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31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3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131及答案解析.doc(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131 及答案解析(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 )社会大分工的产物。A第一次 B第二次C第三次 D第四次(分数:1.00)A.B.C.D.2.( )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A大都市区 B大都市带C全球城市地带 D全球城市区域(分数:1.00)A.B.C.D.3.城市的经济活动是高效率的,而高效率的取得,不仅是人口、资源、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等物质要素的高度集中,更主要的是由于高度的( )。A组织 B管理
2、C运营 D监督(分数:1.00)A.B.C.D.4.2005 年,中央政府对城乡关系作出了具有历史性转折的重大调整,在我国延续了( )多年的农业税退出了历史舞台。A700 B1500C2600 D3000(分数:1.00)A.B.C.D.5.城市是一个( )的地域空间形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A宏观 B特定C动态 D客观(分数:1.00)A.B.C.D.6.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表述错误的是( )。A人才、技术、资金等向农村流动量少、进程慢,城乡资源流动单向化、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B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
3、良性循环的障碍C改革开放以后,城乡结构“二元化”制度有所松动,基本从根本上消除了二元结构体制D各级政府为增进自身绩效都尽可能地上收财权、下放事权,下级政府得到的财权与事权相比明显失衡(分数:1.00)A.B.C.D.7.制度变迁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的( )作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A加速或推进 B阻滞或减缓C积极或消极 D加速或滞缓(分数:1.00)A.B.C.D.8.我国城镇化的基本阶段中,( )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城镇化大起大落时期。A城镇化的启动阶段 B城镇化的停滞阶段C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D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分数:1.00)A.B.C.D
4、.9.城市并非是一种孤立存在的空间形态,它与其所在的区域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关系。A辩证 B动态C互惠 D对立(分数:1.00)A.B.C.D.10.城市经济一般可以分为基本的和( )两种部类。A发展的 B累积的C从属的 D均衡的(分数:1.00)A.B.C.D.11.城市社会的( ),必然促进入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改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A结构变 B资源供给C健康发展 D政策明确(分数:1.00)A.B.C.D.12.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要求的城市模式是( ),该模式在米利都城得到了最为完整的体现。A霍华德模式 B希波丹姆模式C勒柯布
5、西埃模式 D索里亚玛塔模式(分数:1.00)A.B.C.D.13.在 19 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 )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A霍华德 B希波丹姆C勒柯布西埃 D戈涅(分数:1.00)A.B.C.D.14.人文生态学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 )。A相互信任 B相互协作C相互帮助 D相互竞争(分数:1.00)A.B.C.D.15.同心圆理论中,第三环是( )。A工人居住区 B过渡区C中央商务区 D通勤区(分数:1.00)A.B.C.D.16.城市规划方法论中,分离渐进方法论尤其适合于对规模较小或( )的问题进行解答。A战略性 B综合性C全局性 D
6、局部性(分数:1.00)A.B.C.D.17.2002 年 5 月 15 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加强城乡规划的(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占地规模,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监督检查等。A法律调控 B经济调控C综合调控 D宏观调控(分数:1.00)A.B.C.D.18.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不包括( )阶段。A低水平不均衡 B低水平均衡C极核发展 D高水平均衡(分数:1.00)A.B.C.D.19.在我国西北部贫困地区,制定城市规划时应( )。A对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的规划深度要求较高B更注重城市环境保护、治理与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C更注重城市交通
7、的内容D对总体规划中人口和用地指标严格要求(分数:1.00)A.B.C.D.20.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专业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 ),因此也是城市规划参与城市综合性战略部署的工作平台。A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B研究城市建设重大问题的重要依据和手段C管理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D分析论证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依据(分数:1.00)A.B.C.D.21.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次数分布情况的分析方法是( )。A频数分析 B频率分析C集中量数分析 D离散程度分析(分数:1.00)A.B.C.D.22.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而不同的环境又影响决定了
8、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等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C历史环境 D区域环境(分数:1.00)A.B.C.D.23.下列对土地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承载功能 B生产功能C经济功能 D生态功能(分数:1.00)A.B.C.D.24.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等方面的指标属于城市发展目标的( )目标。A社会发展 B城市建设C经济发展 D环境保护(分数:1.00)A.B.C.D.25.找出与人口关系密切、有较长时序的统计数据,且易于把握的影响因素(如就业、产值等)进行预测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是( )。A区位法 B相关分析法C时间序列法 D综合平衡
9、法(分数:1.00)A.B.C.D.26.市域发展方向上的生态敏感度低的城市发展急需空间属于( )。A优化调整区 B控制开发区C鼓励开发区 D禁止开发区(分数:1.00)A.B.C.D.27.市域城镇发展的集中区是( ),同时它也是各种发展要素的聚集地,对于拉动整个市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A中心城市 B中心村C县城 D重点城镇(分数:1.00)A.B.C.D.28.城市规划学术界较多采用比较直观的、简单易行的“图解式分类法”,以( )为差别标准,进行城市形态分类。A城市行政区划边界以内主体建成区总平面外轮廓形状B城市主体周围建筑物外轮廓形状C相对独立区域外主体建筑物外轮廓形状D相对独立区域内主
10、体建筑物外轮廓形状(分数:1.00)A.B.C.D.29.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水源枯竭 B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C水的矿化度大幅降低 D地面沉陷(分数:1.00)A.B.C.D.30.不属于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的是( )。A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B城乡结合,统筹安排C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D依托新区,紧凑发展(分数:1.00)A.B.C.D.31.考虑风向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布置正确的是( )。A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下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上风向B当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任何一个盛行风
11、向的上风方向,工业区及居住区一般可分别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C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大,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下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上风向D当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任何一个盛行风向的下风方向,工业区及居住区一般可分别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分数:1.00)A.B.C.D.32.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是( ),它也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A城市中心的空间布局 B城市中心和干路的空间布局C城市中心和支路的空间布局 D城市中心和快速路的空间布局(分数:1.00)A.B.C.D.33.在一些居住用地比值偏高的城市,随着城市发展各类型用地规模的变化表
12、现为( )。A道路、公共设施等相对用地增大,居住用地的比重逐步降低B道路、公共设施等相对用地增大,居住用地的比重逐步增大C道路、公共设施等相对用地减少,居住用地的比重会逐步降低D道路、公共设施等相对用地减少,居住用地的比重会逐步增大(分数:1.00)A.B.C.D.34.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不包括( )。A城市规模 B城市性质C城市自然条件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数:1.00)A.B.C.D.35.对工业用地的选址往往起决定作用的是( )。A工程地质条件 B水源条件C能源条件 D地形条件(分数:1.00)A.B.C.D.36.储备仓库应布置在( )。A城市郊区、水陆交通条件方便的地方
13、,有专用的独立地段B城市边缘或郊区,并与铁路、港口等对外交通设施紧密结合C货源来向的郊区入城干路口或水运必经的入口处D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并具有方便的市内交通运输条件(分数:1.00)A.B.C.D.37.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 )审批。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B国务院C直辖市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分数:1.00)A.B.C.D.38.根据城市在区位中的地位、作用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法 B相关分析法C综合平衡法 D区位法(分数:1.00)A.B.C.D.39.在城市铁路布局中,场站位置起着主导作用,按照既要方便旅客,
14、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的原则,客运站的布置方式有( )。A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 B通过式、连接式和混合式C连接式、尽端式和混合式 D通过式、尽端式和连接式(分数:1.00)A.B.C.D.40.以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为主要功能并承担城市主要的交通量及与对外交通联系的是( )。A生活性道路 B交通性道路C主干路 D快速路(分数:1.00)A.B.C.D.41.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 )。A城市快速路长度B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总长度C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D城市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总长度(分数:1.00)A.B.C.D.42.关于“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中的步行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5、限制一切机动车辆通行,可以通行自行车,通常设置于街道狭窄的旧城区B限制一切车辆通行,可以通行专用游览车,通常设置于商业中心地段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C限制一切社会车辆通行,公交车除外,通常设置于城市核心区D限制货运车辆通行,允许客运车辆通行,设置于交通比较拥挤的中心区,可以允许晚间通行货运车辆(分数:1.00)A.B.C.D.43.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 1890 年在( )开通的。A伦敦 B纽约C巴黎 D东京(分数:1.00)A.B.C.D.44.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是( )。A公交换乘枢纽 B城市各级公共中心C市级公交干线 D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分数:1.00)A.B.C.D.
16、45.不属于城市绿地中附属绿地的是( )。A居住用地 B公共设施用地C对外交通用地 D城市绿化隔离带(分数:1.00)A.B.C.D.46.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B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C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D大气污染物的限值浓度规划和大气管理技术规划(分数:1.00)A.B.C.D.47.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城市发展目标的是( )。A社会发展目标 B经济发展目标C城市建设目标 D文化发展目标(分数:1.00)A.B.C.D.48.为了加强规划的实施及其监督,( )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
17、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A土地管理法B城乡规划法C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D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行动计划(分数:1.00)A.B.C.D.49.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总体规划实施五年后,城市发展的环境可能有较大变化。因此,编制第二个近期规划时应( )。A对五年前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B对五年前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进行局部的微调或细节的深化C凭简单事实就可以归纳城市发展若干结论D从城市未来状况出发,采用从远期倒推的方法(分数:1.00)A.B.C.D.50.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
18、业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规划依据,也为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管理依据的是( )。A总体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C近期建设规划 D远期建设规划(分数:1.00)A.B.C.D.51.我国的土地使用模式为( )。A偏于规划主导型的综合型模式B完全的规划主导型模式C偏于区划主导型的综合型模式D完全的区划主导型模式(分数:1.00)A.B.C.D.5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中,( )内容是在实施规划控制和管理时必须遵守执行的,体现为一定的“刚性”原则。A规定性 B强制性C指导性 D建设性(分数:1.00)A.B.C.D.53.城市规划“五线”是指( )。A道路红线、绿
19、地绿线、保护紫线、河湖蓝线、设施黄线B道路黄线、绿地绿线、保护紫线、河湖蓝线、设施红线C道路红线、绿地绿线、保护蓝线、河湖紫线、设施黄线D道路黄线、绿地绿线、保护红线、河湖蓝线、设施紫线(分数:1.00)A.B.C.D.54.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主要分为( )。A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个阶段B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C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D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设计三个阶段(分数:1.00)A.B.C.D.55.城乡规划法特别强调了( )要为周边农村服务的要求,突出了其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和服务中心的角色。
20、A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B县建设和发展C建制镇建设和发展 D乡建设和发展(分数:1.00)A.B.C.D.56.属于镇规划特点中“实施特点”的是( )。A镇的建设应强调根据自身特点,采用适宜技术和形成特色B规划内容和重点应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具有目的性C规划技术指标体系地域性较强,具有特殊性D镇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多沿交通走廊和经济轴线发展,对外联系密切,交通联系可达性强(分数:1.00)A.B.C.D.57.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 )。A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 B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C镇域规划和县城区规划 D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区规划(分数:1.00)A.B.C.D.58.根据镇区的环
21、境条件预测人口发展规模时,宜按( )综合分析当地的发展优势、建设条件、环境和生态状况等因素,预测镇区人口的适宜规模。A环境容量因素 B平均增长因素C地理位置因素 D自然资源因素(分数:1.00)A.B.C.D.59.在公共设施用地中必须独立选址的是( )。A文体科技 B集贸市场C商业金融 D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分数:1.00)A.B.C.D.60.不属于村庄整治规划主要项目中基本整治项目的是( )。A排水工程设施 B文化遗产保护C给水工程设施 D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分数:1.00)A.B.C.D.61.居住综合体最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的( )中得到体现。A法国马赛公寓B北京百万庄居住区
22、C莫斯科齐廖摩什卡区 9 号街坊D莫斯科齐廖摩什卡新生活大楼(分数:1.00)A.B.C.D.62.在居住区规划设计阶段应做的是( )。A调查分析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周边环境及设施、有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B了解居住区规划的影响要素C提出合理的目标定位、功能构成、开发强度以及其他设想,并合理地对居住区各项构成要素进行规划D论证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机会、优势、劣势等(分数:1.00)A.B.C.D.63.一般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 )。A不宜大于 20 m B不宜大于 30 mC不宜小于 20 m D不宜小于 30 m(分数:1.00)A.B.C.D.64.关于居住区绿地功能的表述,错
23、误的是( )。A休闲功能是指为居民提供散步、休息、健身、儿童游戏等场所B物理功能是指绿化可以降低温度、遮阳、降低噪声、防风防尘等C自然功能是指对水土的保持、动植物与人的共生、改善小气候、减少热岛效应、杀菌等D精神功能包括对居住环境的美化、给人愉快放松的感受、创造各类交往空间、传递文化信息等(分数:1.00)A.B.C.D.65.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表示有( )几个层次。A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B一次性游客容量、经常性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C日游客容量、月游客容量和年游客容量D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和月游客容量(分数:1.00)A.B.C.D.66.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城市
24、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A现代城市规划开始更多地与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机构结合,成为国家引导城市发展的一个手段和工具B现代城市规划的重点是物质环境C城市更新运动对城市内在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重视不够,使得城市中心进一步衰退,不少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与破坏D城市设计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分数:1.00)A.B.C.D.67.交通工具开始占用行人空间并加深了交通和社会交往的空间矛盾是在( )。A步行时代 B汽车时代C马车时代 D从马车到汽车时代(分数:1.00)A.B.C.D.68.完全是科学研究中心,与制造业并无直接的地域联系,往往是政府计划的建设项目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城市规划 原理 13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