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627-2010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233386       资源大小:529.9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627-2010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3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6272010 代替 DB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construction of low yield tea plantation in Guizhou (本稿完成日期:) 2010 - 08 - 18发布 2010 - 08 - 1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2/T 6272010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1 3.1 园地改造.1 3.1.1 改造园地环境.1 3.1.2 改善

    2、茶树群体结构.1 3.2 树冠改造.1 3.2.1 深修剪.1 3.2.2 重修剪.2 3.2.3 台刈.2 3.3 土壤改良.2 3.3.1 土壤有机质贫乏茶园.2 3.3.2 土壤酸度不适宜的茶园.3 3.3.3 土层浅薄茶园.3 3.4 改种换植.3 4 改造后茶园的管理.3 4.1 树冠养护.3 4.1.1 深修剪茶园.3 4.1.2 重修剪茶园.3 4.1.3 台刈茶园.3 4.2 肥培管理.3 4.3 病虫害防治.3 DB52/T 627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参照NY/T 5337-2006 无公害茶叶生产管理规程,结合贵州绿茶生产实际情况,根据GB/T 1.12009标

    3、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晓明、冯绍隆、孙继海、王英、曹雨、段学艺、喻云春。 DB52/T 6272010 1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要求, 包括低产茶园的定义、 改造方法和改造后茶园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低产茶园的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4、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2/T 626 贵州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3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3.1 园地改造 3.1.1 改造园地环境 按DB52/T 626的要求,根据茶园坡度和水土流失情况,30以上的陡坡低产茶园,最好退茶造林; 30以下的坡地茶园改为等高条植茶园。完善山、水、园、路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复合型生态茶园, 改善环境,提高自然调节能力。 3.1.2 改善茶树群体结构 用补植缺丛移植归并方式,改稀植茶园为合理密植茶园,改零乱散碎茶园为完整茶园。移植后的空 地按DB52/T 626的要求种植新茶园。 3.2 树

    5、冠改造 3.2.1 深修剪 3.2.1.1 对象 茶树经连年采摘和轻修剪后,树高增加过快,冠面枝条出现过分密集而瘦弱,茶蓬内徒长枝、鸡爪 枝多且蓬面参差不齐,育芽能力减弱,萌发的茶芽瘦小,对夹叶增多,经轻修剪不能形成合理冠面的茶 园。 3.2.1.2 时间和周期 深修剪时间在春茶结束后进行。深修剪的周期视茶园管理水平和茶蓬生产枝育芽能力的强弱而定。 管理水平高,生产枝育芽能力强的,可适当延长深修剪的周期;相反,则应缩短深修剪周期。对于采摘 大宗茶,周期控制在5年左右;对于采摘名优茶,周期可控制在23年;对于量质并重的茶园,周期以4 年为宜。 DB52/T 6272010 2 3.2.1.3 方

    6、法 用篱剪或修剪机修剪,中小叶品种剪去树冠表面10cm15cm的枝叶;大叶品种剪去树冠表面20cm 30cm枝叶。修剪器具要锋利,剪口要平滑,避免枝条撕裂。在深修剪的同时,应对茶蓬进行修边,剪去 行边无效枝。 3.2.2 重修剪 3.2.2.1 对象 茶树经过多年的采摘和多次轻、深修剪,上部枝条的生活力逐渐降低;树龄较大、树势较衰老,蓬 下出现徒长枝、蓬面鸡爪枝、节节枝多,对夹叶大量产生致品质产量下降;部分枝条有苔藓、地衣或病 虫及气候自然灾害致树势损伤较重;树势增高过快,不利茶树生长与采摘,影响产量品质的茶园。 3.2.2.2 时间和周期 春茶后最好,春茶前次之。剪后23个月,当新梢长到20

    7、cm以上、新梢基部5cm左右半木质化,在 重修剪剪口上提高5cm进行定型修剪,秋末气温降低、新梢进入休眠期时进行一次轻修剪,第二年可正 常采摘。对于采摘大宗茶的茶园,修剪周期为910年,中间进行一次深修剪为宜;对于采摘名优茶的 茶园,一个重修剪的周期内以进行23次深修剪为宜。 3.2.2.3 方法 剪去树冠的1/31/2,通常是离地40cm50cm处用修剪机、果枝剪等剪去上部枝条,重新培养树冠。 要求剪口完整平滑、剪后疏枝清兜。 3.2.3 台刈 3.2.3.1 对象 树龄大,树势衰老、茶树枝干灰白,枝条上布满苔藓、地衣,叶片稀少,多数枝条丧失育芽能力, 产量低质量差;病虫等自然灾害严重损伤树

    8、势,枝条大量枯死;管理不当未形成骨干枝而未老先衰的茶 园。 3.2.3.2 时间 春茶后最好,春茶前次之。 3.2.3.3 方法 中小叶品种茶树离地5cm10cm、大叶品种茶树离地20cm,用锋利器具刈去以上部分。剪后清兜, 剪口要求平滑,不撕裂茎桩。进行疏枝,留下粗壮的58枝,保留新枝当年留养;第二年春茶前或后离 地30cm35cm进行定型修剪, 第三年离地45cm50cm再定型修剪一次, 春茶打顶轻采, 夏秋茶留叶采摘; 第四年起轻修剪,开始正常采摘。 3.3 土壤改良 3.3.1 土壤有机质贫乏茶园 结合重修剪和台刈,深耕增施有机肥。对离根茎30cm以外的行间土壤深耕30cm以上,同时增

    9、施有机 肥和磷、钾肥改良土壤,以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DB52/T 6272010 3 3.3.2 土壤酸度不适宜的茶园 pH值低于4.0的茶园,可施用白云石粉、石灰等调节土壤pH值至4.55.5范围;pH值高于6.0的茶园 应多选用生理酸性肥料或硫磺粉调节pH值至4.55.5适宜范围。 3.3.3 土层浅薄茶园 通过采取深耕改土、加强水土保持,如果都达不到效果,宜退茶还林。 3.4 改种换植 对一些适宜种茶,但由于茶园基础太差、树龄严重衰老或品种低劣,采用本文件4.14.3条低改方 法效果不佳的茶园,可采用改种换植方式彻底改造。按DB52/T 626的要求重新规划建设新茶

    10、园。 4 改造后茶园的管理 4.1 树冠养护 4.1.1 深修剪茶园 剪后第一轮枝留二叶打顶养蓬,次年春茶留鱼叶,夏、秋茶留一叶采,以后进入正常采摘。 4.1.2 重修剪茶园 封园蓄养一个茶季,结合定型修剪。重剪后23个月,当新梢长到20cm以上,新梢基部5cm以上木 质化时,在重剪高度上提高10cm15cm厘米进行一次定型修剪,秋茶后可再进行一次轻修剪,第二年进 入留养采摘。 4.1.3 台刈茶园 必须在当年和次年春季进行停采养护,当年秋末离地40cm35cm进行定型修剪,定剪后疏去蓬内细 弱枝,留壮枝培养骨干枝;第二年春茶后提高10cm15cm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以后留养采;第三年转 入正常采摘。在培养树冠时,前期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逐步过渡到正常投产。 4.2 肥培管理 重修剪、台刈的茶园应在剪后,马上进行土壤的耕作施肥,改良土壤。待修剪后的新梢萌发时,及 时追施催芽肥,促使新梢生长。在前期行间空隙较大时种植绿肥施入茶园。 4.3 病虫害防治 按DB52/T 626的要求执行。对茶园中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选用安 全、高效、低毒农药。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627-2010 《贵州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