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 T 624-2010 《贵州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pdf
《DB52 T 624-2010 《贵州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2 T 624-2010 《贵州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2.020.20 B 3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6242010 部分代替:DB52/T 4732004 贵州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ollution-free tea in Guizhou 2010 - 08 - 18发布 2010 - 08 - 1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2/T 624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选择 2 5 茶园规划与生态建设 2 6 茶树种植 2 6.1 茶园
2、开垦及施肥 2 6.2 种苗选择 2 6.3 移栽、定植、苗期管理 2 7 土壤管理 2 8 施肥 3 8.1 肥料选择 3 8.1.1 提倡使用的肥料 3 8.1.2 禁止使用的肥料 3 8.2 施肥原则 3 8.3 施肥时期、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3 9 冻害防治 3 10 病、虫、草害防治 . 4 10.1 综合防治原则 . 4 10.2 农业防治 . 4 10.3 物理防治 . 4 10.4 生物防治 . 4 10.4.1 利用天敌 . 4 10.4.2 利用生物源农药 . 5 10.5 化学防治 . 5 10.5.1 农药品种的选择 . 5 10.5.2 使用方法和要求 . 5 11 茶
3、树修剪 . 5 12 鲜叶采摘及运输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适宜无公害茶园使用的肥料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茶园禁止使用的农药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用药方案 9 DB52/T 6242010 II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11 表 1 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量 4 表 A.1 适宜无公害茶园使用的肥料 7 表 B.1 无公害茶园禁止使用的农药 8 表 C.1 无公害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用药方案.9 表 D.1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11 DB52/T 6242010 III 前 言
4、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部分代替DB52/T 473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茶叶。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贵州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信息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鄢东海、易勇、朱福建、王家伦、陈正武、蔡滔、梁远发、周琦、刘声传、曹 雨、段学艺。 DB52/T 6242010 1 贵州无公害
5、茶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无公害茶叶种植的基本要求,包括产地选择、品种选择、茶园建设、施肥、病 虫草害防治、鲜叶采摘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无公害茶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
6、T 17419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 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DB52/ 4712004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 DB52/T 621 贵州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DB52/T 6262010 贵州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规程 DB52/T 628 贵州茶园机械化采摘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NY/T 501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NY/T 5018的某 些术语和定义。 3.1 农药残留 残留在茶叶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的代谢物、降解物的
7、总称。 NY/T 50182001,定义3.1 3.2 安全间隔期 DB52/T 6242010 2 茶树上最后一次施用农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农药单独统计)至采收并加工成安全食用茶叶所需间 隔的最少天数。 NY/T 50182001,定义3.2 3.3 防治指标(经济阈值)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为害后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防治费用时的种群密度的数值。 NY/T 50182001,定义3.3 3.4 防治适期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生长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 NY/T 50182001,定义3.4 3.5 无公害茶叶 无公害茶叶指不含污染有害物质(农药残留、 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 或即使有少量污染有
8、害物质, 但低于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产品的总称。 4 产地选择 应符合DB52/T 621的要求。 5 茶园规划与生态建设 按DB52/T 626第4.24.5条执行。 6 茶树种植 6.1 茶园开垦及施肥 按DB52/T 626第5.1条执行。 6.2 种苗选择 6.2.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所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质量符合 GB 11767 中规定的1、2 级标准, 且茶苗规格基本一致。 6.2.2 老茶园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茶树品种,宜将抗性优 势互补的品种合理搭配种植,增加品种多样性,增强抵御病虫害的能
9、力。 6.3 移栽、定植、苗期管理 按DB52/T 626第5.35.5条执行。 7 土壤管理 DB52/T 6242010 3 7.1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 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 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7.2 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茶树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 7.3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土壤的保土蓄水能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杂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 杆等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7.4 幼龄茶园或台刈改造老茶园,宜间作矮生
10、豆科绿肥,培肥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7.5 对土壤 pH 值高于 6.5 的土壤应放弃种茶; 土壤 pH 值为6.06.5 的茶园宜使用硫磺粉或选用生理 酸性肥料。 8 施肥 8.1 肥料选择 8.1.1 提倡使用的肥料 参见附录A合理选用肥料。使用的商品肥料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8.1.2 禁止使用的肥料 禁止使用DB52/ 471第5章规定的肥料。 8.2 施肥原则 8.2.1 不准许在肥料中人为添加对环境、茶树生长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危害的染色剂、着色剂等 非法添加物。 8.2.2 应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 数量、施肥时间
11、和方法。 8.2.3 宜多施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微生物肥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肥和矿物源肥料,实行 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保证茶叶生产的可持续性。 8.2.4 每年宜施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化肥为主,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氮肥、 磷肥、钾肥和其它养分,避免使用硝态氮肥。化学氮肥每 667m 2 每次施用量(按纯氮计)不超过 10kg,年 最高总用量不超过 40kg,防止茶园过量施肥。 8.2.5 农家肥应尽量就地使用,施用前必须经过高温堆制发酵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有 EM 堆腐法、自制发酵催熟堆腐法、工厂无害化处理法。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允许含量应符合表
12、1 的规定,高温堆肥、沼气发酵肥的卫生要求应符合 DB52/ 471 附录 A 的规定。 8.3 施肥时期、施肥量及施肥方法 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及追肥施用量按DB52/T626的要求执行。基肥施用量一般每667m 2 施饼肥或商品 有机肥200kg400kg,或农家肥(畜栏肥、堆肥等)1000kg2000kg。 9 冻害防治 按DB52/T 626第10章的要求执行。 DB52/T 6242010 4 表1 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量 项 目 浓度限值 砷(以As计)/(mg/kg) 30 镉(以Cd计)/(mg/kg) 3 铅(以Pb计)/(mg/kg) 60 铬(以Cr计)/(mg/kg)
13、70 汞(以Hg计)/(mg/kg) 5 六六六/(mg/kg) 0.2 滴滴涕/(mg/kg) 0.2 10 病、虫、草害防治 10.1 综合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有效的非化学手 段,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国家允许范围之内。 10.2 农业防治 10.2.1 有针对性地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茶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棍蓟马、茶蚜、茶白星病 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10.2.2 合理修剪茶树,及时剪掉茶树拖地枝、老弱枝,培育合理树冠,保持茶行间 20cm 左右的间隙, 疏枝通风透光,及时清园,将病虫枝条修剪
14、带出茶园。秋末宜轻修剪以压低螨类等害虫的越冬基数。 10.2.3 结合秋冬深翻茶园土壤施肥,将病虫连同茶树根茎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减少病 虫越冬种群基数。 10.2.4 合理施肥改善茶树营养条件,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逆能力。 10.2.5 及时中耕除草,防止茶园杂草蔓延。 10.3 物理防治 10.3.1 适时采用人工捕杀、摘除、剪除和刮除等方法,控制具有群集性和移动慢的害虫,如象甲类、 毒蛾类、尺蠖蛾类、蓑蛾类、卷叶蛾类,以及苔藓、地衣等。 10.3.2 利用害虫的趋性,采用下述方法防治: a) 趋光趋化性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趋化性,在其成虫期用电子杀虫灯或糖醋诱杀。具有趋光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2T6242010 贵州 公害 茶叶 栽培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