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339-2006 Beij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ngineering survey《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
《DB11 T 339-2006 Beij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ngineering survey《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339-2006 Beij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ngineering survey《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pdf(8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20P 13备案号:18390-2006DB:IL京市itt方标准DB 11 /T 339-2006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Beij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ngineering survey2006-02-22发布2006-04-20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 /T 339-2006目次VII言言前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符号.13. 1术语,.13.2符号.。.24基本规定.,24.1工作内容及要求24.2平面坐标、高程系统及要求.34.3质量控制.35规划测量.35. 1一般规定35.2控制测量,.,35.3定线
2、测量.,.45.4拨地测量,.65. 5规划放线测量75.6检查与验收75.7成果归档与提交76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86. 1一般规定,.86.2控制测量.,86.3灰线验线测量.96.4士0验线测量二,106.5竣工测量106.6检查与验收.、I 17施工测量.“11llC乙丹任了OCOkjC甘1一11111lllllCQ户0乙0白0乙17. 1一般规定.7.2控制测量.,7. 3施工放线7.4建筑装饰测量.。.7.5设备安装测量。.。.二7.6特殊工程施工测量7. 7质量控制7.8成果整理.8市政工程测量.,二,.,.8.1一般规定.8. 2平面控制测量.DB11/T 339-20068
3、. 3高程控制测量。.。.“.228.4地形图测绘.238.5中线测量.。.258.6纵横断面测量。.。.。.268. 7调查测量。,278.8检查与验收278.9成果整理289城市轨道交通测量.。.。.289. 1一般规定,.。.289.2地面控制测量.289. 3线路定线测量。299.4竖井联系测量。二。299.5地下控制测量.309.6隧道施工测量.,.309.7隧道竣土测量。.319.8铺轨测量。,.319.9检查与验收。.,3210建筑变形测量.3210. 1一般规定.3210.2控制测量3310.3沉降观测.。.3510.4水平位移观测3610.5检查与验收.。.3810.6成果整
4、理与提交3911工程测量数据库建设,。3911. 1一般规定3911.2数据内容要求3911. 3数据组织.。4011.4元数据.4111.5数据库设计.。.4111.6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4111. 7系统维护与数据更新.。41附录A(规范性附录)定线测量作业流程图。42附录B(规范性附录)路不等宽时红线曲线元素的计算.43附录C(规范性附录)定线土作记录表.。44附录D(规范性附录)条件坐标计算簿和检验报告表45附录E(规范性附录)拨地红线路口的计算方法.47附录F(规范性附录)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48附录G(规范性附录)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51附录H(资料性附录
5、)楼高示意图54附录I(规范性附录)建设上f竣工测量成果报告书.55附录J(规范性附录)各种地而铺砌的施工测量57附录K(规范性附录)内外墙贴人造石饰面板的施工测量58附录L(规范性附录)施工测量放线的基木准则.5911DB11 /T 339-2006nUJeslq户Q刁匕一丫OC扮认曰吕户凸匕了勺了附录M(规范性附录)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附录N(规范性附录)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和维护附录O(规范性附录)市政1程测量基本用表。.附录P(规范性附录)控制点的埋设附录Q(规范性附录)铺轨基标的标志形式.附录R(规范性附录)基准线作业方法.附录S(规范性附录)建(构)筑物主体倾斜观测作业方法D
6、B11/T 339-2006月Ij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附录N、附录O、附录P、附录Q、附录R和附录S为规范性附录,附录H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星勘查新技术公司、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品祥、王磊、贾光军、杨伯钢、秦学秀、王金坡、唐敏、秦长利、张凤录、陈悼、李兆平、孙
7、乐兵、黄小平、孟志义、刘博文、段红志、何塞峰、李峰、邹积亭、李海明、Ot景龙、吴军。DB11 /T 339-2006引言为了统一北京市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确保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所需的各种工程测量资料和数据的质量,以适应北京市建设发展的需要,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L,制定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作为北京市地方测绘技术系列标准之一。DB11 /T 339-2006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规划测量、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施工测量、市政工程测量、城市轨道交通测量、建筑变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数据库建
8、设等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规划测量、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施工测量、市政工程测量、城市轨道交通测量、建筑变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数据库建设等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 8城市测量规范CJJ 7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
9、程CJJ 100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JGJ/T 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DB11/T 316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3术语与符号3. 1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 1.1规划放线测量planning setting-out survey根据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筑总平面图以及与规划道路或指定地物的相对关系,对拟建建(构)筑物进行定位的测量。3.1.2条件点qualification point对实现规划条件有制约作用的点位。3. 1.3双极坐标法dual polar coordinate method利用两个不同测站及不同起始方向,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同一点位坐标的方法。3.1.4四至par
10、cel corner与建(构)筑物或拟建建(构)筑物存在直接位置关系的周边地物、规划条件。3.1.5验测点proof-test point拟建建(构)筑物设计图中标明的坐标点或与四至有关系的外墙角点。DB11 /T 339-20063. 1.6铺轨基标track laying benchmark铺设轨道依据的基准点。3. 1.7T -程测量数据库engineering survey database为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数据共享建立的结构化的工程测量数据集合。3.1.8建筑变形测量building deformation survey对工业、民用及市政工程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_长部结构及其
11、场地受各种内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沉降和位移进行观测并对观测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3.1.9基准点datum mark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埋设的稳定的测量控制点。3. 1.10工作基点working reference point为直接观测变形观测点而埋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3. 1.11变形观测点deformation observation point布设在变形体上(如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等)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观测点。3.2符号3. 2. 1 ZH (TS)直缓点point of tangent to spiral3. 2. 2 HY(SC)缓IMI点point of spiral
12、 to circular curve3. 2. 3 QZ (MC)曲中点mid point of curve3. 2. 4 YH (CS)圆缓点point of circular curve to spiral3. 2. 5 HZ (ST)缓直点point of spiral to tangent4基本规定4.1工作内容及要求4.1.1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宜包括资料搜集、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仪器校验、测量及数据处理、测量成果编制、编写技术总结、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4. 1.2作业前应了解委托方对测量成果的要求,编写技术设计。技术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a)概述: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作业内容以及
13、完成时间等情况;b)测区情况:作业区域环境概况和可利用资料情况;C)引用文件:说明编写技术设计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d)设计方案内容包括:1)制定技术路线及作业流程;2)明确技术要求及技术指标;3)作业所需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作业所需的数据处理、存储的要求;专业应用软件和其他软、硬件配置方面需特别规定的要求:e)工程组织与进度安排;0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和产品质量检查的主要要求;g)成果提交和归档;h)附录宜包括需进一步说明的技术要求和有关的设计附图、附表。4. 1.3工程测量应使用经过有关部门授权的仪器检定部门检定合格的
14、仪器,并在仪器检定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4. 1. 4应按照技术设计和规范要求实施作业,并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方案变更应提供充分的论证DB11/T 339-2006说明材料,并经批准。4. 1.5作业结束后应进行资料整理、编写技术总结和测绘产品检查验收。技术总结宜包括下列内容:a)概述:任务来源、目的、作业单位、作业起止时间、作业安排概况、测区范围、行政隶属、自然地理特征、交通情况和困难类别、作业技术依据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b)利用己有资料情况:采用的基准和系统,资料的来源和利用情况,资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法;c)作业方法与作业过程、质量和有关技术数据:控制测量的作业方法、使用的仪器、精
15、度指标;专项测量的作业方法和精度;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法;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采用及其效果;d)技术结论:对测绘产品成果质量、设计方案和作业方法等的评价,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e)经验、教训和建议;fl附图、附表:包括控制网图、精度统计表和上交测绘成果清单等。4. 1.6工程测量成果资料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归档,归档应采用规定的载体和装订规格,并执行相应工程类别的组卷要求。4.1.7木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以二倍中误差作为限差。4. 1.8北京市工程测量工作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其精度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4.2平面坐标、高程系统及要求4.2. 1北京市工程测量
16、的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北京地方坐标系,高程系统应采用北京地方高程系。特殊地区工程测量采用非北京地方坐标系和高程系时,应与北京地方坐标系和高程系建立联系。4. 2. 2跨省市工程测量宜采用国家定位基准。4.2.3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布设原则,并应顾及工程的特点。测量方法可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边角测量等方法。4.2.4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可布设成附合线路和结点网。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4.3质量控制4.3. 1测绘仪器应定期检验校正。4.3.2工程测量作业前应向测量人员明确作业要求;作业中测量人员应严格执行技术设计和规
17、范要求。4. 3. 3工程测量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并应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5规划测量5.1一般规定5.1.1规划测量包括规划道路定线(以下简称定线)测量、建筑用地钉桩(以下简称拨地)测量和规划放线测量。5. 1.2规划测量应依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规划条件作业。5. 1.3规划测量应采用解析法作业。5. 1.4内业计算角度值取至秒(”),距离、坐标、曲线元素取至毫米(mm) o5.2控制测量5.2. 1控制点布设原则5.2. 1. 1平面控制测量应在北京市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三级导线或导线网,也可采用GPS技术布设相应等级的控制点。5.2. 1. 2城市等级控制
18、点密度不足时应按CJJ 8的要求加密。5.2. 1. 3规划道路网的定线测量应布设一导线网。5.2.2三级导线或导线网5.2. 2. 1三级导线或导线网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DB11/T 339-2006表1三级导线或导线网的技术要求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DJsDJ21.5120士122I士24石1/6000注:n为测站数5.2.2.2一导线宜布设成直伸等边形状。5.2.2.3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5.2.2.4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表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19、0mmo5.2.2.5控制点稀少地区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宽至表i规定长度的1. 5倍,但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0mm o5. 2.2. 6控制点稀少地区导线可同级附合一次。5. 2. 3采用GPS RTK布设控制点5.2.3. 1基准站宜选择观测条件良好、距离测区较近的地方,基准站应选用二级导线以上的控制点。GPS RTK作业半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基准站等级作业半径GPS RTK作业半径三、四等单位为千米、二级导线5.2.3.2控制点点位宜选择在视野开阔的地点,应远离高大的建筑楼群、树木、大面积水面、强电磁波发射源等干扰源,并实地设置点位标志。5.2.3.3作业时应使用二级导线以
20、L的控制点校核,点位误差不应大于士50mma5.2.3.4开关机前应分别量取GPS接收机天线的高度,两次互差不应大于士3mm,记录高度平均值。5.2.3.5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a) PDOP值小于6;b)卫星高度截止角大于巧。;C)有效的观测卫星数不少于5颗;d) GPS RTK观测应进行两测回独立观测;e)记录的观测数据应是GPS RTK观测值的固定解,固定解应在稳定收敛至毫米级精度后开始定位观测、记录并存储;0一测回定位自动观测次数不应小于5次,每次定位的坐标分量内符合精度应小于l Omm,取5次定位的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g)每测回前应重新对仪器进行初始化;h)两测回的坐标分量较差应小于2
21、0mm,取两测回的平均值作为定位成果。5.2.3.6记录应包括基准站原始记录和流动站观测数据。5. 2. 4使用已有控制点直接进行测量使用己有控制点直接进行测量时,应对使用的控制点进行校核并记录,校核限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实测边长与条件边长较差,50m以下的不应大于士20mm表3控制点的校核限差检测角与条件角较差实测边长与条件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高差较差mm301/4000士10石注:n为测站数5.3定线测量5. 3. 1工作内容和作业流程定线测量的工作内容宜包括前期准备、控制测量、条件点测量、条件点的计算及整理、内业计算、DB11/T 339-2006资料整理、质量检查验收和成果归档与提交。作
22、业流程宜符合附录A的规定。5. 3.2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应根据定线条件收集本路及相关路定线资料,并对资料加以控制,制定测量方案。5.3.3条件点测量5A. 3. 1条件点测量可采用双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导线联测法和GPS RTK法等。5. 3. 3. 2采用双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时,点位较差应小于士50mm,成果取用平均值;采用前方交会法时,交会角度宜在30“至150。之间,且交会距离宜小于loom;采用导线联测法时,作业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5. 2. 2的有关规定;采用GPS RTK法时,作业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5. 2. 3的规定。5.3.3.3现状道路路中线、路边线、围墙的测量范围不应小
23、于定线条件中指定范围的2/3,路中线、路边线的测量点数不应少于3个,当指定范围内现况道路较长时,宜增加条件点个数。5.3. 3.4现状道路路中的测量记录应包括路宽和所取点位至两侧路边的测量记录。5.3.3.5测量围墙时,应实量墙厚,并在工作略图上标注测量点是内墙或外墙。5.3. 3. 6钢尺量距采用单程双次丈量方法,两次量距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00005. 3. 4条件点的计算及整理5.3.4.1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计算、检算、整理,编写外业施测工作说明并绘制工作略图。工作略图应按比例标明导线点与条件点的相对位置并与工作说明相对应。5. 3. 4. 2应将所测条件点展绘到地形图上校
24、核。5.3.5内业计算5.3.5. 1内业计算前应了解有关资料,核实外业工作程序;对各项手簿、外业计算进行100%检查。5. 3. 5. 2应依据定线条件要求,计算规划道路中线起点、终点、折点及与各相关规划路交点坐标或立交红线点坐标。当折点设曲线时,应计算曲线元素,曲线元素应包括工角、曲线半径、切线长、曲线长、外距和圆心坐标。当路不等宽时,红线曲线元素的计算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3.5.3现状道路平均中线的计算、突出点的确定等,应依据定线条件选择计算方法。5.3.5.4计算现状道路平均中线时,所测中线各点到计算平均中线的距离代数和的平均值应小于士50mm,不满足要求时应平移中线。5.3. 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T3392006BEIJINGTECHNICALREGULATIONSFORENGINEERINGSURVEY 北京市 工程 测量 技术规程 PDF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30469.html