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 T 627-2010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pdf
《DB52 T 627-2010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2 T 627-2010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3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6272010 代替 DB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construction of low yield tea plantation in Guizhou (本稿完成日期:) 2010 - 08 - 18发布 2010 - 08 - 1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2/T 6272010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1 3.1 园地改造.1 3.1.1 改造园地环境.1 3.1.2 改善
2、茶树群体结构.1 3.2 树冠改造.1 3.2.1 深修剪.1 3.2.2 重修剪.2 3.2.3 台刈.2 3.3 土壤改良.2 3.3.1 土壤有机质贫乏茶园.2 3.3.2 土壤酸度不适宜的茶园.3 3.3.3 土层浅薄茶园.3 3.4 改种换植.3 4 改造后茶园的管理.3 4.1 树冠养护.3 4.1.1 深修剪茶园.3 4.1.2 重修剪茶园.3 4.1.3 台刈茶园.3 4.2 肥培管理.3 4.3 病虫害防治.3 DB52/T 627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参照NY/T 5337-2006 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规程,结合贵州绿茶生产实际情况,根据GB/T 1.12009标
3、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晓明、冯绍隆、孙继海、王英、曹雨、段学艺、喻云春。 DB52/T 6272010 1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要求, 包括低产茶园的定义、 改造方法和改造后茶园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低产茶园的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4、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2/T 626 贵州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3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3.1 园地改造 3.1.1 改造园地环境 按DB52/T 626的要求,根据茶园坡度和水土流失情况,30以上的陡坡低产茶园,最好退茶造林; 30以下的坡地茶园改为等高条植茶园。完善山、水、园、路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复合型生态茶园, 改善环境,提高自然调节能力。 3.1.2 改善茶树群体结构 用补植缺丛移植归并方式,改稀植茶园为合理密植茶园,改零乱散碎茶园为完整茶园。移植后的空 地按DB52/T 626的要求种植新茶园。 3.2 树
5、冠改造 3.2.1 深修剪 3.2.1.1 对象 茶树经连年采摘和轻修剪后,树高增加过快,冠面枝条出现过分密集而瘦弱,茶蓬内徒长枝、鸡爪 枝多且蓬面参差不齐,育芽能力减弱,萌发的茶芽瘦小,对夹叶增多,经轻修剪不能形成合理冠面的茶 园。 3.2.1.2 时间和周期 深修剪时间在春茶结束后进行。深修剪的周期视茶园管理水平和茶蓬生产枝育芽能力的强弱而定。 管理水平高,生产枝育芽能力强的,可适当延长深修剪的周期;相反,则应缩短深修剪周期。对于采摘 大宗茶,周期控制在5年左右;对于采摘名优茶,周期可控制在23年;对于量质并重的茶园,周期以4 年为宜。 DB52/T 6272010 2 3.2.1.3 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2T6272010 贵州 低产 茶园 改造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