有一栋建筑物有 105m,则该企业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_ kg/h。(分数:2.00)A.170B.340C.85D.20014.产生河流紊动扩散的主要因素是_(分数:2.00)A.风力B.温度差异C.密度差异D.水力坡度15.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 3 /d 时,中型水库一级评价每_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 2 B.12.5km 2 C.1.53.5km 2 D.36km 2(分数:2.00)A.B.C.D.16
7、.某水样 pH 值为 12.0,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的标准指数为_(分数:2.00)A.0.7B.0.5C.2.5D.4.017.对于小型湖泊,当平均水深10m 时,应设_取样点。(分数:2.00)A.1 个B.2 个C.3 个D.4 个18.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地下水入渗方式是_(分数:2.00)A.水动力弥散B.淋溶C.稳定渗流D.非饱和渗流19.通常用来反映岩石透水性能的指标是_(分数:2.00)A.渗流速度B.渗透系数C.有效孔隙度D.水力梯度20.某声音的声压为 0.05Pa,则其声压级为_(分数:2.00)A.63dB(A)B.65dB(A)C.68dB(A)D.70dB(A)21.下列
8、选项中最接近人的听觉的是_(分数:2.00)A.A 声级B.B 声级C.C 声级D.D 声级22.海洋生态调查中,浮游植物调查采水样品显微鉴定计数时分_粒级。(分数:2.00)A.2 个B.3 个C.4 个D.5 个23.生态现状调查时,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的方法是_(分数:2.00)A.专家和公众咨询法B.资料收集法C.遥感调查法D.生态监测法24.在利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时,目前提出的植被指数很多,应用最广泛的是_(分数:2.00)A.MTVIB.RVIC.NDVID.AVI25.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进
9、行生物量实测,草本群落选用的面积为_ A.100m2 B.200m2 C.500m2 D.1000m2(分数:2.00)A.B.C.D.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100.00)26.下列选项中属于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的有_(分数:4.00)A.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B.生态环境影响评价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7.某水库月初蓄水量为 4.510 4 m 3 ,当月入库水量 8.410 4 m 3 ,库面降水量 0.110 4 m 3 ,出库水量 510 4 m 3 ,月末蓄水量 4.610 4 m 3 ,库底无渗漏。上述信息表明_(分数:4.00)A.入库
10、水量或出库水量有误B.水量统计数据不完整C.尚未计入水面蒸发损失D.月末蓄水量应进行更正28.下列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中环境保护方案分析主要内容的有_(分数:4.00)A.施工和运营方案合理性分析B.工艺和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C.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分析D.环保设施处理效率合理性分析2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需要的地面气象资料有_(分数:4.00)A.气温B.风速C.风向D.低云量30.按地下水的赋存介质,地下水可分为_(分数:4.00)A.孔隙水B.裂隙水C.岩溶水D.承压水31.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_(分数:4.00)A.孔隙水B.包气带水C.潜水D.承压水32.对于一级评价项
11、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评价范围小于 50km 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B.评价范围大于 50km 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D.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 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33.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可选调查项目不包括_(分数:4.00)A.降水量B.湿球温度C.干球温度D.相对湿度34.河口的基本水文特征有_(分数:4.00)A
12、.河口又称为感潮河段,是指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段B.河口与一般河流的主要区别是流量大、流速较慢C.河口区是海水和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江河段的水结构只有盐水楔形式D.河口和海湾、陆架浅海水域位于陆地和大洋之间,具有最剧烈的时间空间变化,由于其容量小、水浅,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属于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数学模型法的有_(分数:4.00)A.数值法B.解析法C.均衡法D.时序分析36.下列关于初级生产量测定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_ A.根据溶氧的昼夜变化可分析水体群落的代谢情况 B.水中溶解氧量随温度而变化,因此必须对实际观察的昼夜氧曲线进
13、行校正 C.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是将放射性 14C 以 14CO2的形式,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样瓶 D.叶绿素测定法是通过薄膜将自然水进行过滤,然后用丙酮提取,将丙酮提出物在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光吸收,再计算化为每平方米含叶绿素多少克(分数:4.00)A.B.C.D.37.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4.00)A.对照相应的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B.分析超标原因C.分析地形、地貌和建筑物分布情况D.评价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不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采用的预测方法,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一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采
14、用解析法B.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数值法C.二级评价中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可采用解析法D.三级评价可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法39.水生生态调查一般包括_(分数:4.00)A.初级生产力B.次级生产力C.浮游生物D.底栖生物40.自然环境调查时,下列属地下水环境调查范畴的有_(分数:4.00)A.糙率B.包气带C.承压水特性D.蓄水层特性41.下列选项中关于生态现状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专家和公众咨询应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同步开展B.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C.当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时,可考虑选用遥感调查法D.
15、生态监测法应根据监测因子的生态学特点和干扰活动的特点确定监测位置和频次,有代表性地布点42.海洋生态压力评价的主要内容有_(分数:4.00)A.细菌生产功能评价B.富营养化压力评价C.磷污染压力评价D.捕捞压力评价43.样方植被中物种重要值的计算所需要的参数有_(分数:4.00)A.相对密度B.相对优势度C.相对频度D.相对劣势度44.群落演变评价采用演变速率指标,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演变速率(E)介于 01 之间B.群落演变速率指标采用 多样性指数评价C.当演变速率 E=0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有发生演变D.当演变速率 E=1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
16、有发生演变45.下列选项中属于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需要输入参数的有_(分数:4.00)A.污染物排放速率B.小时评价标准C.近五年所在地的平均风速D.面源有效高度46.在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时,应分析的内容有_(分数:4.00)A.是否超标B.日均浓度超标概率C.超标范围和程度D.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47.下列污染源类型可采用 AERMOD 预测模式进行预测的有_(分数:4.00)A.点源B.面源C.线源D.体源48.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因素有_(分数:4.00)A.溶解氧的含量B.有机污染物的性质C.微生物的数量D.有机污染物的数量49.
17、对评价等级为一、二级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计算和绘制等声级曲线表示噪声预测结果。对于等效 A 声级绘制等声级曲线时,要求正确的有_(分数:4.00)A.其间隔一般为 3dB(A)B.其间隔一般不大于 5dB(A)C.最低值可以到 35dB(A)D.最高值可以到 75dB(A)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中,关于指数法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4.00)A.单因子指数法可评价项目建设区的植被覆盖现状情况B.单因子指数法不可进行生态因子的预测评价C.综合指数法需根据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D.综合指数法中对各评价因子赋予权重有一定难度,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环境影
18、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 117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选项中关于环境影响预测范围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预测点的位置应覆盖现状监测点B.预测点数量应大于或等于现状监测点C.预测范围应大于或等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D.根据工程和环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要求而设定解析:解析 选项 C 错误,预测范围应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的是_(分数:2.00)A.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B.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条件 C.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D.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19、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1)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2)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3)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4)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5)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6)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3.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中,工程概况不包括_(分数:2.00)A.工程一般特征简介B.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C.项目组成D.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解析:解析 工程分析基本工作内容如下表: 工程分析项目 工作内容 1.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项目组成 2.工艺流
20、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3.污染物分析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4.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
21、“三本账”,其中不包括_(分数:2.00)A.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B.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C.技改扩建后污染物排放量D.“以老带新”削减量 解析:解析 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其相互的关系可表示为: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5.某除尘系统(一个含尘气体进口,一个净化气体出口和收集粉尘口),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系统的烟气量Q 0 为 12000m 3 ,含尘浓度 C 0 为 2200mg/m 3 ,每小
22、时收集的粉尘量 G 2 为 22kg,若不考虑除尘系统漏气影响,净化后的废气含尘浓度为_ mg/m 3 。(分数:2.00)A.46.68B.366.67 C.36.67D.466.8解析:解析 每小时进入除尘系统的烟尘量=12000220010 -6 =26.4(kg)。根据物料衡算法,进入的烟尘量=收集的烟尘量+排放的烟尘量,所以,排放的烟尘量=26.4-22=4.4(kg)。由于不考虑除尘系统漏气影响,净化后的废气量等于入口量,则:净化后的废气含尘浓度=(4.410 8 )/12000=366.67(mg/m 3 )。6.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该
23、污染物总量为 2000t,经净化处理掉的该污染物总量为 500t,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该污染物总量为 100t,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该污染物总量为_t。(分数:2.00)A.14000B.5400C.6400D.1400 解析:解析 利用公式G 排放 =G 投入 -G 回收 -G 处理 -EG 转化 -G 产品 变换可求得 产品 。7.某厂燃煤锅炉烟气排放量为 210 4 m 3 /h,SO 2 浓度为 300mg/m 3 ,排放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要求,假定锅炉全年运行 7200h,该厂 SO 2 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可为_(分数:2.00)A.57.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模拟 1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