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pdf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方哲学史 复 习资 料 绪论 早期古希腊哲学 (1) 古希 腊哲 学的 起源 西方文 明的 来源 可概 括为 “两希 ”, 即古 希腊 文化 和希伯 莱文 化, 可见 古希 腊哲学 影响 之大。 在荷马 史诗 所描 绘的 克里特- 迈锡尼 文化( 前三 千年)因 异族 入侵被 摧毁 之后, 古 希腊文 明在 荒野 上拔 地而 起,建 立起 了当 时独 特的 “城邦 政治 ”。 见第 25 页 ,伯利 克里 的 演讲。 哲学产 生的 条件: 闲暇 ( 闲人) ; 思想 的自 由 (政 治 环境) ; 独特 的地 理环 境 ( 对自然 力 和必然 性的 深切 感受 ) 。 (2) 古希 腊哲 学
2、的 特性 由于, 第一 ,公 民的 自由 ;第二 ,人 人平 等; 第三 ,公开 论辩 。 所以,说 理是 最 重要 的本 领,使理 性精 神(非 宗教 精神,积 极的 悲剧精 神, 解释命运 、 必然性 或规 律) 成为 古希 腊哲学 的基 本特 征。 这也 造就了 西方 文化 特立 于世 的传统 。 与其后 的西 方哲 学不 同 , 古希腊 哲学 的特 点是 , 第 一, 朴素 直观 性 ; 第 二, “ 拯救现 象 ” 的经验 主义 ;第 三, 以宇 宙论( 自然 哲学 )为 主要 研究对 象。 A 米利都派 泰勒斯(前 570 ) 水是万 物的 本原 ( “ 大地 浮 在水上 ” )
3、; 万物 都充 满着 神灵( “宇 宙充 满了 灵魂” )。 米利都 学派 认为 万物 产生 于一个 本原 , 或 者说 万物 可用一 个原 因来 说明 , 而 且都承 认万 物的运 动变 化。 B 赫拉克利特(前 504-501 ) 他的哲 学观 点要 比米 利都 派更丰 富, 尤其 是在 关于 运动和 变化 的问 题上 。 火本原 说: 火是 万物 的本 原, 万 物是 火转 化而 成; 万物与 火一 样, 有着 同样 永恒不 变的 原则。 逻各斯学 说: 世界的 本性 可 “ 说” (逻 各斯) ; 逻各 斯在 “ 火 ” 中 是直接 表现 的,但 在 其他万 物中 则是 内在 的, 要
4、理性 (说 )才 能发 现它 。 生成辩 证法 :对 立面 转化 的关系 ;对 立和 谐的 关系 。 米利都 学派 和爱 菲斯 城的 赫拉克 利特 学派 统称 为“ 伊奥尼 亚学 派” 。 C 毕达哥拉斯(前 532/531 )学派 什么最 智慧 数目 ; 什么最 美好 和谐 。 毕达哥 拉斯 学派 企图 用数 来解释 一切 , 不仅认 为万 物都包 含数 , 而且认 定都 是数 , 事 物 之间的 关系 是数 的关 系。 他们以 发现 勾股 定理(西 方 叫做毕 达哥 拉斯 定理)闻 名 于世, 又由 此 导致不 可通 约数 的发 现。 毕达哥 拉斯 的思 想难 得显 赫, 却从 未消 失,
5、 总是 作 为其他 哲学 家思 想的 一部 分, 但也 只 是一部 分, 虽然 有时 是最 重要的 部分 。 D 爱利亚学派 巴门尼德(前 500 ) 其思想 的思 辨性 和论 辩性 具有早 期自 然哲 学的 最高 水平 , 对 后来 哲学 发展 具有 深远 影 响 。 主要哲 学观 点: “ 是者 ” ( 存在 ) 是 世界 的本原 。 “ 所是 者不 能不 是 ”, “不 是者 必定 不是 ” (存 在者 存在, 它不 可能 不存 在; 不存在 者不 存在 ,它 不可 能存在 。 ) 。 区 分了 “真理 ” 和“ 意见 ”两种 认识 对象 以及 相对 应的两 种认 识能 力 。 “ 能够
6、 被说和 被 想的与 是者 是同 一个 东西 ”(能 被思 维者 和被 存在 者是同 一的 ) 。 巴门尼 德学 说是 本体 论的 最早代 表, 奠定 了苏 格拉 底和柏 拉图 思想 的基 调。 E 德谟克利特 原 子论 (前435 ) 世界的 本原 是 “ 原子 ”和 “虚空 ” 。 “ 原子 ”即 绝对 的充实 , 指最 后不 可分 的物 质微粒 ; “ 虚空 ”即 不充 实 , 指 空的 空间 , 它 对于 原子 的存 在而 言是非 存在 , 但它 是原 子的 活动场 所, 因此它 同原 子一 样实 在。 原子本 身是 不生 不灭 的, 原子的 结合 使万 物产 生, 物也因 原子 的分
7、 离而 消失 ; 原 子在 数 量上是 无限 的, 但形 状、 体积和 位置 排列 上有 差异 ; 原子 处在 漩涡 运动 之中 , 漩涡 运动 就是 事物生 成的 必然 性。 心灵和 灵魂 实际 上是 精细 的球形 原子 , 感觉 是可 感对 象中的 印象 流射 在人 的感 官上所 造 成的印 象。 德谟克 利特 的原 子论 是早 期希腊 哲学 自然 哲学 的最 高成就 。 但 依当 时的 条件, 其潜力 已 尽,不 可能 成为 主流 。 (3) 早期 古希 腊哲 学流 派 本源 一 多 变 伊奥尼 亚学 派: 米利都 学派 (泰 勒斯 及其 学生) 爱菲斯 城的 赫拉 克利 特 元素论 恩
8、培多 克利 “四 因说 ” 德谟克 利特 “原 子论 ” 不变 爱利亚 学派 克塞诺 芬尼 巴门尼 德 芝诺 毕达哥 拉斯 学派 第一章 苏 格 拉底 和 柏 拉 图 第 一节 苏格 拉底 哲学 一、智 者和 智者 运动 “ 智者 ”本 来是 那些 以传 授智慧 为职 业、 并在 公众 事业中 有所 成就 的人 。 逐 步演变 成智 者运动 , 智 慧沦 为论 辩的 技巧, 目的 不在 求真 , 而 在求利 。 既 具有 思想 解放 的意义 , 也 动摇 了古希 腊人 对真 理的 热忱 。 代表人 物是 普罗泰戈拉(前 490 421 年) 。其 主要 观点是 “人 是万 物的 尺度 ” 。
9、二、苏 格拉 底的 思想 1、 “ 认 识你 自己 ” 他认为, 哲学 不能单 纯研 究自然, 而不 关心人 事间 的问题, 同时, “用眼 睛盯 着事物 , 或者用 某种 感官 来把 握它 们”也 毫无 帮助 。 “认识 你自 己” 是德 尔菲 神殿的 铭句 , 被 苏格 拉底 用来表 达哲 学的 方向 。 他 认为, 人的 心灵中 已经 含有 世界 本源 的原则 , 因此 , 应 该首 先 寻找心 灵中 的这 些原 则, 再依据 这些 原则 了解外 部世 界。 比如 ,直 视太阳 会弄 坏眼 睛, 不如 通过倒 影间 接认 识太 阳。 “认识 你自 己” 即认 识人 的灵魂 ,因 为, 灵
10、魂 是认 识外部 世界 的中 介。 “我首 先确 定一 个我 认为 是最健 全的 原则 , 然后 设定 : 凡 是看 起来 符合 这个 原则 的东西 , 都是真 的; 否则 就不 是真 的。 ” 2、 “ 德性 即知 识 ” 人的灵 魂中 蕴含 了世 界的 真理, 这是 人的 高贵 和独 特之处 。 发 掘心 灵的 内在 原则便 是求 知,按 照心 灵的 内在 原则 行事便 是行 善, 所以 ,德 性即知 识。 德性即 知识 的前 提是 知行 合一。 苏格 拉底 认为 , “ 无 人有意 作恶 ” 。 Nature 和 Ethic 分别 指自 然的本 性和 人的 本性 。苏 格拉底 把自 然本
11、 性的 问题 归结为 人 的本性 的问 题。 而 人的 本 性, 苏 格拉底 认定 是知 识 , 显然, 他认 为, 人 之为 人端在 理性。 这 就取消 了忽 视了 灵魂 中的 非理性 部分 。 3、 “ 是 什么 ” 的 问题 巴门尼 德的 宏大 方案 没能 具体化 , 而 他的 学生 侧重 否定而 不是 建设 , 因 此离 人的现 实生 活太远 。而 苏格 拉底 明确 把“是 ”推 进为 “是 什么 ” ,把“ 存在 ”提 升为 “存 在什么 ” 。 “是什 么” 就是 本质 规定 , 也即 定义 。 事 物是 变动 不居、 生灭 不已 的, 惟有 其中普 遍性 的本质 是永 恒不 变的
12、 。 见P60-61 。 显然, 苏格 拉底 认为 , 一 个事物 之所 以是 它, 是因 为本质 是它 。 苏 格拉 底是 从事物 中找 定义, 因此 称为 “概 念论 ” ,还不 是柏 拉图 的“ 理念 论” 。 苏格拉 底提 出的 “是 什么 ”的问 题, 为整 个西 方哲 学史确 定了 基本 方向 。 4、 精神 助产 术 反讽 归纳 诱 导 定义 。 第 二节 柏拉 图哲 学 柏拉图 ( 前 427 前 347 年) , 是古 希腊 最著 名的 唯 心论哲 学家 和思 想家 ,是 西方哲 学 史上第 一个 使唯 心论 哲学 体系化 的人 。他 的著 作和 思想对 后世 有着 十分 重
13、要 的影响 。 对柏拉 图一 生影 响最 大的 是苏格 拉底 。柏 拉图 20 拜 苏格拉 底为 师 , 跟他 学习 了 10 年, 直到苏 格拉 底被 雅典 民主 派处死 。 柏拉图 最著 名的 比喻 洞穴喻 柏拉图 的洞 穴喻 明确 区分 了现象 和本 质 , 主张 摒弃 感觉经 验 , 以 思想把 握真 理, 奠定 了 西方哲 学的 基本 思路 。 一、 “理想国” 二、“ 两个世界 ” 柏拉图 哲学 的核 心概 念是 “理念 ”, 其原 意是 “心 灵看到 的东 西 ” 。 “ 理念 ”的 特征 : 1 、本 原性 。它 是万 物的 本 原。 2 、超 感性 。它 只能 为理 智 所把
14、握 。 3 、永 恒性 。它 不会 消失 。 4 、纯 粹性 。它 是纯 粹的 、 完美的 存在 。 5 、真 实性 。它 客观 地存 在 着,不 依赖 于人 们的 意志 、想象 。 6 、完 善性 和目 的性 。最 高 的 “理 念 ” 是 “ 善” ,而 “善” 是理 念追 求的 目的 。 柏拉图 设立 “理念 ” 本来 就有用 它来 说明 可感 事物 的目的 , “理念 ” 对于 个别 事物来 说 , 是本原 、 是原 因、 是 根据 , 总之 是先有 理念, 后有 个别事 物。 关 于它 们之 间 的关系, 柏拉 图 提出了 “分有 ” 说和 “摹仿 ”说。 “ 分有 ”说。 “ 分有
15、 ”原 义指 “ 具有 一部 分 ” 的意 思, 柏 拉图 用它 说明 存在 的每一 个事 物是因 为该 事物 有其 所在 的类型 而得 以存 在。 “ 摹仿 ”说 。造 物主 根据 理念创 造具 体事 物。 分有是 无造 物主 的摹 仿, 摹仿是 有造 物主 的分 有。 太阳喻 : 如 同人 们可 以看 到事物 是由 于有 太阳 一样 , 人能 认识 理念 的原 因在 于存在 善 的 理念。 四线段 喻: 在柏拉 图看 来, 有三 种桌 子: 画 家画 的桌 子、 现实 中的桌 子、 桌子 的理 念。 只有理 念的 桌子才 是真 正真 实的 桌子 。 三、“ 回忆说” 柏拉图 提出 理念 论
16、的 目的 是解决 知识 问题 。 既 然理 念的世 界不 可感 , 我 们如 何认识 世界 呢?柏 拉图 给出 的答 案是 “回忆 说 ” 。这 是第 一次 明确提 出的 先验 论。 见 P80-81. “回忆 说” 实际 上是 提倡 认识要 从感 觉转 向思 维, 因此也 称为 “转 向说 ” 。 四、 对理念论的反思 第一, 关于 理念 的普 遍性 问题。 恶的 理念 存在 吗? 第二, 关于 理念 被分 有的 问题。 具体 事物 是分 有理 念的部 分还 是全 部呢 ? 第三, “第三 者 难题 ”。 如果同 类事 物与 其理 念是 一致的 , 这 个一 致说 明, 还存在 一个 使其一
17、 致的 理念 。依 此类 推,以 致无 穷。 第四, 有关 “分离 ” 的问 题。理 念与 具体 事物 到底 是什么 关系 ? 其中第 四和 第一 个问 题比 较重要 。第 四个 尤其 重要 ,它是 西方 哲学 的基 本主 要线索 。 五、 通种论 柏拉图 选择 存在 和不 存在 等六个 最普 遍的 理念 来讨 论, 因 为其 外延 最大, 逻辑 学上称 之 为“通 种” 。论 述通 种之 间 能否相 互分 有, 即是 “通 种论” 。 智者 篇中 列举的 通种 有三对 六种: “ 存在 ”与“ 非存在” 、 “运 动”与 “静 止” 、 “ 相 同”与 “相 异” 。它 们都 是 对立统 一
18、的 。 “通种 论 ” 是 柏 拉图 理念 论的一 个重 要发 展, 它不 但具有 反驳 爱利 亚派 、 论 证自己 学 说 的针对 性, 而且 在西 方思 想史上 第一 次探 讨了 作为 一般和 抽象 存在 的范 畴之 间的关 系, 推动 了辨证 思维 的发 展。 柏拉图 的通 种论 是西 方范 畴论的 发端 。 特 别重 要的 是, 它 是对 之前 希腊 哲学 的概括 和总 结。 第二章 亚 里 士多 德 哲 学 第 一节 生平 苏格拉 底是 柏拉 图的 老师 , 亚 里士 多德 又受教 于柏 拉图 。 亚 里士 多德有 句名 言 “ 爱苏 格 拉底, 爱柏 拉图 ,更 爱真 理” 。 第
19、 二节 知识 的分 类 亚里士 多德 是人 类历 史上 第一个 为知 识或 科学 分类 的人。 要谨 记的 是, 在 现代 意义上 的 科学发 展起 来之 前, 知识 和科学 都是 哲 学 的同 义语 。 第 三节 原因 论( “四因 说 ” ) 亚里士 多德 所论 述的 原因 , 不是 因果 关系 (前 因后 果) 中 的原 因, 而是 在更 广泛的 意义 上,指 事物 存在 和生 成的 全部根 据和 条件 ,类 似形 而上学 的条 件。 首先,亚 里士 多德把 之前 哲学家所 提及 的本原 归结 为形式( 是其 所是) 、 质料 (载体) 、 动力、 目的 四种 原因 ,成 为 “四 因说
20、 ”。 之后, 将四 因概 括为 形式 因和质 料因 。 最后, 亚里士 多德 通过 潜 能 (它 物, 含 自身中 的它 物, 也可 理解 为质 料) 和 现实 (潜 能 的实现 ,也 可理 解为 形式 )为一 对概 念说 明事 物的 运动和 生成 。 “ 四因 说 ” 是 在柏 拉图 的基 础 上 , 对 古希 腊哲 学关 于事 物存在 和发 展学 说的 又一 次总结 。 它既是 宇宙 论的 ,也 是本 体论的 。 第 四节 形而 上学 一、存在论 亚里士 多德 认为 柏拉 图的 理念论 是 “ 无用 的假 设 ” : 第一, 不符 合第 一哲 学应 宁简勿 繁的 原则 主张 ; 第二,
21、理念 自身 不变 不动 ,何以 解释 个别 事物 的运 动变化 ; 第三, 理念 与可 感事 物相 分离, 何以 能够 解释 可感 的性质 ; 第四, 理念 是与 个体 不同 的存在 ,何 以解 释个 体对 它们的 依存 。 第五 , 在 亚里 士多 德看 来, 设定两 种认 识对 象相 分离 , 还会造 成 “ 第三 者 ” 的逻 辑悖 缪 。 在他看 来, 其他 学科 的研 究对象 只是 “是 者” 的某 个部分 或性 质, 而形 而上 学则是 要把 握最抽 象、 最普 遍的 知识 ,因此 是科 学的 科学 。 二、实体论 十个范 畴中 , 有 一个 范畴 最重要 , 它 就是 “实体 ”
22、 。 实体 , 在 亚里 士多 德那 里, 含 义是 “ 是其 所是 ”, 也就 是本 质规定 。 实体在 中世 纪和 近代 唯理 论中成 了 “ 支撑 者 ” ,这 与亚里 士多 德的 本意 差别 很大了 。 亚里士 多德 本来 认为 ,理 念不能 独立 存在 ,独 立存 在的具 体事 物才 是第 一实 体。 但后来 , 他发 现具体 存在 物的形 式更 重要 的, 因而 才是第 一实 体 。 这就 与柏 拉图比 较 接 近了。 三、神学 亚里士 多德 区分 了三 种实 体: 非永 恒的 感性 实体 ; 永 恒的感 性实 体 ; 永 恒的 非感 性实体 。 研究永 恒的 非感 性实 体, 便
23、是他 的神 学。 永恒的 非感 性实 体之 所以 存在, 是因 为运 动永 恒、 时间永 恒。 它是什 么? 只能 是最 完满 的实体 , 它是 不带质 料的 形式 、 不 动的 动者和 最高 目的 。 它 是 “ 神” 、“ 努斯 ”、 “隐 德莱希 ”。 亚里士 多德 的神 学是 黑格 尔绝对 精神 学说 的先 驱。 第 五节 伦理 学 伦理学 属于 “实 践知 识 ” ,它不 以知 识为 目的 ,而 是为了 人的 生活 (实 践) 。 生活方 式分 为两 个方 面, 一是实 践( 生活 )目 的; 二是实 践( 生活 )智 慧。 实践目 的。 生活 的最 终目 的是善 , 或 曰幸 福,
24、 而幸 福既然 是最 终目 的, 它就 不再是 任何 目的的 手段 , 因 此, 它是 自足的 。 虽 然幸 福也 需要 一定 的 条件 , 但 条件 永远 只是工 具, 而非 目的。 实践智 慧。 如何 选择 善? 亚里士 多德 提出 了 “ 中道 学说 ” : 在 情感 和行 为的 “过渡 ”与 “ 不足 ”之 间选 择中 道。 选择倾 向形 成了 人的 “品质 ” , 如 能自 觉地选 择中 道, 便是 具有 好 品质。 古希腊哲学总结 古希腊 哲学 源于 惊异 和静 观。 前 苏格 拉底 哲学 以自 然的本 源为 研究 的对 象, 以自然 哲学 或者宇 宙论 为特 色, 由此 产生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 哲学史 复习资料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